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宋词》
文/晓月清辉
秋虫声声慢
明月照无眠
在长长短短的路上
捡一枝汴梁的绿肥红瘦
醉里挑灯
临安湖底的淤泥灰飞烟灭
俱往矣
一个湖南口音的词人
嚼着一块红薯
用一捧雪
擦去污损的段句
大笔一挥
就是一篇妖娆雄文
此刻
他在丛中笑
杨柳岸边
是火红的日子
简评:作者词学功底深厚,诸多名家词语句信手拈来,点缀成篇,成新意境,寓新意义,实是亮眼.粗略数来,此诗涉及苏轼<水调歌头>李清照<如梦令>辛弃疾<破阵子>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毛<沁园春 雪><咏梅>柳永<雨霖铃>诸篇语句,这些词风格各异,或婉约,或豪放,诗人在借用时亦注重风格转换,意韵深长!在意义新建和语言方面,正如归来燕所评:吟古诵今,畅想未来,很有激情,语言却又优美沉静.
(5)
《地球仪》
文/黑哥
将所有的坐标都
写在身上
却不知道
自己在什么地方
简评:这首很富哲理,稍微调整会是一首极妙的微型诗!诗人在陈述中思索,思维的触角从具体的地球仪转移到人生,启人深思:我们何尝不是把生活的”坐标”写在身上” 却不知道 自己在什么地方”?
<门后>
我感到两股,灼热的光
来自门后,透穿僵硬的门板
熔化了,凝结二十年的坚冰
从此
书写了两个人
半个多世纪的传奇
简评:这首应该是书写爱情的诗吧,以门后为视角,新颖而独特! 语言也平静如水.从感到两股”灼热的光”,心被融化,一见钟情到书写”半个多世纪的传奇”,一段爱情在短短几句中浓缩,简练而深刻.意象似还可扩展.
(6)
《门后》
牢记,该走的也走不远-------题记
文/光头笑脸
刚好,下飞机,警报响了
一群衣冠楚楚的人,看看上面,又看看上面
眼色幸运,又疑惑
第二次警报远远传来,这群人正猫在
门后,寻找自己
托运的皮箱、名字或者面部
警报再次响起,有人停在门后
看门外等候托运的手势,直到的士喇叭停止
时间是9月18日14点45分
简评:诚如作者所言: “最近一直在练习叙述的描写方式,避免用比兴等传统手法,也避免使用形容词,希望把情感压进白描的字句里,也就是把作者的意图隐藏在文字中………我现在的叙述笔力非常浅,正在练习中。这首是一个现实的场景片断,发生在9月18日成都双流机场的下午,为记念“918”,全市在下午2点30分响起了三次防空警报。在这三次防空警报中,我看到了这些,并处理成这样一个片断……在警报中,一群轻松的人们和不轻松的我……”由于看到了作者自己的剖析,我就不需要说太多了.支持并关注作者这种创新.一个建议:把”9月18日成都双流机场的下午,为记念“918”,全市在下午2点30分响起了三次防空警报。”注明在诗后,效果应该会更好!个见.
交"作业"妄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