《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95|回复: 6

诗歌审美批判笔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4 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标签:诗歌 哲学 审美 西方 中国 古代。

一,关于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与西方美学的差异性:
      中国古代的艺术作品,从一开始就注重表现力和特征的东西。而希腊时期的艺术作品,大都对自然与生活的模仿,因此有了苏格拉底时期的艺术模仿说,亚里士多德发现这种模仿是对自然与生活的再现,提出:“美是合乎尺度的东西。”,揭示了美的多样性统一。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浪漫主义三大画派,他们把多样性统一,上升到理想主义,后来的歌德的《浮士德》让黑格尔发现艺术作品的美和特征,表现力的关系。他提出:“美是理性的感性显现。”,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高度评价了中国的绘画与诗歌艺术。这一点,让黑格尔大跌眼镜,他根本无从理解唐诗,和中国画的审美根源。
    西方油画,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大流派,到凡高走了许多年。中国画从一开始,就用线条钩出人体特征的东西,它是对情感和人性的抽象与象征的特征的表现。画山,而不模仿山,它似呼用一种象五行,历法,和风水的观念,或者是道家观念的影响。钩绘出具当时人们心理特征山。我们看李白的诗句“疑似银河落九天”,也是非常注重特征和表现力的。因此,中国古代艺术作品在审美价值上比西方要超前许多。但中国古代没有美学著作,甚至没有有关美学的观点。古代中国的审美,我们从道家那里,和人们的伦理观念中似呼可以看到一些珠丝马足。

二,我的美学观点与新诗审美批判
    1,在86年,我读了《西方美学史》,《诗艺》,康德《批判力批判》,黑格尔《美学》等有关美学,和哲学的一些著作。虽然唯物主义哲学在中国普遍的深入人们心理,有它的历史的根源,和知识层次引入的过程原因。但我还是从唯心论的哲学家那里看到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态度的虔诚与积极性。也正是他们不看重一些存在的假象,正如他们在哲学,美学领域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样,不能因为它是唯心的,就一概否定。
    在这种情况下,我本着对不知道事物不加引用的观点,对世界到底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不做理会,提出了没有政治色彩的,没有哲学上唯物还是唯心之争的,符合中国人们心理结症的美学观点:美:是有限趋向于无限连接的对象,既人类出现前与消亡后的反延续~。
    其一是,我这个观点前面割离了审美对象的固有客体“人”,使这个观点具有广义性,就是比如某人在看到某一自然体山,让他想到高大,壮阔的理想,这样的一个审美过程,就是把山这一有限的事物,无限地抽象化了。同样一只“羊”或者其他动物,也应该存在这种本能地把有限事物无限抽象化和理想化的联想,既我定义里所说的连接。有了这种情感和本能的连接,那么让他产生这一连接的事物,即我定义里所说的对象,就是美的。
    其二,“既人类出现前与消亡后的反延续~。”,就是把审美交还给审美对象人。意在表达人类强力,本能的生存知性。

    2,新诗审美批判:
    最近我看了些诗歌作品,语言和意象都很有特征和表现力,可我发现部分作品只注意这方面的拓展,忽视了诗歌作为艺术作品本质的东西,就是情感和理性的自然外现。把诗歌变为搜肠刮肚搞来的生活治理名言,机智话,和意象的堆砌,我所说的意思,拿现在油画来说,再抽象它也绝不是再胡涂乱抹就能成为作品,它总有它要传达的有生命的情感和理念的东西。作为艺术作品,它首先必须是有生命的,情感,意原与理性的自然显现。所有的字词以及它们所组合的意象,语言节奏都是以一意展开的,也就是这个意从你的身体里活生生地走出来,在艺术高度的和谐统一中,再显才成为诗歌。通比,否则你画技再高,也只能是画匠。

[ 本帖最后由 李郅 于 2007-5-24 07:09 编辑 ]
发表于 2007-5-24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  李郅兄弟的 新诗审美批判的文章。 深入简出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美是有限趋向于无限连接的对象,既人类出现前与消亡后的反延续~。

有理论作指导,约束自己的笔和眼光,仅这一点,就使人佩服。 向你学习!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画相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4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开心老汉 于 2007-5-24 09:38 发表
来学习  李郅兄弟的 新诗审美批判的文章。 深入简出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美是有限趋向于无限连接的对象,既人类出现前与消亡后的反延续~。

有理论作指导,约束自己的笔和眼光,仅这一点,就使人佩服。 向你学习 ...



感谢,互学,问好开心老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幻中行 于 2007-5-24 13:03 发表
诗画相通~



谢谢,问好幻中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沙刀 于 2007-5-24 13:42 发表
不错。。。


感谢,问好沙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13: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