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61|回复: 5

2005年2月份第十一期临屏参赛诗全集·同题诗诗评及修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7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明】这里的“参赛诗全集”,除本人的诗以外,只是将本人的诗附后。对诗评中的一些错字、错语未加修改,诗评也很幼稚,因为时间匆匆写就没什么斧正,望见谅。
第一章·四首【心灵的一丝不挂】
1、文/大风
有生的所有日子
我愿将心灵裸露在天地间
让其吸收浩然正气
成为躯体里面最为清澈透明的净土
愿我的心灵透明如水晶
映射生活简简单单的原形
我不想和那些阴暗复杂的心灵对撞
它们以它们的复杂和修饰昭然存在
用已获取所有世俗的虚荣
我宁愿我的心灵一丝不挂
展示我砰砰跳动的心扉
和表里如一绝对单纯的行动
我讨厌象乌云遮日一般深沉的心灵
永远看不到心灵背后的思想
也许是阴谋,也许是善意
可是为什么要裹的严严实实
可是为什么要两面三刀
我宁愿我的心灵一丝不挂
让深沉者和阴谋者不费力气就可以洞悉
我愿以我心灵的透明和躯体的坚毅
迎接所有风吹雨打的日子
    这显然是首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作者用了许多形容词一面突出社会的黑暗,一面反映自身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营造)。诗从时间启首“有生的所有日子”这行的“生”用的很好,“生”与“日子”交相呼应。人在子宫孕育之初时就已面对了生与死、美与丑、光明与黑暗的跋涉,这种执著比任何一个脱离母体的生命都要洁纯与公平,但是,自然赋予每个人有“生”的权力,却没有给予“命”的平等,就像生命无法选择母体,人无权选择社会一样。第一节直抒情感“裸露心灵”“吸收正气”“清澈净土”“心灵透明”“简简单单”描述了一个美丽的理想国,纯粹而公正,诗意却从遐想中转回现实被生活打回“原形”,这个“原形”是第一节诗的节眼,只要读者认真著磨一下,便会读出上述五行的种种仅是为一个词服务 —— 原形。作者还未坠入理想主义者的空想中,没有延习顾城的纯粹,拒绝俗进入理想的幻境之中(是逃避、怯懦的行为),更多的是把第一节理智的吟咏。第二节,直面社会明确自己的立场,面对“阴暗复杂”“世俗的虚荣”,“我宁愿我的心灵一丝不挂”“表里如一绝对单纯的行动(行动具有集体性质,它是种社会行为,广义性,而行为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具有纯个人的思想性,所以这行中的“行动”用“行为”更合理)”,其实第一、二节在诗意上已完结了作者全部要向读者传达的信息了,但是,读来确实教人有种意思未道尽的感觉,如果仅以这行“和表里如一绝对单纯的行动”是不成功的,所以作者再接了个续。第三节延续了第二节中的感情,更直露述说“乌云遮日”“永远看不到”“阴谋”“善意(这个‘善意’应理解成‘伪善’,连续用了虚词‘也许’,是向读者发问,是对自我心灵的怀疑)”,再次递进和明确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我宁愿我的心灵一丝不挂”)与自我意识的方向(“我愿以我心灵的透明和躯体的坚毅”)可是,清晰的认识到那些美丽仅是幻想,那些崇高只是谎言,所以有了“迎接所有风吹雨打的日子”。第三节显冗长,全诗共三节,结构是前六后九,如果在第三节上凝练些较果会更好,此诗诗意虽说是面对社会,但是本诗中用了过多的我就显得自我色彩重于社会批判了,窃火者将其修改如下:
所有生的日子里
我将心裸露在天地间
成为躯体里最是清澈的净土
让其吸收浩然正气
愿我的心灵透明如水
简简单单的有着生活的原形
不想和阴暗碰撞
以它的复杂和掩饰,昭然存在
获取世俗的虚荣
呵,宁愿心灵一丝不挂
砰砰跳动的打开心扉
表里如一的走着
深沉的心灵呵,永远看不到的思想
也许是阴谋,也许是善意
可是,为什么要裹的严严实实
可是,为什么要两面三刀
让深沉者和阴谋者不费力气的洞悉
心灵透明躯体坚毅,迎对所有的风雨

2、文/秋叶漫舞
我知道,世上是有处心灵谷的
就在世外桃源的隔壁
那儿的人好客,也很大方
对外来的探访者
总是以裸体的方式相迎
如果你想去,想得到那份真
我可以引路,你不必付出什么
只是进入山门,就不能穿衣裳
因为谷中有条部族规定
就是拒绝伪装,反对丝丝条条
你不必担心有色狼偷窥
入谷的人,必须先游过圣婴之潭
纵然心怀猥亵,也会洗得圣洁起来
有如初生的婴儿
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
    第一节读来,在语感上很绕口(需要修改,也许是因为时间匆忙所致),但是总也清晰的传达了作者的思想,使人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佛经《六度集经》中的故事:两个商人兄弟,经过裸人国,弟弟入乡随俗也全身赤裸的进入裸人国,而哥哥认为这是不讲礼仪,有失体统,最后被当地人抓了去殴打了一顿,还在弟弟的说情下才得以释放,当兄弟两人离开裸人国时,弟弟得到裸人国国民的热情相送,而哥哥却遭到骂声不绝。这个故事很像这首诗所告诉我们的,人要真诚,更也不能被表面现象蒙避了眼睛。虽然题目抽象《心灵的一丝不挂》但是作者以叙事的姿态开门,是比较难得的,正如张闳说的:“叙事对于每个诗人来说,都是一场考验(《诗学的声音》17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让一个沉溺于象征与抒情的诗歌语言中时,这种叙事诗便是一种挑战,不像穆木天说的“诗是要暗示(《1919-1949东北现代文学大系·评论》171页/沈阳出版社)”也不像“非非主义”的诗那样把诗歌语言回归平民,任何一位有责任感的诗人都要赋予诗以历史感与思想性,而不是洁纯到生活用语般的记录,仅执迷于技巧的运用,必尽诗有诗的语言,生活有生活的语言,否则诗的存在有何意义?第二节,“如果你想去”这行是过渡句,即承接了第一节对心灵谷的描写又启下了进入心灵谷的规定“拒绝伪装”,第三节,进一步说明,就像个导游般维维道来。全诗中没有过多的形容与抒情或是愤世嫉俗的样子,却让人真真切切感到一个纯洁如赤子的国度。与大风的第一人称写诗的方式相比,这首诗不带个人感情的白描似乎更胜一筹,在叙述上短短三节十五行,却给读者诸多的想象空间,一首给人想象的诗已经很接近好诗的标准了。

