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69|回复: 5

在诗的“安与不安”中去爱或者不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16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诗的“安与不安”中去爱或者不爱
                  ------兰逸尘诗歌印象

创造文学艺术的人总是把个人的观点和立场带给艺术作品本身,而艺术作品不仅仅把物体圣现出来,而且是对它的一种评价。对于“诗艺术”而言,其源泉只能是社会生活,只不过她是人类特有的一束精神花朵,离开现实生活的土壤,她就会枯萎甚至死亡,但众人即为诗。我撞入周末,把房间坐穿,一位“海水般的女孩”从一本打印的诗集里飘然而来,在文字的草原上相遇,于是我愿意把“兰逸尘”这三个字羽化成一件艺术品,今夜我得仔细品味,才无愧邂逅于此。
“安与不安”
“安”是种姿态,“不安”是种境界。兰逸尘写诗仅三载,充满了“安”与“不安”的矛盾,就像乐器上的两根弦,弹奏哪一根都不是容易决择的事情。诗人安石榴出版的处女诗集,其名曰《不安》,同样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因为“不安”在诗生活中成为了优秀诗人的精神向度追求。我想,兰逸尘也不例外,至少在女诗人星群中,她已具体冲刺的潜质。
兰逸尘是一个用心灵写诗的歌者。她对爱、对艺术、对人生、对生活以及世间任何物体,在“变”与“不变”的迁移中,方向感极其不确定,如此在为人为文的“风格”上就显得并不是那样利索了。譬如,她个人生活历程的磨练,造就性格上的敏感、脆弱、自卑,怀疑,直率,甚至不相信自己的才华,她经常说“我的诗都是写给特定的人读的”,为此我也对她的诗艺持“不安”态度。事实上,在她创造的许多诗里,骨架上包裹着平静的外衣,但肌理里却刮着凄厉的风沙。我想你,每天都这样说/但不告诉你/用最深的沉默勾勒/遥远的半边风景/采一滴泪种下/许多年后/就可以收拢春天//——《无题》,然而谁都逃离不了爱情,我愿意称她的诗为“静默中的‘安’”。
禅宗以“即心是佛,不立文字”为最高境界。我认为,在诗艺空间上,应比禅宗更高一筹,即“是心为诗,立诗句处离诗句,不离诗句处立诗句”,那样在遮诠与表诠之间有了知性与体性、诗通与说通、安与不安的逻辑推理,如此兰逸尘的诗才会找到一个绝佳的路口。
“爱与不爱”
诗人兰逸尘是爱情诗的尤物。我们一生中,可以写出一首好诗,但能写出一首好的爱情诗就很不容易。知名女诗人李明月曾与我讨论过有关爱情诗的写作,她一针见血说道:“我不敢写爱情诗,因为她是天才的事业!”可兰逸尘却迎“天才事业”而上,“爱情”成了她诗歌创作中的“中心舞台”,同时也给了我心灵上的一次深深的疼痛。
现在的爱情仿佛是一个个处于物质旋涡中的泡沫,幸福只是阳光下瞬间的美丽,而痛苦才是月色中永恒的阴影,可谁愿意去品味月色中的痛苦?作为一个爱情诗的歌者,有必要秉持一种“痛苦即幸福”的思想,方能从亚当的身上抽下一根肋骨,蓦然间从爱情花园的苹果树下站出一个美丽的夏娃来。在兰逸尘的爱情诗里,我看见更多的是一根肋骨的形态以及灵魂,而不是已经“成人的夏娃”,这就是她爱情诗的“物种起源”。
兰逸尘之所以“爱”上爱情诗,我想也是她用心灵进行诗的建构的一种方式,爱情诗成了她在诗歌创作中命脉所在,也是她向外抵达精神世界后获得话语权的一处暗道。通过兰逸尘的爱情诗,我不难发现,爱情诗其实就是“当下即是”的一颗平常心,一份平常爱,一种平常情而已。兰逸尘善于把一切平常景物以及情感都看做悟的道场,将自我化入万“物”与百“感”之中,以不染不离、超然即世的态度感悟人性,由内省外悟进入万物一如,物我一如,爱恨一如的物形、人神、情韵境界,使诗心达到最为通透无碍的至境。她这种用爱情诗的方式审视世界的方法,可以称之为一种“爱的生活哲学”,同时也为当下诗歌过于直接张扬、虚情假意、浮躁凌厉的不良现状,指明了一条光明的诗歌通道。
爱情是幻想的产物,因此诗艺的技巧退于其次。看身前沾满了露水的女子/她把秘密一层层侵入你的胸膛/有些门,而二十年后才能打开//,看到这样的句子,我也充满了幻想,全身的骨头都燃烧起来,所有的事情都与爱情有关,“爱”成了这个世界的主宰!可是我还是担心,兰逸尘在“爱”的诗性世界里,一些有着现实生活背景“不爱”的细菌是否潜伏在她看不见或者未发现的皮囊里正准备着一场“暴动”?毕竟兰逸尘不是诗歌\的天才,只是爱情诗的一个优秀过客,同时也预言着“爱不将爱”的未来!
