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82|回复: 6

虚构的导演文化忙于重写中国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1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虚构的导演文化忙于重写中国历史

——刀飞剑舞的江湖细节正在替代文化习俗的生命细节


何鑫业


一个男人,送自己的老婆去考试,走到考场门口,男人接过孩子,对女人说:“咱慢慢考,不着急,噢!……哪儿行就先填哪儿,……不行咱就回家。”说完,男人从腰里抽出一根二公分宽的松紧带,上面密密麻麻写着答题:“你就这样,知不知道?没人的时候拉出来瞧,……人来了,你一松手,它就弹回去了,……知道不?”

这是电视剧《家有九凤》中的一个场景,饰演杨为健的姜武向媳妇初七凤演示考场作弊的一项发明——时值1977年,刚刚恢复高考,初七凤从北大荒回来,怀着与另一个男人生的孩子。

2005年以来,杨亚洲有两部片子值得尊敬,一部是《空镜子》,一部就是《家有九凤》,这两部片子都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细节见长。

再譬如:

萧瑟的胡同,九凤擦着墙壁回家,一进院子就喊:“妈!……妈!……”饰演母亲的李明启出来,嗔怒着:“喊什么,喊?……”九凤贴着妈的身子,鼻子对着鼻子说:“……我要死了!妈,流了很多血,吓死我了,怎么办呢!妈?”母亲耸了一下鼻子,又眨巴眨巴眼,突然仰天笑出声来:“咱九凤成人了,……咱九凤也成人了,妈真的要老了,去!……让你大姐给你擀一碗面条去,就说是妈说的,要宽宽长长的,热热乎乎地喝下去,让咱九凤一生顺顺溜溜的,道宽宽的,日子过得不打褶子。”

——念初中的九凤来了月经初潮,母亲用这样的方式告知了中国人对生理的民俗化尊重(母女简短的一场戏记录了暖呼呼的成人开始)。

这些发生在平遥古城的中国式的电视段子,它所具有的文化全球性,可能是另一些玩弄“字眼幽默”的冯氏风格、以及追求“金碧辉煌继而又装神弄鬼(最近又玩暴乳游戏)”的张陈大片风格所不及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现代视觉艺术曾有过这样一段评语:“……记录不可能用文字完成彻底描述的细节及其他,把可能的个人历史、自然村庄用成长的方式给予保存,……让人类在若干时间内为没有丢失最贵重的物品而释然。”

刀飞剑舞的江湖细节与宽衣解带的宫廷秘闻正在替代文化习俗的生命细节,道具的金光灿灿与台词的贵族化正在以制片的昂贵费用以及宫女乳房的暴露指数取代质朴的脸与会冒烟的瓦房,这正是中国电影乃至电视剧生产的谬误所在。

同时,演绎的、传说的故事正在替代真实发生的故事,中国电视的真,正在被“真人秀”的“真”取代。

1950年10月,维多里奥•德•西卡(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导演)从都灵赶到罗马,参加在那里召开的欧洲新锐电影映像年会,他在会上说:“充斥着盔甲声响的、涂脂抹粉的、化妆舞会式的映像正在欧洲游荡,他们!虚构的导演文化企图重写欧洲历史,……让清新的、有汗味的、甚至会拉屎撒尿的‘里奇’回家吧!”

同年的八月,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问世,剧中人里奇成了此后50年世界电影史中清新、真实、辛酸的代名词。

什么是清新、真实、辛酸的?什么是质朴的脸与会冒烟的瓦房?什么又是停留在脚本意义上的(屡屡引起笑场的)语词幽默?什么又是仅仅的视觉感官范畴内的大腿式乳房堆砌?

一个国家的文化习俗,该由谁来解释,又解释给谁听,张陈冯导们在票房与银子之外,是否为中国为罗中立《父亲》式有无数岁月褶子的脸想过这个问题。

德•西卡在讲话的最后说:“在电影中我们也绝不能把对我们文化的解释权交给别人”。

这个“别人”,从我们的角度,应该指的是好莱坞、影视商人、利令智昏的导演、莫须有的奢华道具,以及那些院线的银子口袋们。


-

[ 本帖最后由 何鑫业 于 2006-12-21 17:08 编辑 ]
发表于 2006-12-21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商业片的充斥,泛滥和被推崇,使电影画面变得绚丽多彩,而电影事业,本该是代表一种民族精神的,面对现今中国电影日益向商业靠拢,远离文化现状的愈演愈烈,依依也觉得好是悲哀啊。
握手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艺术的商业化操作,已经让国人嗤之以鼻,对文化艺术来说,也是两难选择.商业化艺术只是昙花一现,看个热闹,但是却没有历史价值,和艺术的永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的界定和其价值是随历史时期的不同而更替。如今文化的商业性和直白性虽然在流行,也为崇尚精神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人所不屑,但大众文化也是文化多元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其现实性也更为平民所重视。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1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字,好见地,好功力!
颇具现实意义的文章,精辟的论述,高度的概括。
对我们这些多少与文化或者艺术沾点边的人来说,是难的!

故此,再大胆红一篇,建议精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2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作一场商业游戏吧,而且是影视商人、利令智昏的导演虚张声势要命的游戏,认真不得,不能当一回事.评都没有必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2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钱没权的都是明白人。腰缠万贯的导演就不说了,文化管理部们的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14 04: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