3、文/古剑
心灵的一丝不挂
你看到了吗?我的眼睛清澈如潭
望进去,心灵洁净
一些响声,就会使其颤动
没人相信,它很容易被几句诗占据
在红色、蓝色和黑色的血液中,冲撞与迸发灵感
让观望者或是读者,一清二楚
梦在它的面前,不再虚空
扭曲的现实成为深入的质地,包容与接纳一生的足迹
那怕是浅浅的,也从不拒绝
进入事态的中央,挖掘流水的方向
在一粒沙中,悉数真实的孤单和美丽
守住自己的泪珠,望一江春水幽幽
掏出最柔软的部分,站在一张白纸的亮处
擦拭温暖,顺着词语的滑行
清淡的日子,把一切都装进口袋里
    整首诗几乎全是用抽象的词语构成,初读时给人以雾里看花的感觉,不管一首如何晦涩的诗,只要细加品名总能在符号中找到一点有关作者思路的珠丝马迹。“你看到了吗?”以发问式领导读者的思想,问你“心灵的一丝不挂”可曾看到,第二节着重描写关于心灵的洁净,第三节从第二节的对心灵的纯描述中跳出,把关于心灵如何洁净具体化,“被几句诗占据(这是精神上的,是对精神家园的回味)”“在红色、蓝色和黑色的血液中,冲撞与迸发灵感(这里的‘红色、蓝色和黑色’应该是象征社会的,复杂的,喧哗的,‘冲撞’用很到位,既有力量又与‘灵感’呼应)”,展示真实,进而融入社会“让观望者或是读者,一清二楚”。第四节从更抽象的角度“梦在它的面前,不再虚空”再一次对心灵进行描述,后两行对人生发出无奈的感叹“那怕是浅浅的,也从不拒绝”这之大风的诗更勇义,大风如是吟道:“迎接所有风吹雨打的日子”但是自我色彩太浓了,这也是窃火者诗中的一个缺点,而这首诗中古剑有意避开个人感情的参入,几乎每一节都是对“心灵”层层深入,从自身,从社会,从虚幻。第五、六节不好,感情变化幅度太大,给人感到如初吟咏的男子怎一下子变成了多愁善感的小家碧玉,五、六节且在诗意上也有重复之感,建议第五节全删,如果保留第六节在诗的气势上就失色了许多。全诗语言流顺,意象时有佳句,中心明确(围绕“心灵”),但是在句子的游历中显得整首诗散而不聚。
4、文\尹子
一丝不挂,落进水里
从水到水,从眼睛到魂灵
我挺着尖利的十指,抓破
水痛苦地闭上眼睛,无奈
激动的鱼,眼睛一眨不眨
戏弄水,水成了鱼的猎物
我不敢作声,用力把嘴巴
撕成腮,呼喊了一团泡沫
轻佻的水草,藏在水的腋下
在招摇,在放肆地拥抱
我的烦躁无法稀释,无处可逃
因为没有前世和来生
   
炙热的旋涡,若隐若现
诱我坠落,我没有挣扎
沉到了水底,变成了
一颗光滑滑的卵石
    尹子的这首诗在结构上很清楚,四四式(如果稍加修改写成韵诗,会更有节奏感)。“一丝不挂,落进水里”落进水里的是什么,当然是“心”喽。第一节借水描写而突出痛苦,动词“抓”用的很形象,“闭上眼睛”更给人以痛苦而无奈的形象。第二、三节读来,有些偏离方向,每个人都要注意题目是什么。第二、三节从鱼、从水草再次写了水的形态,如果联系第一节,心已破已融入水中到是可以顺理成章,那么题目《心的一丝不挂》在这首诗中就显得很不协调了,干脆取题为《心》更适当。审题:心的一丝不挂,重点不在心,而在于怎样表达的心一丝不挂。同题诗中,窃火者认为秋叶漫舞的这首诗更形象。
********************************************************
第二章·五首【蒙尘的音符】
1、文/大风
我愿将我脆弱的生命溶入音乐
那些音符就是我心跳的节奏
尘世的沧桑在我
犹如音乐的回转和凄凉
黑的深夜里,峰峦如聚
月光在我的内心里流淌
小溪在我的耳朵里跳跃
所有悲欢离合在空中飘荡
一切如风,一切如风
只有相依为命的音乐伴随我孤独的灵魂
不要试图以名利唤醒我的如痴如醉
那些早已让我心碎的东西我再也不会动心
我只想让我弹奏的音乐在这黑的天空底下
伴随夜半的清风缓缓流动
扩散到所有心灵空旷和大气的人的内心
    读诗就能感受的到,这是首咏叹式的诗,感情直白,诗意明朗。第一节述说对音乐的喜爱“我愿将我脆弱的生命溶入音乐”这节(四行)的中心词是“溶入”,每一首诗(或一节诗)都有它的中心词,欣赏诗歌的读者应该懂得如何去寻找诗中的中心词,往往一首诗的中心词就是作者诗歌思想的源启点,比如穆旦《赞美》“是忧伤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郑敏《金黄的稻束》“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杨炼《半坡/神话(组诗)》“果实累累的生命在绿色藤蔓上摇曳”,它们的中心词分别就是“泪”“脸”“果实”。第一节中第三、四行“尘世的沧桑在我/犹如音乐的回转和凄凉”读来很不顺畅,诗意零乱,窃火者修改如下“尘世的沧桑/犹如回转的音乐,凄凉(窃火者是根据原诗所改)”舍去了“在我”大风的诗常常以个人意识出发,即第一人称写诗,常常会因人称的拒限性而丧失更广阔的诗歌语言,在这两行被修改的诗行中就能看出这点,“凄凉”承下,引入黑夜。第二节,前三行,从高到低,从远至近,后三行着重抒情“孤独”,这种孤独感只是因个人经历而生,并非从音乐中应孕而生,诗以我的感觉几乎淹没了音乐。第三节,直言让我孤独的东西“名利”,虽然如是说“不要试图以名利唤醒我的如痴如醉”但是,却让人觉得心痛时来更无奈之感,只是能力所不能及罢了。大风对于语言的掌握不是那样到位,有此拖拉,作者另一首诗《心灵的一丝不挂》给窃火者也有此感觉,所以在原诗的基础上修改如下:
脆弱的生命溶入音乐
那些音符就是心跳的节奏
犹如回转的风
尘世的沧桑呵

深夜,月光在心里流淌
小溪在耳畔,跳跃
所有悲欢在空中飘荡
一切如风,一切如风
只有与你相依为命
试图唤醒孤独的灵魂
早已心碎,再不会动心
让我弹奏一曲吧,在夜空下
伴随清风,缓缓流动
扩散,所有都心灵在震颤

