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创]读吴纯俭的《忧郁的年代》组诗有感
风和日丽山水秀,歌舞升平社会好.,科学飞速发展,网络诗歌雨后春笋.我的业余爱好,富裕时间到<<中国现代诗歌网>>浏览和发表诗歌.有一天在该网站阅读到一篇文章.《忧郁的年代》----写于四十年代,吴纯俭的组诗.真象晴天霹雳,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却闻到一股火药味.细品吴老的作品,我又惊又喜.惊的是,吴老古希之年,还在关心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喜的是,我可以从吴老的作品中了解到中国现代诗歌的历史.通过对吴老诗歌的反复学习,我对吴老的作品感受有三:<1>诗歌要紧跟社会,要有时代责任感;<2>在当代吴老选择了自由诗的创作,是明智之举;<3>八十多岁还在耕耘现代诗歌这块土地.
<1>诗歌要紧跟社会,要有时代责任感.吴老的诗歌,为当时时代所写,是当时社会的产物.说得那么轻松,不象我们现在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随随便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是的,那是战争年代,说错话,写错东西要杀头的.吴老诗中有说:
一开门都是射击的标的
早上一醒来,两肩就尽是压力
牛马的苦刑尚有四只脚负载
人字就象征着支持不起。
惨啊
在半夜
有一个头发蓬乱的青年
就连枪都没有响一声
是活生生的
被雪亮的刺刀戳死的。
请问你还敢不敢写,敢不敢写诗歌.吴老就敢就不怕死.1948年5年,纯俭26岁时,写了一首《自寿诗》:“我站在二十世纪的最前面/把住航行的罗盘,和/拨动着每一秒时间/我将锋利得像一把剑/骄傲得像一面旗帜。”吴老不但敢写,而且大写特写,揭露社会的黑暗,鼓励人们奋勇杀敌.1946年,纯俭经济拮据,休学一年,到浙江老家一所中学教了一年英语。1947年,他从浙江返回贵阳,路过南京,当时正值“五·二O”学生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争取和平民主的运动。纯俭被民主浪潮席卷进去,耳闻目睹反动派迫害学生的罪行,出于一个青年的良心和愤懑,他写了一首首诗。当时发表他诗作的上海《人世间》月刊,不久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这说明这些投枪、匕首般的诗作,是何等的让敌对者心惊肉跳。 我们要学习吴老的创作精神,敢于为社会而写,敢于为时代而作.
<2>在当代吴老选择了自由诗的创作,是明智之举.在那时的时代,格律诗是最流行的一种诗歌写作,自由诗{现代诗歌}是不盛行的.有谁能知道自由诗的祖宗,发展到于今是最流行的诗歌了,也即是现代诗歌.吴老选择自由诗歌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也就是说自由诗,是一般老百姓看懂,易接受的诗歌,能够充分发挥诗歌作为武器,有力刺向敌人的心脏.
吴老的自由诗从诗意和结构上比现代诗歌有过之而无不及.请你赏尝他有灵魂的诗歌:
我们并不是没有耕种
但是我们是挨饿了,
我们并不是没有纺织
但是我们是挨冻了,
自己用血汗堆积起来的房子
我们自己不能住,
自己开辟起来的道路
不准我们自己走。
我们说话有罪,
我们不说话也有罪,
笑了有罪,
哭了有罪,
说黑是黑的有罪,
说黑是白的还是有罪,
一切都有罪啊!
你看他写得多好,说得多有理.再赏:
忧郁,忧郁
这样一代代的淤积,
一天像江河的沙泥
填满了河床的空隙,
于是忧郁泛滥了,
它,咆哮
叫吼
像一股浩荡的洪水
这些诗歌多有号召力,再赏:
相信
灾难完了
紧接着的
是自由的日子。
再赏:
把火把添亮些
燃得更红些
撕下自己的皮来
再蘸些脂油吧!
点亮起,点亮起
让世界从今天开始
让愤怒的歌声集合
让火把去迎接火把
让愤怒的人都站出来。
写到新中国了,你看他是怎么样写的:
传说
国家是人民的
官吏是老百姓的仆人
哪个要做官
就必须老百姓按个手印。
传说
在我们国家里
再没有了饥饿、苦痛
械斗和贪污
不用绳索捆壮丁
取消了苛捐杂税
选举时,不再一手执着刀
一手硬要别人写他的姓名。
拿吴老四十年代的诗歌和我们现代诗歌对比,有什么差别吗?有什么逊色吗?所以说:现代诗歌才是诗歌的发展方向
<3>八十多岁还在耕耘现代诗歌这块土地.就用吴老致 《中国现代诗歌网》的一封信的语言,来结束第三段吧:
世界进入21世纪,今非昔比。四十年代的忧郁之情,已往事如烟。我及我们不会忘却那个年代,那个令中华民族心酸悲愤而刻骨铭心的年代。然而,往事也并非如烟,在我们心底将永远留下深深的记忆。
无意登陆《中国现代诗歌网》,仿佛打开一扇清晨的窗户,深吸一口气,一片清新。犹如闷热的夏季吹来一缕缕清凉之风,直扑心扉。诗友们的诗,一首首,一曲曲,如新芽,似春草,像花蕾,无不充满自由、芬芳、鲜活与灵气,在文学之花苑中竞相破土、拔节、生长和绽放。小菏才露尖尖角呀,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吾之欣慰,吾之窃喜!
恭祝《中国现代诗歌网》坚守诗性,吐故纳新,自由翱翔。以星星之火,燃中国现代诗歌燎原之炬。更多的现代诗歌爱好者高擎这支火把,突破藩篱,披荆斩棘,勇敢地向前走!
最后祝吴老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国现代诗歌不断发展壮大的,你放心享福吧!
作者:梦君诗画两翼
2006.8.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