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8|回复: 5

两地知了之我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5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太白酒桶 于 2025-7-5 10:18 编辑

上海的知了不如台州府的知了,更不如深入磐安、天台、丽水一带的知了,上海知了的叫声带着大陆海洋气候特征:不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初秋,它们都保持着一种忍耐,不急不徐,不骄不躁,分贝控制在人耳可接受的范围,有时还会给水上游弋的蜻蜓蚊蝇带来一丝宁静的美意。而磐安、天台、丽水一带的知了就大为不同,它们因雄踞炎热的内陆多年,世代繁衍生息,已经找到了一步登天自我升华的路径,在与炎热长久对峙中,它们必须时刻狂噪不已,以便提醒酒桌上汗流浃背的食客:它们的痛苦,并不是得不到片刻安宁,而是,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暑气里,不能马上走进滚沸的油锅中洗个澡,以便迅速、彻底了结无望的呐喊。

2025.7.4


发表于 2025-7-5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察的仔细,我没有发现各地知了的不同,诗歌需要有细致的观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7-5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5-7-5 10:38
观察的仔细,我没有发现各地知了的不同,诗歌需要有细致的观察

我随心一写。谈不上观察的仔细。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6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白酒桶 发表于 2025-7-5 11:08
我随心一写。谈不上观察的仔细。早上好

酒桶早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6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滚轮子 于 2025-7-6 16:25 编辑

有树上的知了,也有酒桶心中的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6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土 于 2025-7-6 21:50 编辑

诗(或散文)是一种文化,要向前看,也要向传统看。追求有趣,有意思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审美取向,取向确定后就不在乎写什么,怎么写。大叔有点僵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7 04: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