2、文/雨珠儿
撕开假相。看见
一些零碎的往事,惊惶失措。
习惯敲开壳,用粘液色勒出一盆花色,
蹙紧眉头,品尝岁月的羹。
触摸,惊起一排琴键,
低至高,再由高回到低,
蜷缩结痂的裂痕,轻轻
泠出一行水的情节。
苍老的夜曲染着深灰的旋律,
弹奏出关于我们的调子,
这时,埋葬忧伤。
寒风戏谑了一番,穿过弄堂,
并带走了歌唱过的日子。
琴键在白色的遮掩下悄然蒙尘,
无人的街角,青色的路灯
还依样伫立着寂寞的影子。
    两个字“晦涩”。轻吟全诗,在节奏上比较到位,意象的营造也不错。第一节,“撕开假相”看到的是“往事”对往事的反映是“惊惶失措”这两行颇为“悬念”之感,即刻把读者引入一个探究的世界,“习惯敲开壳,用粘液色勒出一盆花色”这行有别于一般的表达习惯,需要细加着磨,壳是什么壳?粘液色(乳白色或绛白色),即用至在画布上画盆花,花的颜色就是粘液色。第一节仅是为了入诗而作的准备,我们不可否认每一首诗形成之初都是不完美的,就如有关海子如何写诗的文章说的:他写了一夜的诗,一夜上百行,也许真正进入佳境的就是几行。这是有道理的,诗的开首比收尾更难。第二节才真正写到正题上《蒙尘的音符》,关于音乐、往事、我们、感情都写进了,衔接的自然。第三节,好像作者仅为“蒙尘”而接了个尾,与第二节有重复之感,五行都是对“忧伤”的再次解释,所以窃火者认为,删除第一、三节,保留第二节(因为在诗中“触摸”用的很好,给了读者许多想象,一只柔柔的或是忧伤的手轻轻抚去满是灰尘的钢琴,然后开启琴盖的场景)这样就显得精而简了,也有了针对性,用音乐突出失恋的忧伤和对往事的追忆。

3、文/紫禁烟花
水在谁的窗外涌动春色
风吹着寂寞的青丝咬着年轻的耳垂
街上远远地飘来葫芦丝
空气里些微的颗粒酸涩青春的记忆
沦落的红尘里你曾是谁的天才谁的情人
旷世无人是无二人同
刻骨铭心却如空穴风
让我做一回古代的红颜掩泣一谢再谢
宁愿回转身让自己独听天籁飘零如蓬
还是望我的国度望向我背叛的国度
宽厚的王正等待着将我鼓乐夹道迎回
御花园里盛开瑰丽的魏紫姚黄
两只美艳斑斓的蝴蝶在梦里翩翩地飞
    是否吟出了音乐?第一节营造的意象,拟人而形象“风吹着寂寞的青丝咬着年轻的耳垂”,恰似江南小桥水流,轻轻的葫芦丝(疑问:葫芦丝产自江南吗?反之,哪都有水有窗,音乐用何奏之产自何似乎并不重要,只要能感受到一份心情就足够了)萦绕在潮湿的空气里,一位淡淡的女子依窗看水,这节既有画又有音,使人感受到一位现在冥思的女子(注意:第一节中一个重要的词‘记忆’)。第二节,追忆记忆中的人,自出感叹“沦落的红尘里你曾是谁的天才谁的情人”这里的你也许是真实也许只是作者思想中的一个理想的人“旷世无人”“刻骨铭心”但是,为这人做了什么?“让我做一回古代的红颜掩泣一谢再谢”无奈样子尽现于“一谢再谢”,最后,还是回到寂寞沉在纯洁的音乐中(“宁愿回转身让自己独听天籁飘零如蓬”这行中的“蓬”窃火者认为应该改为“莲”,这样与“天籁”一词更相配)。第一节是景,第二节是回忆与感受,第三节再写景,其实第二节中以“莲”作为全诗的句号,不管在感情上,还是意象上,都用一朵莲表现了出来,可以说是几完美的完结句,但是,作者接了个续在语气上与前两节不合协,反而将诗的全部诗境都打破了,这节纯粹的抒情加描写好似仅想告诉读者,“我是个小公主”“贵族”或者这类似这些的信息,建议第三节全删。诗写的太明了,太具体就失味了,如果“口语体”,我不想把它叫做什么“口语诗”或者“口水诗”、“非非”,这些只能称之为表达语言的一种文体,如果这是诗的话,那么我们每天的说话也就可以当成诗了,诗歌语言永远有别与生活语言这是诗(诗可以成为歌,但是歌不可能成为诗)的不变定律。

4、文/古剑
一把小提琴,锁住了童年的生活
那跳动的音符,落在三十年前的琴弦上
被渐渐遗忘
某日的中午,经过一家艺术学校
昔日的《命运》之曲,震撼着我的脚步
那熟悉的旋律,饱含泪的风
声音的力量,让我未完成的痛苦
传到手上,五指在空气中敲打
发凉的动作,距离尘封的小提琴竞有十几个冬季
打开锈蚀的琴盒,轻抚褐色的低吟
蒙尘的往事,在几声清脆的音符蹦跳中
纯洁地展开我珍藏的生活
    窃火者不知道《命运》还可以用小提琴演奏的。这是首叙事诗,很像秋叶漫舞《心灵的一丝不挂》,但没有其深刻,作者通过一段儿时的记忆,表达了一个纯真的童年生活。第一节交代事件、时间、心态,第二节,“某日的中午,经过一家艺术学校/昔日的《命运》之曲,震撼着我的脚步”触景(这里的景是听到《命运》之后)生情,诗中有个词“昔日”使人有混淆空间的感觉,第一种理解昔日指看到艺术学校而想起自己曾经所弹奏的《命运》曲,学校里并没传出音乐,这只是自己的有感而在思想中所形成的场景,窃火者将其理解成第一种,所以有了开首的疑问。第二种就是经过学校听到《命运》而使作者产生了联想,“那熟悉的旋律”分明是指旋律来自学校,但是在上下行连起来理解,“昔日”与“那熟悉”却是很矛盾喔。第三种就是学校确有音乐,但不是《命运》而是别的曲子,作者是因听到音乐而想起“昔日的《命运》之曲”可是这也与“熟悉”很矛盾,既非《命运》又何为的“熟悉”呢?所以,这两行还需要多加修改。第三节“声音的力量,让我未完成的痛苦/传到手上,五指在空气中敲打/发凉的动作,距离尘封的小提琴竞有十几个冬季”是对小提琴的怀念。第四节,因思念而再去打开小提琴,好像打开尘封的记忆。这首诗思路明快,中心清楚,实而无华,诗中有几个动词用的很好,感受了时间之久。

