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标签: 诗歌笔谈 哲学 审美 心理 情结
为承上启下,先引《中国诗歌》论坛耘平仄回帖:
以下是引用耘平仄在2007-5-17 1:00:00的发言:
诗歌是个人的艺术,因为他包涵的是个人的情思,真正能理解的只有自己
问好。 个人意见 诗歌可以没有束缚 一字一文甚至白纸一张 只要表达了一种情怀 何不可为诗 言传是诗 意会也是诗
同意这种观点,“言传是诗 意会也是诗”,这于诗言是有生命的不矛盾,诗的广义性上,可以说一眸一笑,也可达诗意。但它已跳出了它自己的本体,我可称它为超诗或者诗魂,其意思就是说,它在情感与理性的外现时,没去赖以言或文字的形式,也就是抛开了诗歌本身赖以的媒介,直接进入审美对象的审美过程。
诗是言,不光是从诗的字面看有这样结论,史实早有结论在没有文字时,已经有了诗歌。最著名的荷马史诗就是诗人凭记忆创作传唱的。这也正是诗歌韵律出现前提环境。后来为了便于交流与记录,诗歌才有了文字的形式。才有了诗歌的“形”这一特征的探求,如:十四行,五言,七言的出现。一句话,失及诗歌特性的东西,都赖以诗人情感与理性的内容外现时,自然选择它的客体形式与尺度。
互学,问好!耘平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