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41|回复: 1

瘦西湖的三月春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11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瘦西湖的三月春花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有人说,扬州自古以来在人们心中就是一个梦。
    我说,扬州的春花则是这梦里最香浓的情境,香浓得就好似浓浓的咖啡,让人见后永远无法忘怀,否则又怎会有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自从有了李白的这绝唱,扬州的春花就不知牵动着多少人的梦魂,一直到今天其魅力依然。这不,你瞧,每年春季,天南地北的游人们纷至沓来,络绎不绝,“五一”那七天长假,据说每天来这里的人更是高达二十万以上,甚至有人为此就开辟了一条从武汉到扬州的旅游专线!
    扬州春花究竟有什么魅力?
    由于从南京到扬州只有100公里,乘车走高速公路,一小时就到了。所以就这么几回的春去秋往,我总算明白了,要知道扬州春花的妙处,就得去瘦西湖,因为扬州之秀就集于此湖。这个在“天下西湖,三十有六”中唯独敢于也能够以“瘦”著称的湖,虽说春、夏、秋、冬皆有美景,但最具吸引力的还是春、秋二季,而这里春天的花确有一种不同一般的艳丽。正是这特殊西湖的特殊春花,使古扬州有了一种特殊的魅力,牵引了无数游人的目光,也牵引了我抛不开的诗一般的情思。
    于是每年春天,我都要来这里“寻花问柳”一番。
    记得为了尽情、充分、深切地领略、细品和享受瘦西湖的无边春色,那天天刚亮我便起床前往了。古人有云:“春风十里扬州路”。果然,清晨漫步在紧挨城北护城河的那条通往瘦西湖的林荫大道上,沐浴着习习春风的轻拂,顿觉通体有说不出的舒坦。恰巧夜里下了场春雨,更觉和熙中带着滋润,清新中和着温柔,真有醺醺然陶陶然之感。
    走了不一会儿,就看到一座被当地人称为大虹桥的石板拱桥,名符其实地像一道彩虹般地横卧在瘦西湖的烟波之上。登桥眺望,四周杂木扶疏,连绵滴翠,郁郁葱葱,一些一时叫不出名称的花点缀其间。桥下的湖水清澄缥碧,水面上飘动着乳白色的水气,并不断地向上升腾着,在半空中织成了轻软柔密的细纱,披在远树近岛上,使眼前的景物近浓远淡,愈远愈淡,直到淡得隐隐约约几不可辨,这风景浓淡相宜得让你宛若置身于意境深远的画图之中。
下得桥来,就踏上那长长的湖堤了。可首先映入眼帘的还不是春花,而是一堤碧绿的春柳,或婀娜,或婆娑,或翩翩起舞,或亭亭玉立,或扶风飘动,或面湖欲梳,特别是那低垂的绿叶丝绦,犹如美人的长发,飞瀑般的泻向湖面。
就在这绿柳的遮掩中,我看到了一株株桃花正迎着春风含苞怒放。那一朵朵的花蕾,有的浅红,有的深红,有的紫红,都没有一丝的羞涩,一丝的矜持,更没有一丝的造作,就那么自然而大方地向着每个游人绽开着灿烂的笑容。尤为独特的是,这号称十里的长堤上,竟是一柳一桃,间隔而栽,柳的千姿百态与桃的千娇百媚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红偎绿怀中透着十分的妖娆,透着十分的依依情意,透着一种既浓郁又清醇的十足韵味。
至于那桃树成林的桃园,则又是另一番景观了。在瘦西湖的周围,就有好几处这样的桃园。随便来到哪一处,伫立而望,都会看到那满园的桃林,满树盛开的桃花,一片一片的,就像满天被朝晖夕照染透了的红霞,既似云,又如烟,以万里晴空为背景,铺满了一大片土地,铺满了一大片天际,绘成了一道道靓丽的景观。
或许有人会问:你怎尽说这桃花啦,难道瘦西湖就没别的春花了?当然不是。只要在整个湖区走一遭,就会看到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花,除了那雍容华贵的牡丹已开过外,会看到风姿绰约的芍药,会看到含羞带意的蔷薇,会看到娇柔妩媚的月季,会看到天真烂漫的杜鹃,甚至会看到完全是异国风情的郁金香,。。。。。一畦一畦的,构成了整个湖区的各式花圃芳甸,万紫千红般地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百花争艳、春色满园的画卷。不时地还有些粉蝶蜜蜂游戏其间,又给这画卷平添了几份活脱脱的生趣。
说到瘦西湖的春花,有一种花,那是绝对不能忘,也是绝对要看的。这就是琼花。每年的暮春三月(即公历的“五一”前后)正是琼花盛开的时节。那天真巧,正赶上琼花开得特盛,远远望去,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只是一树的小白花而已。可走到近前一看,就不难发现它的独到之处了:那一朵朵小白花,竟没有一朵的花中心有花蕊,花蕊长到了它们的旁边。原来琼花总是八朵小花组成一组,圈成一圈,圈中心那一簇碧绿的小珠珠,就是它们共有的花蕊。于是当地人又把琼花叫做聚八仙。那小白花则是特别的洁白,在绿叶的映衬下,洁白得就像是用汉白玉琢成的一般。也许就因为如此,就有了关于琼花由来的一段传说:汉代,有位道姑曾来到扬州,大概是被这方土地的特有魅力给吸引住了,便从头上拔下一枝玉簪,埋在地里,到了来年果然就长成了树,开出了玉一样的花,所以就叫做琼花。尤为奇特的是,这花只能生长在扬州这方土地上,一旦离开了栽到别处,绝难成活。听老人们解释说,这是因为琼花特别眷念扬州这块其生长于斯的土地,从不想离开这里半步。可真是“此花最是有情物,只恋此土不愿离”呀。无怪乎,连当年骄横一世的隋炀帝,为了看琼花,也只好屈尊移驾了。