“净与不净”
禅宗有云:“六根未净,何以谈佛”。而我亦固执认为,诗评家若是“六根未净”之辈,是不可以为他人诗作指点迷津或树丰碑,但更多的和尚仍为“未净之徒”,何况诗评家乎?故我在兰逸尘的诗作面前,卑微得发表一点声音大概不会带来严重的非议吧!
兰逸尘的诗作(当然大多数是爱情诗)在思想上处理得很“净”,特别得“物理化”,是一种简单的“净”,“净”得可以让我在辽阔的草原上可以找到儿时丢弃的那根针。曾经好极一时所谓的“小女人散文”就是一种思想的“净”,带给生活的浪漫与遐想,也为心灵放逐了一片牧场。其实,兰逸尘的诗作就是为我们放逐了一片爱情的牧场。因为她的每一首诗都是经过思想的过滤,剔除了可有可无的杂质,并通过带有电荷的情感语言,来源于她的心灵世界,让文字符号像水样的物质显现,使我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再一次丈量了水的深度。那样,“净”的力量使我们可以忽略形式上的强势,像中毒一般,继续在兰逸尘的诗作里“中毒”下去!
人,有时候害怕清醒!长醉过后,就会是莫名的怅然,对于“净”的迷离也该是如此。我对于兰逸尘的诗作也有类似的担忧。她的诗主要以情感作为主轴,以语感的流动方向作为副线,构成了诗歌领地,其松散性的城墙容易被外部势力所破。譬如,诗作形式上还需要有所突破,打破古典性四平八稳的传统布阵,使形式上升到高于内容与思想的境界,化“净”为“不净”,使形式与内容互为转换,犹如代表爱情的一件信物,其形式也就更为主要了。在语言结构方面,不如思想上的“净”,稍显“不净”了。有的语句显得陈旧而罗嗦,该简洁的不够简洁,用“一”说完的绝不用“三”表明,兰逸尘在语言的“净”上尚待提升。或许,诗人只有在“净”与“不净”中的挣扎中,历经磨砺,诗艺才会日渐炉火纯青。我想,兰逸尘应该知道目前她诗之生命七寸,大地上长久的游弋,积蓄完美的行走路线,完成她诗歌中的宏伟乐章,应是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
断臂的艺术魅力与永恒,使我们在形体面前充满了不安的悸动,爱或者不爱有时候成了一种罪恶,面对一首诗或者一个写诗的人,评价纯属画蛇添足,我唯一能说的,希望兰逸尘在诗艺的朝拜路途上,能够遇见一群纯白的羊,逐渐接近她心中的天堂。因为诗人,一切都在路上!

8/15日 子夜  初稿
发表于 2004-8-16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诗的“安与不安”中去爱或者不爱

喜欢这样的诗论~~~先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7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诗的“安与不安”中去爱或者不爱

兰逸尘的诗~知闻见性!可读后回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7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诗的“安与不安”中去爱或者不爱

喜欢这样高水平的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7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诗的“安与不安”中去爱或者不爱

诗评家若是“六根未净”之辈,是不可以为他人诗作指点迷津或树丰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8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诗的“安与不安”中去爱或者不爱

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4 03: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