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522|回复: 12

新古典主义诗歌评论(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7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古典主义诗歌评论(5)

魏晋风度


根据前面的论述,如果将“现代”这一概念喻为“盐”,则传统当是“水”。再将本系列做一个粗线条的勾勒如下: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古典意蕴--诗意--优美

   
就审美类型而论,本系列在“古典”这一框架之下,将忽略“写实性形象”和“表意性形象”。这正是这一系列要阐述的中心。根据以上的概括,则本论所提出的“新古典”一语,即非对传统的回归,亦非是另造,只是合乎逻辑的自然的对传统的延伸。

就技术层面而言,在各种技术发达的今天,诗歌“技术”在很多人的探索之下,同时也可以发展得很先进尤其是将“写实性形象”和“表意性形象”之审美“技术”到很高层面的地步。但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依据海森伯等的“技术有害论”思想,则我们将诗歌对语言和手法的构建“技术”也看作技术的话,未来是否将简化字又改回到繁体字?因为这样,从阅读诗歌的“深刻”角度来讲,欣赏者首先要迈过“识字”这一关,而这已经被“创造”成为诗歌的“第一层面”。

前面已经阐述,艺术很重要的审美价值在于其温暖而愉悦的“优美”特质,如果诗歌技术和科技一样要毁坏人与自然的一体关系,损害人的“本真”,打破内心的宁静,从而人将越发成为不能“自禁”的欲望的群体,那么,诗歌技术的片面追求也将无止境地损害艺术的优美,将其进步为冰冷的物质化的产物。

发展中国家对城市的是否先进所持的观点是:像农村,则落后;反之,则先进。但如果将世界大城市做一比照,则可发现,以不够发达的俄罗斯为例,莫斯科的面积是北京城的好几倍,却并非拥挤不堪的所谓“繁华都市”,到处是森林草地而至于有野生动物出没,甚至可以达到“野外方便”的程度。至于像莫扎特的故乡萨尔茨堡则可能比农村更为农村。如果以有多少“人口爆炸”所逼迫的技术下的立交桥和摩天大楼为标准,则萨尔茨堡当为原始社会。建筑大师贝聿铭在参观了北京的现代建筑后言道:将来拆起来方便。技术是无止境的,技术造成的恶果历来也是靠技术去修补或消灭。

现代诗歌艺术在相当的意义上是以追求“理性”为要旨的。这种理性大概表现为用“诗歌技术”对“对象”作理性的诠释和认知。但我们又知道,艺术是讲求“度”的,“诗歌行为”在积淀到对文化艺术“无所不知”的“境界”从而自豪的时候,正走向无节制又理性的内心的宣泄,带有很强烈的反文化反艺术的情绪,如果已然超越了艺术的“度”,则演变为非理性。这种非理性的理性颇近乎站在冰冷的钢铁堆之中冷笑。而这样的“钢铁堆之中的冷笑”,则被我们炫耀地冠之以“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或者“现代艺术”,这和我们在某一天早上醒来发现对面站着另一个“自己”一样可怕,而这个“自己”是迄今为止最高技术的“艺术品”——克隆人。以现在诗歌文学界此起彼伏的拯救声浪来看,这已经成为既成事实。

[ 本帖最后由 魏晋风度 于 2006-11-17 18:43 编辑 ]
发表于 2006-11-17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坐沙发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寒山依依 于 2006-11-17 17:14 发表
坐沙发慢慢看(:


欢迎慢慢看!谢谢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7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和我们在某一天早上醒来发现对面站着另一个“自己”一样可怕,而这个“自己”是迄今为止最高技术的“艺术品”——克隆人。以现在诗歌文学界此起彼伏的拯救声浪来看,这已经成为既成事实。

很多事实,我们都不希望是存在,却又无可奈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06-11-17 19:02 发表
这和我们在某一天早上醒来发现对面站着另一个“自己”一样可怕,而这个“自己”是迄今为止最高技术的“艺术品”——克隆人。以现在诗歌文学界此起彼伏的拯救声浪来看,这已经成为既成事实。

很多事实,我们都不 ...


妙妙说得对,的确很无奈!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7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我们又知道,艺术是讲求“度”的,“诗歌行为”在积淀到对文化艺术“无所不知”的“境界”从而自豪的时候,正走向无节制又理性的内心的宣泄,带有很强烈的反文化反艺术的情绪,如果已然超越了艺术的“度”,则演变为非理性.
____有看法,想起达芬奇的一句艺术格言:"限制产生力量,自由导向死亡".
老兄文思泉涌,我最近都没写,写不出.结束流浪,在家呆着.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金樽邀月 于 2006-11-17 21:53 发表
但我们又知道,艺术是讲求“度”的,“诗歌行为”在积淀到对文化艺术“无所不知”的“境界”从而自豪的时候,正走向无节制又理性的内心的宣泄,带有很强烈的反文化反艺术的情绪,如果已然超越了艺术的“度”,则演 ...


过奖啦!写诗写久了,忽然想起做一做诗歌方面的理论探索,没想到“进去”一点点之后,感觉其实和写诗一样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8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古典意蕴--诗意--优美”

努力向这方面修炼,诗写不好,先修成这样的一人吧,学习了。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8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6-11-18 13:59 发表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古典意蕴--诗意--优美”

努力向这方面修炼,诗写不好,先修成这样的一人吧,学习了。
问好!


感谢飞雪!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8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刻,应该学习,又得到了许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8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红尘匆匆过客 于 2006-11-18 17:16 发表
深刻,应该学习,又得到了许多


客气啦!相互学习!紧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0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篇也非常好.
我一路追踪而来.
不过,现在讲究古典意蕴者太少.
夏天,我曾专门拿出时间,研究诗经和楚辞,除了对屈原有些感觉,别的都没走进去.
倒不是怕累,指导现代语的作用真的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0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山东淄博鲁齐 于 2006-11-20 08:12 发表
这一篇也非常好.
我一路追踪而来.
不过,现在讲究古典意蕴者太少.
夏天,我曾专门拿出时间,研究诗经和楚辞,除了对屈原有些感觉,别的都没走进去.
倒不是怕累,指导现代语的作用真的不大!


说得有理!感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7 15: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