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541|回复: 4

提两篇作品出来,大家参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9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则寓言—关于“门派之争”的批判
                                   ——作者:四川老实人
    近来依旧吃香走红的中间代,开启了中国派系理论的潘多拉盒子,使得一大批朦胧诗后所谓的“非非”“莽汉”“第三代”成名的和未成名的走卒们兴奋异常。因为他们又闻到了一股腐肉气息。他们对于腐肉的追逐和热爱,远远超过了普通人对于可口食物的追求。他们说:“瞧吧!**女士为我们摆上了多么精美的筵席,我们快快去享用。”而这个时候的诗歌,仍然在中国大众的视线之中滑落着,继续滑落着。诗歌在大众视线当中毋容质疑的失落,已经成为完全可见的真实。这种现象,使我想到一则古希腊的寓言。
    埃斯库罗斯在他的戏剧中写道:“在一个高山林立的森林里居住着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们十分贫穷,必须得依靠常年不休的劳作和狩猎活动,才能维持他们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需要。这个国家的国王为此苦恼不已(须知:那个时候的国王,不似现在的国王,而是由人们当中德高望重的人所担任),他力图改变一下他的臣民们如此不堪地现状。一群小丑从这个国家经过,国王接见了他们,并且告知了他的烦恼。于是,这群小丑向国王说,他们的表演也许可以帮助国王解决这一问题。国王非常高兴。于是,召集了他的臣民们一起观看小丑们的表演。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国王和他的臣民们都沉浸在小丑们的表演当中(应当承认,这一些小丑的确有不俗之处),可是,这个国家却越来越贫穷。他们的土地荒芜了,他们厌倦了日常地劳动和工作,他们沉浸在了小丑们的游戏当中,终于被他的日渐强大地邻国所吞并。这个国家遭到了覆灭地命运。
    这是一则古老地寓言,藏在希腊版《埃斯库罗斯全集》一个不知名地角落。这个寓言非常切合当前艺术界的境况。不同地是,作为人民大众地“国王”,并没有接纳作为“跳梁小丑”的诗人艺术家们。他们告诉小丑:“这个与我们无关。”他们告诉小丑:“那个与我们不相干。”他们拒绝了“小丑们”一切不相宜的可怜请求,并终于将其驱逐到了一个“与一切不相干”的领域——即“娱乐”当中。他们告诉这帮“小丑”:“你们只适合如此,为大众带来一些快乐吧!”这对于“小丑们”而言,本来是一个不错的结局。“小丑”本该如此。
    可是现在,由“派系理论”所滋生养活的这一帮小丑们又开始活跃,并且又渐渐不安。他们说:“娱乐,由别人去完成吧!我们不能。我们要拯救文学,我们要拯救诗歌,我们要拯救人类。”于是,在这块已经被他们糟蹋地不成样子的“艺术”的土地上,他们开始晃头晃脑,并试图去重新说服国王。他们想要做什么呢?我们不知道。不过,值得看见的是,观众没有了,所有的座位上人去楼空。可是,他们却玩得越来越高兴愉快。他们说:“有没有观众,与我们有何关系,我们只管跳舞。”
    多么理直气壮之语。这是一潭绝望地死水,只是漂着腐臭地涟漪。他们说:“腐臭又有什么关系,我们便是要引起人们的憎恨。”可见,“此小丑”已非“彼小丑”,他们在本质上已经覆灭。在他们之后,紧跟着一些更为“猖狂之徒”。在日益狭小,并且日益“圈子化”的氛围当中,将原有的属于“小丑艺术”的地盘分割。
    所幸地是:作为所有艺术的评判者的“国王”,并没有被其蒙蔽。“国王们”有自己的事情去做。他们仍在辛勤地劳作,“日出而做,日落而歇”。他们维持着中国传统地文化和生存格局。他们告诉这帮“小丑们”:“由着你们去吧!由着你们去吧!”之后,就不再说话。
                                             此文发表于《杂文选刊》

