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748|回复: 5

《痛并快乐着》——浅析还是萧萧的诗歌《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4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痛并快乐着》
——浅析还是萧萧的诗歌《刺》


文/萧萧

真的想拔
你就忍住那些疼痛
舍得流一点血

拔出来之后
你千万不要心里空了
又觉得
它是你的一根骨头


    《刺》这首短诗是从生活中提取的一种声音,其特点是低沉而嘹亮,正如一颗有力的重金属低音,震颤而来,给人以深深地抚慰。
      这首短诗的精妙之处,不在于语言,而在于形象之外的体悟。其意境是化平常寓深沉,在看似平静的笔触下,略带调侃的口吻,其实包裹着受伤的心灵。读完收尾一句,让你突然醒悟和警省,仿佛此时,正有一根小小的刺,挑开一层结痂的伤口;甚至早已洞穿你麻木的神经,扎在你的穴位。
    《刺》诗的语言并没有虚美华丽的辞藻,这是其他网络诗歌所不可比拟的。就是脱离一种语言表层的幻象,而追求内心深处的一种平静。刺是我们常见的事物,小时候,我们都受过刺的伤害;渐渐长大了,也许我们很难感受,因为我们已经小心翼翼,将自己包裹得很深,在世俗的行走中,或许我们麻木而沉默不语,时刻注意并防备着来自外界的伤害。对于作者的情感世界,我们并不知晓,但我想,没有经历切肤之痛的人是写不出这首短诗的。这也符合作者所倡导的诗学主张:有情才有情诗,有痛才有好的情诗。
       诗的节奏蕴涵动感。首句:“真的想拔”,仅四个字就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这是无奈而又长久地问询。接着:“你就忍住那些疼痛/舍得流一点血”, 只轻轻两行,一个精神和灵魂的折磨者的姿态就跃然纸上。“拔出来之后/你千万不要心里空了”,既不累赘,又是融入诗歌所沉淀的意境中。无论现实和生活是多么无奈残酷,一个人没有精神的支撑,那么他也注定是失败的。“又觉得/它是你的一根骨头”,“ 一根骨头”,仅四个字就一下子让全诗有了重量,真有四两拨千斤之感,也开拓了崭新的诗境。无论时空如何变幻,静止或是流动,都在于人心。作者巧妙地立足一根刺,银针一般把诗歌穿插起来。从诗歌的内核看,这首诗歌以小见大,渐渐扩散,把微小的疼痛辐射状的传递给每个阅读的人。
     “诗歌无技巧”这是诗歌创作的大境界。该诗粗读起来,感到诗歌运用了通感、隐喻等常规的表现手法。但细细品味,我们又没有感到技巧存在的痕迹。《刺》诗就是将技巧包容,用平淡地叙述在“刺”这个点上集中爆发,从而体会那凝重而又沧桑的诗意。
      阅读这首诗歌,我们又分明看见了一个诗人的背影,是那么的落寞,那么的苍凉。而他的身边,红颜不再,知音难寻,一个人默默地跋涉。稍不留意,我们就会忽视作者在痛苦的同时,又在弥漫着快乐的精灵。那快乐,就是拔刺出来之后的惬意,尽管疼,我们也得毫不犹豫地拔掉。生活常识说明不拔掉,就有可能感染破伤风。所以在拔与不拔之间,诗人所追求的不在是浮华生活的外在真实,而是在体验痛苦的挣扎中孕育出更为美好的希望。
      那希望,一直被刺所扎,时不时跳跃一下,痛并快乐着——生生不息。
发表于 2006-8-4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吹渔,还是萧萧这首诗也很独特,诗与评均能让人获益!红之,大家细读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4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好诗佳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5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好评.提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6 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哥评的细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6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秋的细致点评,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11: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