5、文/诗梦如花
一圈圈岁月的吻痕,像幽灵幻出的花朵
暧昧着海之深处。珍珠流离失所
蚌壳的眼泪,依然泛着新鲜
在召唤的笛音里,我一次次揣想
那穿过晚秋的孤雁,怎样拍打着翅膀
为天空留下一缕啼血的哀怨
定是前生的风华结成今日的苦难
才使得我,在远远的天边
为着守侯那凄冷的月光,却不料
把初衷坐化。浮尘里滚落着莲的心事
瓣瓣低语的清香找不到飞舞的蜻蜓
谁又能触及根泥中那颗含恨的茎
无论怎样的努力,眼前总是模糊的光影
烫伤我的,不是七月的阴霭,不是湖水的热情
多想撷取山顶上绽开的雷声,可是
我没有天梯,没有诱人的诡计
向前一步是来世的空谷,退后一步呢
想必也在悬崖的边缘,挣扎着赤裸裸的魂灵
    整首诗显冗长、意象零乱、偏里题旨。第一节写“哀怨”过多的象征性“花朵”“海”“珍珠”“蚌壳”“笛”“孤雁”使得第一节就给人以零乱之感。第二节写失落,“定是前生的风华结成今日的苦难(‘风华’指风采和才华,根据语意用这词不妥,这个词是第二节的中心词,因为第二行吟道‘才使得我’才指得就是因苦难的制造者就是‘风华’所至)”好似问天般的问向前生,为何结了今日的苦难,述说等待的无奈与失落的恨。第三节写自省之后的感受,连用了两个“不是”表明看清了一切“烫伤我的”是“我没有天梯,没有诱人的诡计(问:这里的‘天梯’指的是什么)”,还有一切真象大白之后前退两难的无奈,其实爱情就是无奈的,你爱的他不爱你,你不爱的他爱你。读完这首诗已将题旨《蒙尘的音符》全都忘了,也许我们仅可以将它理解成:爱情像串音符。窃火者根据全诗进行了修改:
笛音里,我一次次揣想
岁月的吻,像珍珠流离失所
晚秋的孤雁,拍着翅膀
在天空留下一息哀怨
注定前生的苦难今生结成
才使得我,守候在天边凄冷的月影下
把初衷坐化,把莲心滚落
泥中含恨的茎,谁能触及
无论怎样努力,烫伤我的
不是七月的热情不是湖水的阴霭
没有娇颜没有媚计,站在悬崖的边缘
向前是来世,向后是苦苦挣扎的魂灵
********************************************************
第三章·九首【归   来】
1、文/大风
心如归箭,射向故乡的方向
一发不可收拾
母亲的声音,引力无穷
让游子的心在千里之外沸腾
我愿穿过所有黑夜的心脏
直达故乡醉人的黎明
他乡的酒再美
也醉不了我思念的心
经年不变的期盼
在内心愈演愈烈
直至成了一种冲动推动汽车前进
我象一只小鸟
没有栖息的树枝
故乡,我灵魂的港湾
在那里才有灵魂真正的宁静
归来,我深情的漫步在故乡的田野
醉倒在清晨清新的空气
和满眼翠绿的麦地里
    思乡诗从古至今我们读过许多佳作,在前人的基础上今人的语言上走出新的路子,实为难事。此诗虽然路思明确,但是感情游移、语感生疏、结构混乱。第一节写思乡心切(启程前的心理),从“心如归箭(归心似箭)”,回想“母亲的声音”,向读者传达了千里之外的游子之心,“沸腾”,后两行是抒情“我愿穿过所有黑夜的心脏/直达故乡醉人的黎明”给人以进入梦乡,“醉”字点睛之笔将第二节引了出来。第二节着重写思乡情浓(回乡路上的心理),用酒与之比较“他乡的酒再美/也醉不了我思念的心”,在年年的期盼中追向回乡的路,“直至成了一种冲动推动汽车前进(这行思乡之情用‘冲动’来形容,它是动词,基本义有诱动,挑动之意,而引申义有冲击动摇之意,不管基本义还是引申义用它来形容都是不妥的,这种感情激动反而使得读者感到情之做作,‘推动汽车前进’的仅是种没办法的情,所以窃火者才评:感情游移,而结构混乱,一看便知了)”。第三节写了回到故乡的心情,第前四行抒发身在他乡的孤独感,只有故乡才是自己“灵魂的港湾”,后三行写了故乡的景致和作者身处其景的感受,本诗在语言上有许多地方需要修改,其实,我们都要去读读余光中的《乡愁》学习学习他在《乡愁》中表现出的纯技巧。现窃火者将此诗修改如下:
朝向故乡,归心似箭呵
母亲的声音,让心在千里之外沸腾
我愿穿过黑夜
直达醉人的黎明
他乡的酒再美
也醉不了思念的心
不变的期盼在内心愈演愈烈
像列火车奔向故土
故乡,灵魂的港湾呵
满眼翠绿的麦地你是我宁静的小屋
在故乡的田野,漫步
在清新的空气,醉倒

2、文/雨珠儿
氤氲是起雾的眼,尝试斟酌
烈焰。
血色的汁液扭曲着在杯中狂欢,
来不及细分它如何被点燃,如何被毁灭,
笑已迫不及耐满满溢出,
盘掶在屋子里浓烈回荡。

灯光开始歌唱,
诡异的香中听到呼唤:
“归来吧……归来吧……”
魇一步步逼近,
惊讶的看着杯口
飞舞着的灵魂。
    比之,大风的《归来》胜一筹。第一节词藻华丽有点浮了的,如果是对梦境的描写,那么还是可以与第二节中的“魇一步步逼近”是连接,但是,第一节向读者传达了什么呢?朦胧、杂乱,也许仅是词藻的难砌,第二节中的“‘归来吧……归来吧……’”也显得参次不齐。上述,这是窃火者第一次读此诗时的体会,第二次重读时,就重估了一切价值。第一节使我想起了波德莱尔的《双重层》,给人幻觉,着重描写“酒”的状态“血色”“扭曲”“狂欢”是种纯感觉的句子,与大风的明确方向的感情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清浓,后者迷幻。这节把对“酒”的色、味、意和感受写的颇为到位,第二节没有第一节这般晦涩,在风格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节朦胧,后节致情。在光、味、幻的交织下营造了灵魂游移的形象,这里的灵魂当然是借指人在酒醉后的样子了,仅是呼唤着“归来吧……归来吧……”为何这般,必不知,更具预言的说“诡异的香中听到呼唤”好像看到一个灵魂颓废的人在烟(或毒品)的制幻中产生的幻觉,有王独清的诗味,(情+力)+(音+色)=诗。整首诗如果从意象的角度欣赏,的确是首不错的诗,但是从题旨《归来》出发的话,这首诗中的“呼唤”好像仅是为了归来而归来,偏离主旨,而且诗节与诗节之间的连接也不协调,对整首诗的感情与意象还需多加把握。