注:此文只针对所谓“中间代”“非非”“莽汉”,及其之后的一切“以派系理论”为基础,试图谋求“个人利益”的文学倾向,不针对任何个人。

再一则寓言—关于“门派之争”的批判
——作者:四川老实人

狮子的强大有力是众人皆知的,狮子残暴而且贪婪,却头脑简单。狐狸虽然体格瘦小,却机灵狡猾,富于心计。这两种动物代表了现在诗歌界的两种意识形态,是中国两大文化人群的缩影。有一则寓言说:“在一个森林国家里,住着一群动物,其中有狮子、狼群、熊、狐狸、山羊、兔子、野牛、猴子……等等。也就是说,这个森林国家已经完全形成了自己的权利体系。吃草的与吃人的,吃人的与吃于人的,这是一个像人类一样地“金字塔式”的权利体系。在这个权利体系当中,吃草动物自然是没有发言权的。在余下地吃人动物群体里,狮子显然高高在上,以王者自居,其它动物也都安守本份,不敢越“雷池”一步。只有狐狸,因为本身弱小,只能够依靠其它动物的残羹剩食度日,处在一种上不了下不去的尴尬境地。狐狸很想改变自己的现状,它们首先想到了狼,狼坚强有力,忍耐力强,可是狼又非常狡猾,每每狩猎回来,狼群总是哄抢一空,狐狸捞不着丝毫便宜。它们又想到熊,熊的力量可是无人能及,可是却手脚笨拙,反应实在太慢,为了照顾它的老婆儿女,熊没有一刻休息的时候,狩猎吧!更别提了,10天半月也难得一次,有时候,还不得不吃素充饥,狐狸实在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最后,它们想来想去,只得去依靠至高无上的狮王了。它们于是极尽所能:向狼群借来了野牛的头颅,向豹子们借来了刚刚狩猎到的梅花鹿,向熊借来了它刚从野外拣来的一只死去地兔子,并顺便到临近的农舍里偷来了几只鸡。一切具备,它们托鸽子给狮子送了一封信,条件是:从此以后,不允许蛇再去骚扰鸽子的老婆儿女。狐狸在写给狮子的信说道:“尊敬地狮王大人…………。”狐狸的文笔流畅,感人肺腑,让狮王十分感动(狮子本来头脑简单,又改不了贪婪地本性),于是,狮王答应了狐狸的请求,带领它庞大的依仗,终于来临了。这个筵席对于狮王来说,毕竟还是太寒酸了。不过,狐狸们必恭必敬,言听计从的仆人心态,还是让狮子欢心。席间,狐狸们推杯进盏,让狮子竟有一些飘飘然。当然,狐狸们自然也改不了它们地本性,席间,它们指责了狼群的狡诈;熊的笨拙;大象的大而无当;老虎的特立独行,不把狮王放在眼里;猴子因为对于狮子的恐惧,很长时间都不来朝觐;鸽子因为顾惜自己的小家庭,竟疏懒于给狮王送信的工作。动物们的毛病都让狐狸们数落了一通,而惟有狐狸对狮王最为忠心,这让狮王非常高兴。自此,狐狸与狮子便联合了起来。狐狸摇身一变,成为了狮王的总管,并破例,让狐狸负责照看狮子的家人。为了让森林里的动物知道这样联合地重要意义,狮子特意在它的《狮王日报》上“头版头条”刊登了狐狸的信函,并以高压手段,迫使《狼群日报》以“专刊形式”,开辟了“狐狸专刊”。自此以后,一旦狐狸出现了,肉食动物都感到了害怕,更不用那些下贱的草食动物们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狐假狮威”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人类的上古时代,不料现在,竟又在当代社会中的“诗江湖”时代出现了。那些貌似强大,孔武有力,贪婪成性的“狮王们”,牢牢掌控着“下等动物们”的生杀大权,终于听信了狡诈“狐狸评论家”之言,并将“狐狸们”纳入旗下,大张旗鼓,又开什么“专栏”,又设什么“专刊”,又组成什么“流派”,以诗歌领域的“救世主”的“名义”,举起了什么“大旗”。色彩斑斓之“诗歌艺术界”,以其前所未有之“丑陋”,之“下贱”,之“无耻”,之“丢人”,继续扮演着“小丑文学”之领军角色,让人叹息。
本文发表于《杂文选刊》
Sample Text

[ 本帖最后由 南山牛 于 2007-1-2 18:2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12-9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确面对现实,勇敢批判现实,这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文学批评永远站在文学作品的对立面,也应当永远站在社会对立面。批评之所以成为批评,原因正在于此。浅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2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的团体性写作,大多时候只是假象,是滥竽充数和皇帝的新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7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读杂文,另有感慨啊,问候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想怎么有理,怎样说怎样有理,难以想象之诗歌界的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9-22 09: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