不过,沿着长堤,一路走去,直到蜀岗,看到最多的还是桃花伴着绿柳。就连岗上那座名为大名寺的古刹四周,满岗的苍松翠柏之间,也栽着无数的桃花。清代有位诗人就曾这么形容过瘦西湖的景色:“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所以,尽管瘦西湖有着各种各样很特别的春花,但构成瘦西湖这迷人画卷的最基本的原素,还是桃花与堤柳。要是瘦西湖没了这桃花与柳的景致,大概也就没了她特有的诗情和韵味。烟花者,桃花也。如果我们把瘦西湖的春色美景比作一首悠扬的古琴协奏曲的话,那么,一堤的桃花,一堤的春柳,就是这首协奏曲的基调和主旋律。
很久以来,有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脑际,难以得解:为什么历来的文人骚客总要看轻了桃花,以至有人竟把它与妓女相提并论?甚至连最讲平等的释氏弟子们好像也不能免俗,历代高僧中留下了那么多呤咏风花雪月的诗,又有几首是颂扬桃花的?不错,桃花是普通的,普通得随处可见,就连乡间农舍的屋前屋后,也会栽上一棵两棵的,倒是书香门第、官宦人家的私宅花园很难见到;不错,桃花的确没有牡丹的华贵、梅的孤芳、菊的隐逸和莲的超凡脱俗,她是平易近人的,平易得无论是谁,她都会一视同仁地给予动人的笑颜。难道这就标识了桃花的贱吗?不,恰好相反,这正是桃花的可爱与可贵呀!依我看,作怪的恐怕还是构成中国封建士大夫主体的传统知识分子自己,还是那积淀在他们心底深处的厚厚的贵族意识和等级观念。看看周围的景物,就一定会感到这种意识和观念是多么的不合情理,早就该抛弃了:要是没有了这三月的“烟花”,将会是一番怎样的景像,还会有这春光的烂漫,春意的盎然,春情的浓郁,春风的璀灿!
就这么留连在湖区的花前树下,就在这尽情地欣赏和品味着无边的春色中,时间却稍稍地不知不觉地从身边流过,等到发觉该是离开的时候,已是黄昏时分了。正当依依不舍地准备和瘦西湖告别之际,还是在那长长的湖堤上,我突然发现了又一个奇特的景象。
傍晚的瘦西湖,游人已逐渐稀少,白天的那份喧闹和繁华也已过去,湖区又恢复了清晨的静谧和安宁。湖水在晚风的轻拂下,依然不时荡起一阵阵涟漪,垂柳依然轻轻地飘动着它那长长的秀发,湖面、树梢和堤岸的路面,都被落日的余辉染成了一遍金黄色。暮春三月本来就是柳絮飞舞的时节,那随处飘着的柳絮本应该是洁白的,可这时,在晚霞的点染下,竟成了红色,那一片片的飞絮,有的深些,有的浅些,漫天飞舞着,随着晚风飘落在湖水里、岸堤上、花圃中,在湛蓝色天空的映衬下,出乎意料地在眼前展现了一幅落英缤纷、飞花满天的图画。造物主就是这样神奇地将极其平常的柳絮也变成了瘦西湖春花中难得一见的美景!
据从事旅游业的一位朋友说,就因为这景象,还留下了一段佳话呢:清乾隆年间,一次,也是春花盛开的时节,一位附庸风雅的大商人,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儒商吧,搞了个雅集,大概也就是把当地的一些名流召集来,大家在一块儿喝喝酒,做做诗吧。作为主人总该起个头吧,谁知他脱口而出的竟是“柳絮飞来片片红”这么一句,搞得顿时哄堂大笑。号称“布衣进士”的金农这时则站起来道:诸公莫笑,这可是元人的名句呀。说罢便随口呤出:“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说是元人的诗句,显然是这位金“八怪”的杜撰,可就这么一来,竟如点石成金般的将一句似乎文理不通的话变成了足以传世的佳句。由此看来,大自然中真是处处有奇景,只要你善于观察,又能不为常理所拘,再加上几分才情和想像力,就随时会发现随处都能置身在诗情画意之中。
这就是瘦西湖的春花,不管别人的感觉如何,反正我是被她迷住了,陶醉了,醉得浓浓地在心中结成化不开的诗情,以至忍不住地呤哦了起来:
               一堤春柳半堤桃,红偎绿抱分外娇。
               风拂碧水堪称瘦,敢笑西湖不妖娆。
发表于 2003-10-11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瘦西湖的三月春花

美文,精彩
一堤春柳半堤桃,红偎绿抱分外娇。
              风拂碧水堪称瘦,敢笑西湖不妖娆。

收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6 14: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