3、文/潺潺流水
红颜多薄命  为何这次
偏  偏  是  你
那把淡蓝色的吉他
你走之后
和我一起失语
再没有一个快乐或忧伤的音符


你说过  你要为我吟唱千年
你走之后
那颗君子兰长得很发泄
你走之后
那条小路野草茵茵
你走之后
我在你曾经的窗前
点燃一盏心灵的红烛
让它
一直照着你


    第一节就开门见山“红颜多薄命  为何这次/偏  偏  是  你”从这两行诗中读者就可以想象的到,这是首情诗。第二节借物寄情,对你的思念(建议:第一、二行的位置倒一下,应改为‘你走之后/那把淡蓝色的吉他’,把‘你走之后’这作第二节开头,都是合理的,一为接了第一节,二常理也这样,只有离开后才会见物思人,三在格式上与第三节也有深化感情的作用),第三节以“你走之后”深深呼唤,表达了情之深,爱之真,猛长的君子兰,茵茵的小草,点燃的红烛(本诗中暖色调的运用,在以悼念为基调的诗中,会削弱许多冷色所带来的美,像尼采认为的,悲剧给人更具心灵震憾的美,这种‘悲’不是激情、乐观所能比拟的),以烛光作结,“让它/一直照着你/归/来”收尾自然。
4、文/古剑
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过去的黑暗如煤块
早已燃尽了疼痛,捧着自己的目光
在黑夜之前,取回儿时的火焰
抱紧母亲和父亲,从身体拔出一盏灯
照亮头顶的寒冷,站在故乡温暖的土地
心灵逐渐丰满,飞雪和狂风都不重要
双脚支撑难忍的渴盼,跪下自己的心声
就这么简单,听母亲的唠叨
从童年开始,逝去一场场的梦想
雪花落满屋顶,渗透生活的骨骼
重返单纯的夜晚,在母亲温暖的手掌下
自己面对自己的三十岁
    本诗我们应带着这行“重返单纯的夜晚,在母亲温暖的手掌下”去读,一首亲情诗。第一节就把读者引领到一个深入黑煤的夜中与夜中躺着冥想的一个经过事事苍桑的中年男子(当读到最后一节时就会知道诗中人物的身份了)的身上,因何事追忆童年,是感受了社会的污秽之后对童年的追记忆,还是受到不公正待遇而无奈叹息,这些并没有写明,仅向读者传达了童年的单纯与亲情的温馨。第二节写了脚踏故乡这片大块时的心情,安祥而温暖,也从中读出一丝丝的淡愁与伤感,纵然温暖安详,却觉“寒冷”“飞雪”“狂风”这是以社会的无奈的逃避,真正的心情却是面对这块本该熟悉的土地所带来的内心凄凉感,面对慈祥的父母佯装快乐的矛盾的内心世界。第三、四节,是对自己三十年前日子的追忆。第三节,在轮回后才觉悟一种朴素的爱,“母亲的唠叨”也是童年一场逝去的梦,在长大后的日子里迎对更多的是父母的沉默而不是对儿时的尊尊教讳,第四节“雪花落满屋顶,渗透生活的骨骼”是别样的无奈之情含在其中,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只能用“渗透”将其铭刻,在骨骼坚毅的外表有着一处柔弱的精神家园,在父母面前已然是个顶天立地的成人,心中却是独苦痛,才知当年的父母是何样的苦难,“重返”的也仅是手心的温暖,却不是单纯的夜晚。

5、文/孤标
敲敲门 你转身就走了
也不管里面有什么反应
想进去聊聊 或者?
是明天的事情
这么多年流浪归来
许多门为你开了又关
都因为他们对你没有准备
弄得彼此都很尴尬
尴尬后又涂上热烈的虚伪
你受不了
这是你最想进的一扇门
你流浪的秘密归来的秘密
—— 你要格外小心
今天来敲敲 明天进去
—— 聊聊 或者?
你来了 门一直开着
有人依在门上流泪
这么多年了
昨天打开门 只望见
你模糊了的身影
    以第二人称入诗,跳出了自我感受之外,读来很不亲切,建议诗中的你,改成我。这首诗使我想起了张爱玲的小说《爱》,是篇很短的小说,却是对爱的理解却是深刻至极,这首诗似乎也再现了这一场景,情与爱总在一开一合,一内一外,一暗一明中演义着。第一节,犹豫不绝敲门的人与门内转身就走的人,敲门的人仅想来门内的人聊聊天,有种别样的情感在心头,所以才这般“也不管里面有什么反应/想进去聊聊 或者?/是明天的事情”的矛盾心里,第一节的门一第二节中的门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节门仅是门,而第二节中的门具有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异性。第二节交代了敲门人的身份“这么多年流浪归来”,在外打工或经商(反正是指长年不在家),讲述了在怎么多年流浪生活中遇到许多为之动心的异性(“许多门为你开了又关”),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情况而未走到一起。第三节,述说遇到一位最想的异性,这节虽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却有着对门内门外的想法,此节精彩。第四节,遇到门内的人,与门内的人对门外的人的真切感情。读全诗,读出:一个对情的不专一的男人和一个位苦苦等待恋人到来的女人的两个形象。“昨天打开门 只望见/你模糊了的身影”,模糊很似有言外之意。是见之多年没见的恋人而产生的愧疚感,还是多年之后已将恋人的样子淡化,这些心理都是矛盾而微妙的。
6、文/鬼佬
一个旅人,在冬天
注定要穿过他乡飘雪的夜晚
奔向,正月里熟识的村庄
村头伸展盼望的老树
风中,正舞动满树的黄丝带
遥远的守候,如暗黑中的灯盏
引领着归来,沉重的步履
浓浓的,乡愁的雾霭
一路拨开,又一路不忍地拥在怀里
漫天的雪花,总是
打湿,早已酸涩的眼睛
低头悉数着,自己沉重的行囊
装满奔波的劳碌与满把的辛酸
多想村庄的风起,快些来
揉痛眼中的不安与躁动
星光滑过刺痛偶尔的回眸
漫长的路,迎面如水般涌来
太多汗渍的滋味,散发着
几缕欣慰和着几缕怅惘
心,其实早已站在家的门口
梳理慌乱的表情
手,正迟疑着
如何去叩响那扇重重的柴门
    《归来》感情似乎都走不出余光中《乡愁》的基调,包括以下小婧的同题诗,更是在一开头就延用了余光中的语调,看来将《归来》改为《乡愁》更恰当。鬼佬以一个旅人的姿态述说了人在他乡的孤独“一个旅人,在冬天/注定要穿过他乡飘雪的夜晚”,以村庄这个朴实的形象作为思乡的背景,以“伸展的老树”“满树的黄丝带”描写了记忆中“正月里熟识的村庄”,后两行“遥远的守候,如暗黑中的灯盏/引领着归来,沉重的步履”是对人在他乡心思故乡所发出的感叹。第二节与第一节在诗意上无二,还是停留在想的层面上“多想村庄的风起,快些来/揉痛眼中的不安与躁动”。第三节,写的比较好,写出了面对亲人时的复杂心理“几缕欣慰和着几缕怅惘/心,其实早已站在家的门口/梳理慌乱的表情/手,正迟疑着/如何去叩响那扇重重的柴门”。全诗词句重复,给人托他之感,语言冗长,给人浮动之感,窃火者将其修改为:
一个旅人穿过飘雪的夜晚
奔向,正月熟识的村庄
风中的老树舞动着黄丝带
如夜中的灯
引领着步履
一路拨开漫天的雪花
早已酸涩的眼睛
装满劳碌与满把的辛酸
村庄的风快些来吧
揉痛眼中的不安与躁动
汗渍的滋味如水般涌来
心,早已站在家的门口
梳理慌乱的表情
手,迟疑着
如何叩响那扇沉重的门

