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820|回复: 8

庄子第一次将治病养生治国和养民联系了起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0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庄子第一次将治病养生治国和养民联系了起来


何鑫业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庄子借庖丁的话对梁惠王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世人都是从技深入到道的,独庖丁却是从道进入技的,这且不说。庖丁还说:起初,我解牛,见到的是一条会叫会跑会跳的牛。后来,我再解牛,见到的就不再是牛了,而只是一个我要解杀的东西。那东西,我只是觉得它在,我与它只是“神遇”而并非“目视,”我并非依靠手,而是依靠“神欲”去宰杀它。所以,我这把刀,用了十九年,解过数千头牛,仍然如同新的一样。

这一节话,庄子臆造了一位杀牛的理想主义者,借此来与世人商榷养生之道。这位杀牛的理想主义者,杀完牛,“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在此之前,他“手之所触,肩之所倚,……砉然响然,……动刀甚微,”那牛便“ 桀然已解,如土委地”了。

好一个壮观景象!在景象的背后,庄子告诫世人: 只知养生,却不知养生之道,不知生之原委,养生无非是一句空话。同时,他还影射天下君主:只知做君王,却不知治国,只知治国,却不知治国之道,只知治国之道,却不知养民之道,你这君主是做不长的,国家也不会富强。

庄子第一次将治病、养生、治国和养民联系了起来:如果你是一位君主,那么你所要治理的国家就是一头牛;如果你是一位医士,那么你所要面对的病人,也是一头牛。你们是否能像庖丁解牛那样“从道进乎技”,使“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呢?

公元1589年,有名医王肯堂修辑《杂病证治类方》一书,书中记有一事,与庄子所言之治病、治国相关,引人入胜。

王氏(字宇泰,万历十七年进士,曾任福建参政,1549-1613)精于医术,对律学颇有研究,著有《律例笺释》书。

一日,他赴水患之地督办海堤,见民工中十有八九染有水疾。于是开出方子一张,令负责筑堤的官佐配药分发于民工。官佐道:这民工有数万人,就算是每人一包,那要有多少银两啊?王氏怒目相视:照你的意思,如何?官佐利令智昏,竟说:那些民工,都是些贱人,不必去理会。王氏愦慨之极,说出了与庄子一样惊世骇俗的话,他说: “你等认为,银两是银两,贱民是贱民(银两重于贱民),为官认为,贱民是贱民,社稷是社稷(贱民重于社稷)。不为贱民,筑何海堤?保何社稷?”说得那官佐惭愧不已。

后王氏回府邸之前,在州城里坐了一天诊,当地的富豪士绅都来求诊。王氏便在每帖方子里加了一味药,这味药便是海堤的白土,借此筹到了为民工办药的款项。


-

[ 本帖最后由 何鑫业 于 2007-5-10 03:27 编辑 ]
发表于 2007-5-1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了点
我看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0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古论今,一贯是兄弟的行文风格,该文也是在于无声处给大家以警示,以史为鉴可以明理啊.
问候兄弟,久不见了,还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0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一下,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三位,问好飞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0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很有古文底蕴,看问题也很独到,思维触角很锐利.学习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尚未结束,缺少系统性提示。就像是故事的拼凑,个人观点不明显,也缺少启示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1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庄子思想来谈,故事性与思想性显得有点捉襟见肘了,问候,个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改了二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13 03: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