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勤奋的现代诗
魏晋风度
中国汉语应该是世界上最灵活的语言.按汉语话语语境,在大街上偶遇某君盛情相邀吃饭,如洋人,则一定当真,连忙跟着就去.然在中国,应该说的是如下汉语:"啊,谢谢!我现在很忙,改天一定来!"这在中国,大家感觉不正常就不是中国人.又如烹饪,若加盐,则曰"少许",但洋人不懂,定要纠缠道:"少许"究竟是几许?我想,这才是中国文化的特质,我们依靠这特质继续着我们的文明.
魏晋一向喜欢说自己懒惰,那前提是对方是中国同胞,不会当真,一定会赞美曰:魏晋何其谦逊也,真可造就!魏晋于是乃继续谦逊道:"哪里哪里,多指教!"如此,可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但后来魏晋感觉自己错了,在中国居然有人要来当真.何人?诗人也!诗人乃赐教于魏晋曰:要认真!而魏晋自己感到认真得已经很累,想用懒惰来调侃一下以示劳逸结合.伟人曰: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
就在魏晋写点短的懒惰文字而令读者看得省事一点的时候,现代诗正在勤奋地膨胀着自己的长度.我想,大凡中国的读者都颇受古典诗歌特别是唐诗宋词的影响,那影响便是"短",或者叫简练精练.所以,中国人说到诗,多半脑子里浮现的是像格律那样"短"的文字,并不去想<<孔雀东南飞>>那样的长诗.而且,读者并不喜欢写诗的人把话说完而自己被认做愚钝不用动脑筋去想,以我所遇的读者,其实是很喜欢自己动动脑筋的,那原因很简单:读者的头颅是生长在他们自己的脖子上而非诗人的颈项上.
魏晋自求学到如今,也很受先秦文学唐诗宋词的教诲,每当自己要写字,就想,祖先说话真够水准,短短的几个字竟然可以表达如此丰富的内涵!于是魏晋乃肃然起敬,心想,我们是自豪的现代人,都说时代在进步,可不能令祖先失望,虽然祖先也写长文字,如西洋人的祖先就有<<荷马史诗>>,但毕竟不多,如果多,那一定会被小说取代而灭亡.所以,像<<荷马史诗>>那样的巨著,一般是放在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学史供人们瞻仰或资研究家研究之用,一般的读者即使文学素养再高,恐怕也很难天天捧着以标榜自己.
中国式的谦逊传统造就出大量的语言和文字的废墟或垃圾,现代社会又浮躁出很多这样的垃圾.在每天说着看着这些垃圾语言之后,人们已经对如此勤奋的废话感到厌倦,很盼望能看一点没有废话的文字.所以,无论中外,读者读诗一定是很勤快的,他们喜欢自己被认为是有修养的有思维能力的,要剥夺其思考的权利很难,虽然他们并非无事可为而成天看这种文字.然而现在的诗家却悠闲,仿佛将自己关闭在诗歌的梦乡里陶醉着自己的美梦,时刻担心有人来搅扰,谁不愿意美梦做得长一点呢.梦正长,诗也正长,诗家极其勤奋地圆着自己的好梦,读者却变懒了,他们不太喜欢看有人用几十几百字来形容一棵大白菜如何白得有理而没受环境污染.--谁又愿意继续他人的好梦呢.
[ 本帖最后由 魏晋风度 于 2006-10-12 13:1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