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97|回复: 3

靠近死亡你的畏惧和别人的冷静,再读陆幼青的小说《欢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0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靠近死亡你的畏惧和别人的冷静,再读陆幼青的小说《欢城》
作者:东门之池

   榕树下刚看见陆幼青的文字时候,他已经临近生命的终点,一个中年男人端坐在一把椅子上,安详不应该是他的形容词,思考的状态才是真正的表达,一个中文系出来的男人,在世俗的生活中没有放弃他的理想,写一本自己的书是个情结,他是这样的人,很多中文系出来的人也都是这样的,只是坚持的时间各不相同而已。陆幼青坚持了,在生命的最后和文字赛跑和自己的思绪赛跑,但《欢城》的最终还是停留在了主人翁简妮的思考中了。

   “不管留给这个世上的是什么样子的文字,它都是我的,真的,因没有修改的机会而遗憾的文字。”这是他的话,我很庆幸我到现在还有这样的机会写自己的文字,我更有可以修改的机会,他没有了,对他来说发表的文字不过是太阳不再升起的某个早晨,说实话我很欣赏这样的男人,出版商夸大了他的小说,什么20万字7小时的人间百态,我很反感这样的修饰,如今的书拿在手上总能看到这样的推销语句,更直白的有说服力的其实是文字里面表达的精神,《欢城》仅仅是本没有写完的小说,我也仅仅的读了它2次,别人说红楼要读多少次以后你才能有发言的权利,我想《欢城》远没有那个意境,现代人总喜欢把事物复杂化去看待,或许曹大师当年书写的时候,也不过是游戏了一下他喜好的文字而已。

  再读《欢城》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书店挑书的时候发现它静静的躺在角落里面,很少有人问津,大概是因为陆幼青的名字已经慢慢让人淡忘,2000年的冬天他的离开和以后那本《生命的遗言》让很多在榕树下寻找安静的人,失神无语,我也在,我看着连载的文字,思考着自己前途迷茫的人生,感慨也是很多的,当《生命的遗言》变成厚实的书时,我特意去王府井的书店买了本,我仔细的看了几次,真实的文字才是最让人感动的,谢幕,一个男人生命最后的谢幕,我想不起来当年写的挽诗了,但我可以确定的是我写了,我为这个男人笑对人生的态度写了,我也为这个男人如此的离开写了。

   我很低沉,但当我今天再一次看他的文字时候,心态又起了变换,网友说假如我将失去生命,我很淡然的对待自己的生命,我直面死亡的次数太多了,我好象麻木了,我不去想什么风清云淡的事情了,陆的妻子留在书前面的那段话,直接的说了这个男人的全部,有遗憾,更有伤心,不知道多年以后谁还去在意她的生活,墓地前的相聚又能说明什么,爱,伟大的爱,我试图在写的过程中安静自己,我带冷眼看人的心情在写。

   靠近了死亡,我真的能做到平和吗?你的畏惧和别人的冷静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子的心态,这些都是未知的,双脚迈到那里了,才能真正到达陆幼青的世界,她的妻子没有,我们更没有,没有结局的小说长时间的把一个人、一个名字留在漫长的人世中,风过后,雨来了,他走了,影子随即就到,满眼泛滥着文学的争论和对80年代后的批判,其实都很空白,文化无不是适应大众而生存的,80年代后的这种现象只能说明一个片段,优秀总是会出现的,我从不相信贫瘠永远存在,我更不相信真的到了靠近死亡的时候,你的畏惧和别人的冷静真的那么重要,你其实已经毫无感受。

  你苍白的如同一本没有完成的小说《欢城》或许不是这个名字,但都不重要,陆幼青没有看到,你看到而已,榕树下最终我不去了…………

2006-7-5


[ 本帖最后由 东门之池 于 2006-8-10 00:24 编辑 ]
发表于 2006-8-10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0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读过《欢城》,但是看了你的文章,我有点想看了!写的不错,心情很欢迎这样的评论性的文字!也比如影评,乐评等!问好!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0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楼上2位斑竹,感谢点评和加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6 11: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