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6-10-30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貂婵篇-----------------
瓶子语:
读罢,我也为之太息,貂禅,一名闭月羞花的女子,一名很了不起的女子,可就生错了年代,“多少男子汉,一怒为红颜”,董卓和吕布为之反目成仇.貂禅生活的本身价值也成了应付男人,在男人之见周旋,我想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也被称为"祸水",哥结尾一声"叹息"是自己的哀叹吧.第二节,我觉得写的最好,不得已而为之,写得特别无奈,这件"利器",不是别人,而是历史所为的。
狂风语:
回瓶子:
谢谢你的阅读.
四大美人当中,从历史的阅读中,我认为这位女子应该有着对爱情的追求.至少她与吕布一起,不仅是被动的,更是主动的.
正如你所说的第二节,我用了"不自觉"与"自觉",实际上这两个词是可以互换的.这位女子就是在一个生错的年代,自觉不自觉的爱与被爱,自觉不自觉的让男人因爱而受伤害,自己也一样.对她,我的叹息是最重的.
盈窗语:
四大美女中,貂蝉的故事是我所最不熟悉的。上网搜了搜:
“汉朝末年, 遍地战乱貂蝉为一民女, 父母因战乱而伤亡, 貂蝉独自一人至长安投靠司徒王允家中. 汉献帝懦弱, 太师董卓弄权, 致民不聊生. 众臣见其霸道专制, 仅无奈而苦无对策. 卓手下大将吕布英勇潇洒, 一日至允家见貂蝉貌若天仙乃一见钟情, 于是激发允设连环计.
允利用美女蝉挑拨卓与义子布, 令布刺杀卓. 允命蝉再于庆功舞剑之际再杀布, 蝉因爱布不忍下手, 允知难相强, 遂让蝉随布离去. ”
不知怎的,读后心中别无其它,唯一声沉重的叹息而已。
此诗读来,遂觉从开始至结束,都是一声长长的叹息。既已是叹息,不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