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古城天子

月度精品诗歌大展(二月份精华诗歌赏析陆续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5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华诗作的选取与赏析,有如下好处:1、节省访问者的时间   2、有利于初写者的学习
3、有利于创作者的参考  4、有利于原作者的自我认识,进而提高  5、呵呵,做斑竹的也借光扬扬名,练练斧头   6、为娱乐界捧捧星吧~~~~~~

[ 本帖最后由 炉子 于 2007-2-15 11: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5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5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0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0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过年好!
蓝枫点评的真好
你辛苦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3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177期临屏冠军精华作品简析——

                                           《行笔端之风掀起客观世界的盖头》
                                                      ——郁雪临屏作品印象及由此所想



      任何好诗离不开语言的雕琢,但单纯的语言雕琢却不能称其为好诗。所谓好诗,即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我能想到的好诗,大致可分类如下三种,一是与时代接壤了的能捕捉到时代某种共性特征的诗,二是通过表像探究提炼出具有某种哲学意义上深度思想性的诗,三是画面感极其优美能令人赏心悦目的抒情诗。临屏诗赛的特点,是能在短时间里快速调动参与者的思维细胞,挖掘其精神层次面并使其得以呈现。它可以考察参与者大脑的反应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及对诗歌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郁雪在挑战者最近两期的临屏诗作应属于我所能想到的好诗的第二种。

      大凡写诗的人都有一种敏锐的眼光及一颗不同常人的多愁善感的心,且他们能以灵性的语言将所思所感表达到位。有许多诗者,他们具有上述特征,同时具备语言天赋,但却多是跳不出小我,甚至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在抒写自己男欢女爱、情愁若海的那点事。单纯的情诗,若能占据上述好诗标准之一,当然可以出上乘佳作。诗者风格各不相同,但优秀的诗者却应是多面写手,且能超越本体,是自然界和本体间自由游动的灵性鱼。他们触觉灵敏、知觉在先,目光可深达所关注事物的背面,从而洞悉一切,并将目光摄像储存于大脑,结合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需要时随时流泻于笔端。

      与郁雪的接触不过二三。头一次是在诗歌报挑战者175期临屏上,我出的题目,《百(千)万畅想》,我是想通过此题目来了解一下这个时代普通百姓对于一定数额金钱的想法。郁雪选择了《千万畅想》来临,他的这首畅想,将这个年代百万千万数额金钱的功用,以直抵现实的手法,揭开社会面目的种种,读后使人产生久久不能忘怀的痛快。第二次接触是在红颜的情诗临屏接龙上,我是半路而上的,交手诗赛时,他的临屏反应速度令我眼前一亮。之后就是这次177期的临屏,如下的冠军作品。

      现在我们来读他这期临屏的两首。

      在《花语》中,他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了一个生命个体在生命终结时(也可理解为离异后)回归自然,释放自我,渴望新生的一种情愫。全篇文字不多,涵盖面却较广。从泥土到瓷器再回到泥土,生命也不过是一个如此轮回的过程,感情也如此。

      《城市的庄稼》则以开阔的视角赞美了象征生命源泉的母亲。她为我们播种生命的庄稼,为我们剔除一根根杂草。原野如此广阔,麦田如此茁壮,阳光如此洁美,爱情则以破竹之势蓬勃生长。光阴荏苒,生命根植在土地中,穿越时光。

      总体看来,这两首临屏之作笔触自然,大气不凡,皆有超越自我的视野,但细究起来,可能是因时间关系,能感觉到某些语句上的匆忙,有待细雕精琢。



郁雪177期临屏作品如下:

《花语》(赏图诗)

我庆幸脱离了
泥土
风声以及门的耳语
我都不再辨驳
适当的温度慢慢环绕着我的灵魂
轻轻的
泛起的背影让人惊讶和先前遭遇瓦罐的瓷
竟如此的不同

回到最初的柔软里和我重合
把我的这些琐碎
点亮一盏灯顺水而下
如果你正从入海处
搁浅


《城市里的庄稼》(意象诗)

有一种声音
从海边那颗流泪的石头
流进我粗糙的肉体
这时她走出老屋
种下我们的粮食
脚印没进泥土没进丛生的岁月

谷穗和小麦高昂起头
向她向镰刀膜拜
走在这片灼热的泥土上
就想抚摸一下拔节的庄稼
感谢它让我们的麦子长到
城市的边缘

依恋的风里又瞭望下一个
成熟的季节 为此村庄炊烟四起
鸟鸣成为她舒心的歌唱
走进土地
剔除一根根杂草

我也随身携带锄头成为一种行走方式
洁净我们的土地如阳光里
我们拒绝黑手一样
成为真理

哲学家诗人和我对着苹果
默默无言
如上帝的奴仆
臣服

历史的风尘散落一地
似黄花在我们面前一闪而过
我们的种子
以另一种执着的方式
根植于土地里
亘古未变
背影里是落地的钟声
穿过时光


[ 本帖最后由 鱼飞蝶舞 于 2007-2-23 23: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3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学习。
细想了一下,名为精华大展,实则是几个临屏的,似乎显得单了些。请领导考虑考虑。
祝挑战者新年更加火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23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舒展的波浪 于 2007-2-23 23:16 发表
再来学习。
细想了一下,名为精华大展,实则是几个临屏的,似乎显得单了些。请领导考虑考虑。
祝挑战者新年更加火红。


老哥哥,这是我们斑竹自身的问题,2月的精华,因为限制了必须由操作者加写评语的规则,导致。。。值得反思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4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古城天子 于 2007-2-23 23:42 发表


老哥哥,这是我们斑竹自身的问题,2月的精华,因为限制了必须由操作者加写评语的规则,导致。。。值得反思呵

然也。
可是我们不是有专职的评论斑斑么?
为什么不发挥作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25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 ... &extra=page%3D1

            《背后》
            文/雨白

  今晚,我的客人
  红木椅上放好了软垫
  我给你沏一杯热茶
  请你放出骨头里的我
  只是,一起坐坐


  软软地靠背。痛已
  被我移上桌台,你
  吹一下,象吹一缕闲茶
  一豆的昏黄,会对
  你跳跃着微笑


  今晚,就象我的
  平常,只是移了个位
  我以一捧芦花的软
  在你背后,轻轻爱你
  我十七节的骨骼

简评:平静,贴心的一首。其实我们应该理解命运就是那么意见很自然的事,有风花雪月,有歌舞升平,终究避免不了繁华落尽;挣扎也好,坦然面对也好,最难得的是以诗歌的方式倾诉,巧妙而婉转的,不动声色的来一次细微的小小的呐喊,无论是多么广阔的世界,无论是多么庞大的心灵史书,火焰总是静静的燃烧,小溪总是坚韧的涌流,今晚,我的客人/软软地靠背/今晚,就象我的/平常,只是移了个位/我以一捧芦花的软/在你背后,轻轻爱你/我十七节的骨骼 ,只要怀着这样一颗悲悯的心,只要拥有这样内质丰富的诗意,一切真的就不那么重要了,此诗有晓月兄推荐,偶操作精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7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受益。很好的东东。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00: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