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905|回复: 12

【品文会】文学,听我打胡乱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0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学,听我打胡乱说
                              
                                             一
       除了正常的工作和睡眠,我们愿意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各类文学作品,或许,我们并不打算从文学著作中得到一些颇见成效的体恤和关爱,也无意去寻觅籍以改变个人际遇的金科玉律。但我们实实在在地从其间接受了部分生理性或心理性的触动,且孜孜以求地为这些妙不可言的个人体悟深感快慰和美的饕餮。

       当然,有人乐意去一次全套服务的浴室,有人愿意去烟雾缭绕的牌桌,有人惬意阳光下东家长西家短。而只有那些对文学敏感,或被文字的吸盘击中的人,才肯一面陪着女友一面吟颂优雅的诗歌和展望曲折的情感场景,才肯一面愤恨收入的微薄一面高傲地驰骋于丰富的文学天地,才肯在世俗面前是一个孙子而在独处的时刻如君临天下。

        每一个时代都无一例外的产生出与那个时代紧密相连的伟大诗人、作家,这些诗人、作家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等等方面绽放了一系列的自然与人文领域的智慧,虽然有些伟大的作品并不显赫与作家生存的时代,但拨去一层胞衣,金子的泽泽光华总能见于天日。

        无论是作家本人,还是普通读者,都囿于自身所在的历史背景、社会地位、道德修养、宗教意识及个人心灵理解的局限,有偏好,有厌恶。同类的题材在不同性格、不同社会背景的作家笔下,其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不能就此武断地说,那位高明,那位逊色。

       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以怎样的言语和怎样的思想去打动人,约翰生博士说:“写作的唯一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的享受人生,或者说更好地忍耐人生。”但我想,对个人而言,与其从浩瀚的文学作品中去寻觅安抚个人内心深出不可预料的种种矛盾与失落,我情愿去聆听一首经典的曲子或自己弹奏一曲,要知道,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对于作者来说,其创作的严肃性和艺术性当是首当其冲要虑及的。

                                   二
         先以诗歌为例。目前诗歌可谓多事之秋,遍地诗花烂漫,但真要从烂漫之中找出优秀的诗歌,恐怕很难。原因之一:究竟什么是优秀的诗歌?这里牵涉到一个评判标准的问题,也许你说这是一首好诗歌,但第二个人会说这样的东西也叫诗歌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一个达诂的尺度;原因之二:优秀诗歌怎么写?这里牵涉到一个创作目的的问题。现在有些诗歌,技巧的运用不可谓不娴熟,语言的驾驭不可谓不本质,这反映了诗人的天赋和才华,但多数读者不得不在诗歌文本中如猜谜般挖空心思去琢磨、去跟随诗人创作时的那灵光闪念;也有些诗歌,本来就是一杯白开水,却硬是要向白开水中添加一些染料,这些诗歌我只能说满足了个人一时的冲动热情,却失去了诗歌本来的面目。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明。”也许,这样的说法在今天多少有些不相宜了,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在我看来,阅读一首诗歌的乐趣,不是与诗歌中某些奇特的句子或精辟的言论触动,而是整个作品所内涵的魅力。诗歌除了证明世界原本的价值和体现个人鲜活的思想体系及表达人类共同关心的价值体验外,是否还具有跟哲学、宗教及其他一些学科相似的用途呢?我相信,诗歌其实不能超出诗歌单纯的骨架,如果真的要让诗歌承担匡扶政事、经天纬地也不现实,也没这必要。阿诺尔德说——诗的全部力量在于其阐释的力量。我所说的阐释的力量,不是用黑白两色简单勾勒出的对宇宙神秘性的阐释,而是一种如此处理事物,以便唤醒我们内心对这些事物的充实感、新奇感和亲切感的力量。其实,一切文学作品都应是能让更多的人明白、理解,让人有亲切感,然而,很多人背离了中国诗歌的价值属性,背离了中国诗歌的美德,趋于用一种中国血统和中国文字效仿他国的情感窠臼。

        再说说小说。方兴未艾的小说创作,从来都是占据文学领域相当分量的重头戏,一方面在于小说创作的自身魅力,能最大程度发挥具有创造才能和秉性的作家,另一方面在于小说在表现重大题材方面的特殊空间感及时间场。目前的小说创作异军突起,新生代以大无畏的气魄粉墨登场,着实让我们感到一种“万紫千红”的气象。但我不得不说,我一直以为坚持人间正义或致力维系国有精粹和国民声音的作家们必然守身如玉,似砥柱中流般引领属于民族和国家的创作,可是,他们也会染指“另类”写作,用一些十分势力的思想和庸俗的刺激,挑逗无数读者眼球,或许,物欲横流的现实,拜金主义喧嚣的景况,不得不让他们“放下屠刀”,更为现实的为个人利益频频出击,从而荒芜了精神领地的修养提纯,从而冷却了对文学脉搏的清晰认识。文学声誉和可观的著作印张有时并不成正比。我其实也很难想象,在沸腾如斯的周遭,还有人诚恳地将自己关进房门,贴着“闲人免进”的警示,然后创作。我们常说文学是神圣的,照我的理解,并不是把一切称之为文学的东西都烙印上神圣光辉,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我们的“国有作家”秉承神圣的使命感和道德感,最大可能的调动个人之责任与意识,创作出代表时代代表民族国家的“精品”。

        不论是诗歌,还是小说,似乎遭受空前的谩骂、诋毁,是好,还是坏,我想,谈不上好,也谈不上不好,是一种正常事态。文学是可以争鸣的,但把争鸣衍变成口诛笔伐则罪莫大焉。也许,人都是维护着个体的尊严,文学的尊严谁来维护呢?“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谁来察?