7、文/小婧
久违的思绪疲惫得飘散了一地
漂泊的心被浓浓的乡情融化
持一张思乡的车票
拾起当年的纯真
把成败、得失付之一笑
翻越日历的山坡
从四季走出

归乡的路旁,挤满了满腹心事的小草
终年的风吹雨打
可有栖息的地方?
沐浴着乡风的吹拂
梦里的剧情依次展开
年迈的父亲和那门前斑驳树影
往昔希冀着归来的心

远远望见,梦里常现的大树
纵横的庄稼是乡村不灭的风景
所有的憧憬和理想,在这里
显得是那么的渺小
茫然的心经不起乡音的检验
沉甸甸的金黄哺育了无数青春
血泪交融出的旋律,辉煌的烙入
一如既往的锄头和犁里,在那里
演绎了人生灿烂的画卷
这时蜂拥而上的是多年欲诉的乡情
稻菽麦穗爆黄的声音
只欢迎用赤诚谱写的爱心
    第一节的诗意,使人马上想起余光中的那首《乡愁》诗。关于思乡的诗,窃火者读了上面几首,似乎总有一条不变的路线,总是从思乡写到父母之爱,写到村庄,写到童年,好像不去写这些就不能表现这种感情似的,大风的母爱,鬼佬的村庄,古剑的童年,他们在诗中都或多或少的把这三种感情都揉了进去,一并归来,这样的诗好像纯粹仅停留在了对语言的掌握之上了,维特根斯坦说的不无道理:我们正在与语言进行搏斗。在诗中小婧描写了启程时的心态“把成败、得失付之一笑”有些自嘲的一笑,是对成败的淡漠吗,更多的是对生活境遇的无奈罢了,从第二节作者对小草的怜惜“归乡的路旁,挤满了满腹心事的小草/终年的风吹雨打/可有栖息的地方?”可以感受到一颗疲惫的心如同小草般终年在风雨中跋涉的艰辛才有了“满腹心事的小草”,仅是借小草喻自己的心情而已,从小草写到了父母,也只有父母的爱可以抚平小草的伤感,当窃火者以“抚平”将爱述说时,显得自己是那般的无力,好像对一切都产生了怀疑,怀疑阳光是暖的,怀疑泉是甜的,怀疑一切,一切都不可信的以我的脆薄生活着,还有我对爱的理解。当“梦里的剧情依次展开/年迈的父亲和那门前斑驳树影/往昔希冀着归来的心”这仅是记忆又是真实,是昨天与今明的对比,是今明与明天的展望,“希冀着归来的心”,难道这颗心还停在路上吗?第三节“远远望见,梦里常现的大树”这里又回到了梦里,在第二节中也出现了梦,梦既想象,想象既未身临其境,在第三节中作者又想了些什么,有“庄稼”“理想”“乡音”,在符号连贯的结构中重点表达的还是思乡之情“纵横的庄稼是乡村不灭的风景/所有的憧憬和理想,在这里/显得是那么的渺小/茫然的心经不起乡音的检验”还是对第一节中“漂泊的心被浓浓的乡情融化”的注解。第四节,以“稻菽麦穗”写了丰收的灿烂“沉甸甸的金黄哺育了无数青春/血泪交融出的旋律,辉煌的烙入”只抒发了“赤诚”的心(建议:这行‘只欢迎用赤诚谱写的爱心’,爱心应当删除心,‘只欢迎用赤诚谱写的爱’,用‘爱心’是不恰当的)。整首诗不够精简,窃火者修改如下:
思绪疲惫得散了一地
一如既往的锄头和犁在爆黄的声音里思乡

8、文/诗梦如花
到底有多少个夜晚,你滑过了我梦的窗棂
说不清的日子里,奢望的触角延伸
其实,我所有的眼泪,只不过是一页童话
水晶鞋的诱惑,灿烂着秋天的枝桠
你留着经年的枫叶,是在意萌动的春天
一声悠远的呼唤会装点思念的色彩
用自己的鲜血,为你点一盏长明的灯
大海涨潮的歌声,敲打着你渐近的足音
不要让青烟的缭绕阻挡了喉结的跳动
没有风的时候,你会不会是那坠落的白云
在我沉寂的屋檐下,滴答出一串串惊喜
等了一万年的温润,终于见到了慌乱的雨声
    整首诗从第一节对你未归来前的思念,到第二节等待你归来时的心情,再到第三节与你相见时的迷茫都写的有韧有余。这首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许是因为读了上述太多的有关把《归来》写成思乡诗的原故吧,读者可曾看出此诗中的“归”与“来”?请看看这行“等了一万年的温润,终于见到了慌乱的雨声”,这行中的“等”用的好,“见”用的好,吟出了归来之心的真切,真切体现在“终于”一词。现在从开头读起,“到底有多少个夜晚,你滑过了我梦的窗棂”其实第一行就确定了诗的主旨,情诗。第一节中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迷茫、天真、梦幻般少女的心思,从窗棂到数不清的日子,从童话到诱惑的水晶鞋,仅为“灿烂着秋天的枝桠”这在语法上有些绕口,正如不懂欣赏诗的人会说“这是病句”,如同《天涯》中有人说海子的诗是“病句走大运”一样。正确的理解为:秋天枝桠上的灿烂。灿烂意为花朵,但是在一个悲秋的季节又怎会有花开呢,这已向读者传达了一条信息“用自己的鲜血,为你点一盏长明的灯”这是惨淡的美。第二节,以枫叶入手也与上节的枝桠有着丝丝联系,以“呼唤装点思念”,用“鲜血,为你”明路,为得是你“渐近的足音”这几行蕴含着情之深烈尽在字里行间,跃动。第三节,“不要让青烟的缭绕阻挡了喉结的跳动/没有风的时候,你会不会是那坠落的白云”中的“青烟”具有象征意义,理解为“阻挡”彼此情感的人或事,“没有风的时候”依如问向另一半:“不再有浪漫时,你会不会爱我?”生怕深爱的人成了“坠落的白云”,离我而去,结果还算是可喜的吧“在我沉寂的屋檐下,滴答出一串串惊喜/等了一万年的温润,终于见到了慌乱的雨声”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惊喜,是那终于见到了你,“慌乱”却给读者留了一丝淡淡的忧郁,似如席慕蓉《悲剧的虚与实》中吟的“云淡风轻地握手寒喧/然后含笑道别  静静地/目送你  再次  再次的/离我而去”之感。

