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654|回复: 11

《客家人,哪里是故乡》(格律体新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8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辈子
至今还在
腹诽康熙皇上
那道严旨
湖广填四川
走的都是精壮
   
携家口
风雨兼程
跋涉千里垦荒
十代传人
三百年香火
新的家园开创

总说是
身居客地
心中何曾淡忘
先祖坟茔
阳明山雾雨
如画锦绣潇湘

能够改的是
一代代的生存境况
改不脱的是
乡风俚俗祖传骨相

能够变的是
一年年的生活模样
变不完的是
湘南土话方言口腔

就在这一片
客家人的聚集中心
当地人依然
呼我们为永州棒棒

我来了
穿过三峡的云
踏过洞庭的浪 
飞到舜皇陵下
寻到九嶷山旁
   
我来了
一样春风和煦
一样水色山光
相同村桥原树
相似老家印象

路边店
水粉碗里飘出
祖辈世代遗香
一截酸泡豇豆
吃出乡味原汤

小孙儿
叫我一声嗲嗲
赢得满堂鼓掌
客店老板大笑
认下我这同乡
发表于 2007-3-18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居他乡,谁不思念故土?谁又能改变祖辈的乡风俚俗和方言土腔?
诗写得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8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板一拍,足见功力,语言上似还可再打磨一下。个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8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为进用,结合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8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蛮好的语言韵律和情境推进,很能打动人.红上赏
问好秋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8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樵耕酒 于 2007-3-18 00:20 发表
客居他乡,谁不思念故土?谁又能改变祖辈的乡风俚俗和方言土腔?
诗写得好,学习了.

谢谢鼓励,一同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8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尹培芳 于 2007-3-18 10:44 发表
一板一拍,足见功力,语言上似还可再打磨一下。个见。问好

意见 好!我是那晚上来做作业,才偶然看到这同题。当时 有感触临屏写了首凑数。这是改成格律体新诗后发的。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8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水张正 于 2007-3-18 10:57 发表
古为进用,结合的不错。


谢谢版主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8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月清辉 于 2007-3-18 11:03 发表
蛮好的语言韵律和情境推进,很能打动人.红上赏
问好秋歌

谢谢,能得到版主加红礼遇,很高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9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乡音 乡情 韵律优美 节奏轻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9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读,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19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玲子和胡月版主关注,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01: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