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208|回复: 14

人性在日常生活中显现评蓝枫《电风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9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性在日常生活中显现评蓝枫《电风扇》

[ 本帖最后由 冰-言 于 2006-8-10 22:36 编辑 ]
发表于 2006-8-9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在于揭示,不在于批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9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生活于生活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0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   谢谢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0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评不错!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0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标题和第四个标题,哈哈,是不是眼熟得过份了点儿?

写评论最好要踏实,客观谈几个问题出来,否则就徒有虚表了。
言过其实,还未够火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0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四够精了!再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0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轩雨抚梦 于 2006-8-10 21:16 发表
三、四够精了!再提!


你的那个小评相较更朴实一些,个人喜欢。
要搞学术的就严肃起来,不然就朴实一些,否则容易尴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0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角 于 2006-8-10 21:16 发表
第二个标题和第四个标题,哈哈,是不是眼熟得过份了点儿?

写评论最好要踏实,客观谈几个问题出来,否则就徒有虚表了。
言过其实,还未够火候啊。

哈哈 你的意思 不就是我看过你的哪个评论吧 不是还在上面挂着么 好了 其他我也不想多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0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性在日常生活中显现评蓝枫《电风扇》

请大家先看原作:

电风扇

吹。使劲地吹
你言听计从
在预先设下的圈子里
忙活了一辈子

直到你老了
才发现自己的牙齿
早已
落满灰尘……

点评:时值炎炎夏季,我们都在寻找凉快的方法,冰淇淋,风扇,空调成为我们度过夏天的伙伴,更有甚者,将诗歌作为凉快的工具:写诗使人凉快。
不管我们用什么方法,什么工具,这个夏天一过,又会长大一些,某些情愫夹杂在内心,不但没有荒芜,还咆哮了起来,今天这台电风扇,足以让我冷汗直冒。

电风扇,多么平常的物体,一个诗人能够从平常的事物中挖掘出不平常的诗意来,他的视觉和感官无疑是敏锐和巨大的,日常生活中,上楼下楼,街道口,处处都是生活,处处即是诗意,电风扇同样具备诗意效果,它还是具象物体

一,切入角度的选取。

蓝枫在诗歌的第一句就隐藏了电风扇这样一个具象物体,而是用其对立面风的吹动,风只能感受,这样的切入角度是隐蔽性的,虽然这样的隐蔽性比较低,但是能够很好接纳,吸收,不温不火。这一句是很用力的,如他自己所说使劲,这样的夸大明显推翻了日常生活中实图比例,给人警觉的效果,这样,诗句与日常生活发生密切的关系,这样的关系是背离,是悖论,悖论即产生诗意,诗歌后面又用超现实技法推开,则是引领读者注意日常生活后面隐藏的人性,人性是卑微的,如牙齿落满灰尘

二,具象与抽象的抽离与错位

题目是具象,而诗歌中并没有电风扇出场,主体是隐蔽得很深的,这也属于离场写作,离场写作往往是通过观察获得情节和诗意的可能性的,这样的隐蔽性写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隔离和张力效果。从吹开始,到落满灰尘我们看不见一个具象,全部都是抽象的,吹,强调一个观察,将人生刻画得逼真而透明,甚至可以说毫不含混,这样的诗歌需要想象和意义去填充,作者做到了,意义在一字一句间互补。  
  
三,重构与隐喻

这首诗歌在吹动的过程中发生碰撞,是意向迁移的结果,这首诗歌可以看作诗人自己一生的缩写,也可以看作其他人的缩写,至始至终对存在的可能性的感悟电风扇,在一个人中得到重建,也可以说诗人的自我交涉,运用了诠释,比喻,暗示,象征等手法,忙活,老了,落满灰尘,完全陷入了悲悯之中,这是对电风扇的一次假设,不管是电风扇这一命题消解了诗人的自我(他人的医生)还是后者消解了前者,电风扇老了,落满灰尘是必然的,基本上可以说是后设诗

四,象征的意义

从日常生活中挖掘的主题,一般都与众身与自我有关系,小中窥大,见一斑则见其全部,一首好诗歌总是能够成为一幅画,在我脑中得以永恒,这样的意义是非凡的,电风扇一生的浓缩,难道不是诗人自己一生的“归程”,这样的意义是普遍存在的,悲悯的力量常常是弱小的,作者说:落满灰尘。我不能想象他的心情是多么复杂,我只想到了田禾的一首诗歌土碗倒扣过来/就成了一个农民的坟墓。也许田禾更直接,更能以小窥大,但是〈电风扇〉确实写出了悲悯,这样的悲悯可以说是无住与无赖的那一种,我只能想象,诗人老了,牙齿送动,落满尘埃  
  
后记:现在看来,这把电风扇也有先天不足的地方,起句僵硬,转的太直接是着把电风扇的两个硬伤,但是一把电风扇的遭遇,即是一个人甚至是一代人的遭遇,就构了一首诗歌的意义,作者在悲悯和无赖之中达到了真实可靠的质地,这样的境界不是一个平庸的诗人就能做到的,这才是诗歌的价值,诗歌在于揭示,不在于批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1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冰-言 于 2006-8-10 22:10 发表

哈哈 你的意思 不就是我看过你的哪个评论吧 不是还在上面挂着么 好了 其他我也不想多说


耍什么小孩儿脾气。
我不是那种主观型人,只是就事论事,评论的内容都是你自己的,应该坚持。
顶不住别人闲言闲语,搞什么评论。
问题是,评论里应该谈出一些具体问题,别走形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色手枪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8-11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1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枪难得这么客观啊,嗯,看来水区是好地方,陶冶性情。
以后常去洗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1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色手枪 于 2006-8-11 06:54 发表
反对小白的口气。。也反对冰的故弄玄虚。。

电风扇。。是一首很朴素的诗。。无需评论。。

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1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读,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10: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