9、文/秋叶如花
那痕新月为证
你我曾在摇曳的树影下
默默相拥
夜色渗开去又弥合
风携着离愁
迟迟不肯远走
在你毅然转身的路口
我的心化作一颗星
千帆过尽后
终于看到你归来的身影
你把眸中的温情
丢在了哪个驿站
为何我看到的是一缕陌生
无言的树影 无言的泪
在你昨日的窗下
我悄悄抹去了
昔日盼归的千朵脚印
    此诗读来伤感。第一节以誓言启示对爱的忠诚“那痕新月为证”,却是一个“痕”字告白了一段悲剧,印正了“无言的树影 无言的泪/在你昨日的窗下/我悄悄抹去了”的痛,第一节写了曾经爱着的点点滴滴“你我曾在摇曳的树影下/默默相拥”“风携着离愁/迟迟不肯远走”铺垫的不错。第二节写分离“在你毅然转身的路口/我的心化作一颗星”说明了虽彼此分离,但是我爱你的心不变,经过岁月,等待你的归来。第四节写你归来后,我对你的怀疑“你把眸中的温情/丢在了哪个驿站”“为何我看到的是一缕陌生/无言的树影 无言的泪”面对对爱的背叛,只能默默的承受“我悄悄抹去了”泪。这是首有女子口吻写就的诗,主要歌颂了诗中女孩对情的专一,与诗中男子对情的不贞,与孤标用第二人称“你”写的《归回》有着异曲同工之力。
********************************************************
第四章·三首【树   皮】
1、文/高小姐

来,到我身边来。不要企图触摸
面对面,听着空气哮喘的声音
一些目光流动,一些虫茧自破
许多关于立春的某种暗喻
这是白银时代。而我褶皱着
我们一起伸出手
鸡蛋,它就站了起来

死。这个果核很不情愿地吐出来
滚到阳光下面,再滚到地里
黄历说腊月的风能带来一场初雪
你能在呵气中看看自己
发红的脸,沟壑的日子
卑微与高尚的木鱼
唵嘛呢叭咪吽

如果轮回。如果三生三世
如果我们走进荒无人烟的村庄
潮水与月色拉着同一根绳子
绿色,红色,不顾一切的搏动
走进和走出
我把所有的镜子都打碎了
这身皮囊
    整首诗描写的朦胧,语言朴实没有流于朦胧诗给人一贯的感觉,堆砌词藻之感。第一节有着生命萌动的博动“面对面,听着空气哮喘的声音/一些目光流动,一些虫茧自破”,从树皮的内核层层往外延伸至此到整个时代的看法。作者还是乐观的吧,将这时代形容成白银时代,可是在窃火者心中这个时代已经堕落成连黑铁时代都不如了。“我们一起伸出手”在朦胧的符号中,我们也只可用感情的思想去理解,这行象征意味的诗,使我想起《ET》中那场灿烂的一幕,人类与外来生物的第一次接触,这是恐惧与和平的接触,第一节前半部分写了春天来临之后的生命,后半部分写了树皮的复活“这是白银时代。而我褶皱着/我们一起伸出手”。窃火者读完整首诗后,怎么看怎么觉得此题《树皮》与此诗不相衬,应该取个与西藏有关的题目,既然题为《树皮》我们就要从题旨出发,这里的“我”也就是树皮了,是用拟人的手法进行吟咏的(问题:诗中“鸡蛋,它就站了起来”不解,请不要用与诗没有联系的意象,突的不知从何冒出个‘鸡蛋’很叫人那闷,根据窃火者的绞尽脑汁也只能将它理解为,生命的初生到生命的成长,也只有这样理解,才能找到作者思路的一丝珠丝马迹,与第二节‘死’对印)。第二节以“死”开始,独立突出一个“死”,接着便是“果核很不情愿地吐出来”意味着它(果核)已完成了一次生的历程,对待它(果核)的母体(树)而言它(果核)是死了,但是对待大地而言它(果核)仅是生命的开始“滚到阳光下面,再滚到地里”,这里再次用了拟人的手法“黄历说腊月的风能带来一场初雪”初雪有着新生的象征,俗话说“瑞雪兆丰年”,问你“你能在呵气中看看自己”这里的“你”可指树皮,也可指果核(窃火者理解为后者),问问你是否看到了自己,是自省的姿态面向你(更多的是读者),了解真实的自己,后半部分描写了现实中的生活场景,从前半部分的自然生命,到后半部分的现实生活都有种生的力量在其中,而这行“唵嘛呢叭咪吽(这是西藏人的祷词,梵语中是生命的意思)”更具西藏色彩的佛言,为整首散发着朦胧情趣的诗有了种神秘感。第三节,写“轮回”,轮回是个佛家的术语,与死对印,用了三个“如果”可知作者对轮回论的怀疑,而接着写道“潮水与月色拉着同一根绳子”就好像是在说生与死的关系,但是不管一切,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绿色,红色,不顾一切的搏动”两行依然不忘对生命的描写,依然对生命进行了深沉的思考,后半部分“走进和走出”与“潮水与月色拉着同一根绳子”有着同样的思想,以生死的怀疑,顿悟“我把所有的镜子都打碎了/这身皮囊”,这里的镜子应该指尘世里的所有俗事,“这身皮囊”是对死的淡漠,不惧怕不留恋,正如谓生于自然死于自然,这正如西藏民俗对生死的理解。整首诗处处透着生命的力量与神秘色彩,窃火者认为,一首如此深沉诗,仅在临屏的几个小时写成,有点怀疑,起码这题《树皮》与诗中传达的思想很不和谐。

