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快快. 发表于 2025-8-17 12:33 整体这一组语言冷峻而幽默,呈现了现代人在传统与虚无、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精神困惑。语言风格介于口语与哲思 ...
快快. 发表于 2025-8-17 12:38 观音寺的梁:有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对诗意栖居的向往。 博物馆:历史的伤痕,对历史真实性的怀疑,对暴力记 ...
星海左岸 发表于 2025-8-17 14:31 山谷梵音 每次搬家
万园枫 发表于 2025-8-17 22:14 骑完十公里,我在路边吃着冰棒,这种时候,看诗也是最好的。阳光大我几岁,近年的字读着,有一种 连接—— ...
怀斯 发表于 2025-8-18 23:57 用精短的诗歌中诠释历史是高度的抽象,象征,腾挪,符合诗歌的性质。这一组很有探索意义,它扩大了诗歌的容 ...
石年 发表于 2025-8-19 11:19 诗歌的气息启蒙于一场觉醒,我们只想在混沌的万象中找到一些答案,摸到一些规律,我们需要证据和反向证据活 ...
马丁 发表于 2025-8-20 15:45 阳光这组诗看似体量小未必能量小。把“诗”压缩到近乎俚语、段子、广告语的尺寸,却并未损失汉语的弹性和余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3 13: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