                                  三
        近邦日本,平假名、片假名还有着中国文字的余温,可人家相当当地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我们当然不服气,但我们从这两位作家的作品中我们完全体味出一种日本本土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的水乳交融之实质。我们缺少什么呢?我们多的是模仿,不能根本性地融合中国和世界这样的两个概念,缺少认真审视内省的创作观。当然,没有诺贝尔,我们的文学依然要前进,要发展,要更“知耻后勇”。

         看来,引导民族或中国本土文学最为强劲的号角,在现实面前不得不降低相应的节拍,不得不“忍”为上,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而躺在功名之上,我其实怀疑功名的合理性及必要性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力的日渐强大更加凝聚一切的炎黄子孙,折射在文学作品之中,蔚然壮观而欣欣向荣的现象掩映下,恐怕更多的还是趋于严重衰败、滑坡。诚然,作家要生存,要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无可厚非地参与一些创作之外的正当事务,充分展现个人能力与才干,是难能可贵的。“穷酸文人”,倘若目前文人依然吃不饱、穿不暖,偏偏死守着理想的净土,这让我想起流行多年的一句话——除了写诗,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会并不说明你连起码的生活自立能力都不具备,只会写诗也不能说明你就足以抗鼎文学之大纛,现实很无奈,“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听起来如此壮怀激烈,但很艰难。

       于是,我想起“作家联盟”这样的组织。作家的创作是内心强烈的情感爆发后的必然结果。创作和生活之间,作家的精力及社会宽容,怎么调和。路遥叼着劣质烟草,苦行僧似的体验生活,我们有没有一个得体的组织为这样的创作精神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而茅盾文学奖的名分对于一个倍受煎熬的人来说,也许也唤不起多大的激情了。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目前的一些情况,赤裸裸的“肉欲”创作,明晃晃的金钱本质,或许,“食色,性也。”毕竟,色与钱是令一切人津津乐道的永恒存在。

       我想,以作家联盟这样的组织,如同“爱心助学”一样,成就作家苦难的文学之旅,善莫大焉!我随便查阅了一下所谓作家富豪榜,前三甲的收入真让人讶异。是他们的社会地位,还是作品印张?说实话,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倒让我深有感触,其余两位的大作偶尔巧遇过,也给我留下了某些方面的感触,我其实很不愿意把有限的时间打发到某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去。

        这大概就是文学的羞耻!或许,有人指着我的鼻子数落得我面目全非,但我还是要作一颗“铜豌豆”。我知道自己的平凡甚至平庸,我承认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但如果那些极其伟大之辈,那些坐着腰疼的大家,能以实实在在的巨作奉献于时代,奉献与这个伟大的民族,我真可以从此销声匿迹。”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信。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我只是燃烧的枯藤。

[ 本帖最后由 黑子 于 2007-4-10 22:31 编辑 ]
发表于 2007-4-10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占个沙发,再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0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仔细详细!
非常好的一篇文章!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0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作者来说,其创作的严肃性和艺术性当是首当其冲要虑及的。
其实,一切文学作品都应是能让更多的人明白、理解,让人有亲切感,
我们缺少什么呢?我们多的是模仿,不能根本性地融合中国和世界这样的两个概念,缺少认真审视内省的创作观。

精彩!很多见解引人共鸣~文学如果仅成为私人表达的载体,那么它是自私的;生活本是云淡风轻的,没必要总是浓墨重彩,文学也如此;如果总是渲染那是矫情。一路鸣鸿的文字剖析与反思当代文学,并有很多独到的见地,很好的文字,欣赏与学习!问候一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0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铿锵之语,道出好些文学上的滞足与尴尬.红了,与爱好文字人同省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0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写出了我们文学爱好者的苦衷,即使“文化苦旅”也要坚持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0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太过于偏激。虽然站在立场之外,却始终脱离不了内心的功利思维。在对待文字态度上,首先是自己要有态度,才能否定别人的态度。一己之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0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境界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山东淄博鲁齐 于 2007-4-10 21:18 发表
写的仔细详细!
非常好的一篇文章!
学习!


感谢鲁齐评阅!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雨儿 于 2007-4-10 21:21 发表
对于作者来说,其创作的严肃性和艺术性当是首当其冲要虑及的。
其实,一切文学作品都应是能让更多的人明白、理解,让人有亲切感,
我们缺少什么呢?我们多的是模仿,不能根本性地融合中国和世界这样的两个概念, ...


问好雨儿!一种个人思考,感谢评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恒心永在 于 2007-4-10 22:15 发表
问好,写出了我们文学爱好者的苦衷,即使“文化苦旅”也要坚持下去。


问好恒心!
是的,我们要坚持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子 于 2007-4-10 22:30 发表
文字太过于偏激。虽然站在立场之外,却始终脱离不了内心的功利思维。在对待文字态度上,首先是自己要有态度,才能否定别人的态度。一己之见。


问好黑子!偏与激,如同爱与恨,其实都是无可奈何!所谓“功利思维”,应该是对中国文学在世界之林的功与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糖豆子 于 2007-4-10 22:33 发表
境界高!


感谢糖豆子来读!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8 20: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