2、文/王伊
蝼蚁向着无尽的苍穹升腾而去......
带着梦的脚趾印,呓语纷纷。
长天蜕变了却又重新苏醒,
在悬浮的叶子上,破茧成蝶!
那细碎的星辰洒进丛林,
晦明的斑点照亮了这古老的树。
一层又一层,同样的环绕,
却又相互诋毁,拥抱的指甲
紧紧地围匝直至消亡。
单纯的行动就这样永恒延续,
一个世纪,也不过几点雨的差异,
揉进泥土再回到天空。
一个空虚的躯体在这尘世之上
挣扎起来,为蝼蚁的贪欲
作最后的指引。
像蝉那样,你终将老去,
蜕化成一圈圈的硬壳,
任凭时光的刨子百般雕琢。
默默地支撑着把自己燃烧,
从骨髓缝隙,从种子时代开始
你便独自把命运之火吞噬!
每一次你都能在绝望中重生,
为了头顶的那片天,含着清泪,
从身体内抽出娇嫩湿润的新皮。
    第一节的铺叙与第三节的叙述、第四节的说教建议全删,保留第二节。原因:第一节铺叙只会使诗在整体上显得更冗长,这节说了些什么呢?对“蝼蚁”“茧”的描写,也仅是想引出“树”,这个“树皮”的载体,也许以“蝼蚁”的描写是为第三节服务的,可是在第二节中明白歌赞了树皮的一种精神“单纯的行动就这样永恒延续”还带有哲理的写道“一个世纪,也不过几点雨的差异”,在第三节中写的有关“贪欲”,什么什么的代表龌龊的东西兼被“一个世纪”所含盖,那么还需多余的笔墨吗?所以第三节也应删。原因:第四节,说教的很喔,虽然形容词的加入淡化些许,但是骨子里透露出的说教气仍然很重,况且在第二节中“揉进泥土再回到天空”这行更具象征意义的诗行完全可以廓括第四节中全部的意思“复活”,所以第四节建议也删喽,留第二节修改如下:
一层又一层,同样的环绕
又相互诋毁,拥抱
紧紧地围匝直至消亡
单纯的行动就这样永恒延续
一个世纪,也不过几点雨的差异
揉进泥土再回到天空

3、文/潺潺流水
仿佛一粒石子
投入湖心
一颗树  以固有的执着
在骨子里一圈圈
记载着春夏秋冬的轮回
而树皮
只有默默地
保守着树的秘密
树啊
且让我替你受风受雨
伤着  痕着  累累着
你可以义无反顾地长
长得顶天立地
而我  就在你被选做栋梁之后
被一把利刃
劈得七零八落
然后为那个气喘如牛的家伙
燃烧  炖一锅牛肉加土豆
    这首写的不错,写了树皮的一种奉献精神。第一节写了树与树皮的关系,树为了长大是执著的,执著的不理会任何有关生长以外的事,树皮为了树是默默地守着秘密,这里的“秘密”理解成,为了树能着状的生大,而用自己去保护它,这种精神很像母爱,子女往往不能给予她宽容与回报。建议:第一节前二行删了,放着有画蛇添足之感,“仿佛一粒石子/投入湖心”这里的仿佛是指树还是树皮,两者都是不合理的,这两行作为题记到是不错,可以将它理解为“树皮”。第二节写了树成材之后,树皮的命运“被一把利刃/劈得七零八落”但是纵使死后依然有着不灭的精神“然后为那个气喘如牛的家伙/燃烧  炖一锅牛肉加土豆”这首诗讲述简直就是树皮的悲惨史,读之为之感动,诗的语言朴实无华而且流畅,也符合树皮的精神,比之那些纯词藻堆砌的诗更多了份真实的味道。
********************************************************
第五章·四首【窃火者初稿诗及修改诗】
一、初稿诗四首
[心灵的一丝不挂]
疲惫的走着,走着喧哗的漩涡是心的泥泽
痛苦的感受感受杂乱,像张撕破的网
沉默的凝固凝固!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瞎了
发疯的奔跑,奔跑在干裂的二月
我唇在干裂,我的手在干裂,我的心在干裂
呵,踏碎上帝的身体,脚下是幅怎样的画
死寂,死寂的像场二月的风无情的略夺一切
这就是你,这就是你,一次次的用伪善装饰污秽
我仅是条小溪,只能把心门内的鱼一次次的拷问
面对黎明到来时,就已死去,因为干渴
赤裸裸的躺在河床上,没有入土为安,没有入土为安
让所有的疲惫、痛苦、沉默、发疯,都在光天化日之下暴晒
这就是我的一切,在一场场谎言再次扬起的时候
我早已手拿匕首,手拿匕首,杀谁!
[蒙尘的音符]
四季轮回的蓝色中,吃醉了柴可夫斯基的四季(注解:四季,柴可夫斯基根据普希金诗所作的十二章钢琴曲)
像严冬过尽后的春风,一挥就散了
在云雀的欢叫中吟诗在金色的麦浪中安睡
一个个精致的音符像块块动人的蛋糕
呵,我饥寒交迫的身子啊,在风中摇摇晃晃
经受寒彻入骨炽火如白的日子,惟一一叹的季节也在交替中沉了
只要多一点点阳光,多一点点甘霖呵
美丽啊,在昨夜的梦中我在拥抱温暖我在饱饮甘甜
一串串音符就像一声声悲悯的叹息,在我心头结了疤
呵,我有厚实的臂膀,有宽广的胸堂
却在黑暗中冷的像座汉白像,这就是我要的吗
让一道懒懒的阳光,从我的脚下斜映在苍白的路上
阡陌的路,你在消失,我在停滞,你在消失,我在停滞
拉长长长的影,蓝色在四季的轮变中诡秘、愤怒、尖叫
像夜夜中看到的灵魂在飞旋,惶恐而不安
[归   来]
浅水畔,黄昏下,砾石间,一苍影
唤你千万次:归来吧,归来
你走的时候,我未曾把你铭刻
只能无尽的捧住泪脸,不让这迹划破脸颊
蜷缩黑夜的手心,没有温流
牛群羊群都安息了,只有我对你的心
不曾安息:归来吧,归来
就这样阴阳两隔了,隔不断的是记忆
抱住大脚当马儿骑坐上肩膀就是大人了
如今,像只失去翅膀的飞鸟
慢慢的弹唱着,你归回的足音
应和着我心一仄一平的呼吸,轻念着三三两两的诗
把所有编进符号,像蓝子般
把你所有的温暖好好的放在蓝子里,然后盖好
[树   皮]
用你活的样子复活一个春天
用你枯的干扁滋养一个冬天

二、修改诗四首
    【说明】暂不附,修改比写诗更难,如果将修改诗附上,可又要过几天了,也许一个星期一个月,说不准,窃火者知道这些诗有许多地方需要改。
发表于 2005-2-7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2月份第十一期临屏参赛诗全集·同题诗诗评及修改

大风来学习!我先加重!感谢“窃火者 ”的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2-9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2月份第十一期临屏参赛诗全集·同题诗诗评及修改

有时间写写,望多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9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2月份第十一期临屏参赛诗全集·同题诗诗评及修改

问候“窃火者 ”新年快乐!向你学习了!兄弟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12 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2月份第十一期临屏参赛诗全集·同题诗诗评及修改

才看到.上去展览一下吧)顺祝新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12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2月份第十一期临屏参赛诗全集·同题诗诗评及修改

评得这么细致入微,而且是这么的诗,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我精华了,实在是评得太到位了(虽然把我那首4节诗删了只剩一节,呵呵)。
普罗米修斯辛苦了,多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3 16: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