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43|回复: 2

第三条道路2003年诗歌卷文本点读(之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21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条道路2003年诗歌卷文本点读(之二)
李 霞
28.吕历的诗
诗的张力产生于两种互用互动。一种是叙述与描写的互用互动,三首诗都是以叙述来完成的,“说马匹是云中的飞鸟/羊群是天上的鱼------”叙述的过程也是描写的过程,用描写来推进叙述,不仅使叙述具体形象生动了,也使语言更加简洁了;另一种是理性与感性的互用互动,诗的行进是理性牵引的,“行动是悟出,思想是误入”,理性的过程是由感性构成的,是由虚实互化互动推进的。由此也暴露了诗的不足,抽象大于了具象。
29.沈河的诗
二首诗,一条河流里的两种现象:《一截木头向下游移动》,《水的位置不能空着》。“被森林遗弃的一截木头/被狗看成骨头。确实是一根骨头/曾支撑一片天空”,倒叙,突出了“被森林遗弃”;“被狗看成骨头”,是反讽,却深刻反映了被 异化的自然。水流动,是因为“水的位置不能空着”,也有反讽之味,实质说明了人与水与自然的关系。
30.丁成的诗
一农村在中共16大召开期间的些许变化,把一个极具政治性的事件用先锋诗来诗化处理,是极为罕见的。这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治抒情诗,冷抒情或零抒情的笔调,客观得有如照相或打印,但却比浪漫主义的热情与激情,更能凸现政治与权力对社会与个人的巨大影响力。诗中几次出现的下乡干部被村干部灌醉的丑态,与重大严肃的政治事件形成了某种反差甚至反讽,发人深思。
31.遗墨的诗
生活的小品化,需要轻松,更需要智慧。爱情被当成了“流氓”是生活本身的“荒诞”,只要记录就行。做手术,是“身体已被缝补”,把痛苦写成梦、幻觉,把悲剧喜剧化,说明生活可爱了。“一支蜡烛灭了 不知何故 风没有说/黑暗的深处 升起火”,把平常平淡写得复杂神秘,几乎就是“胡思乱想”。
32.西北龙的诗
“当我一千次取出你钉入文字宛如兰馨的轻叹/我相信了命运对于时间不能更改的约定”,情诗也写得如此昂扬、奔放,西北龙的诗充满了逼人的阳刚之气。多用排比的结构和语气,诗显力度和气势,但也使诗缺少了变化和灵动,语言也应简洁一些。
33.王征珂的诗
散淡平。
34.雷杰龙的诗
《诗人于坚20年前睡过的石头》,内容写于坚,形式仿于坚体,还真像。诗人入诗,对写诗者应是安慰。
35.闵云霄的诗
题目比内容好:《泪水清扫着我们的道路》、《在你怀里种植一个春天》;前一首的开首“这是一首病态的诗。一如从我失眠的/双眼里流漟出来的泪水。”这种先锋小说中互文式的手法,用在诗中不多见。
36.八零的诗
口语,记事,冷抒情。这样的诗,写成小说或散文也许更好。当然,冷抒情也是一种抒情。
37.云南泉溪的诗
《在秋天的红河谷见到于坚》,“圆硕的脑袋 幽深的眼睛 一个助听器/塞在耳朵里 让我们感觉世界永远的无知/那是1997年的秋天”,几乎就是于坚的写真集。谁想见于坚,就来看这首诗吧。
38.孙家勋的诗
《内心的驴》构思新奇,但表现一般泿费了构思。
39.红杏的诗
《钢筋》与《在地下室里》,是表现打工者生活的诗歌。红杏不知是不是打工诗人,能把诗的目光伸向社会底层,是诗人良知的体现。
这一组诗都是外视的结果,诗人更应关注内视,因为现象往往阻碍了深刻的触角,使诗流于直浅。
40.席永君的诗
正如《血液的迷宫》,还是“迷宫”一样,虚幻、生涩仍为诗的误区。如果诗的起点与终点都是形而上的理念,意象只有沦为雾的影子,“从肉体到肉体,从心灵到心灵/神圣的无知教导了人们”。
41.祁国的诗
现代人的无聊是如何无聊的,现代人的寂寞是如何寂寞的,祁国的诗对此的表现达到了少有神妙和深刻:“我总是不停地打手机/想知道你是不是还活着//有时实在无聊就打给自己/看看自己在什么地方//在梦中,我也在打手机/最近一次是打给一根油条的”。《自白》只有4句:“我一生的理想/是砌一座三百层的大楼//大楼里空荡荡/只放着一粒芝麻”,对比之强烈,到了今人惊核的地步。推荐祁国为第三条道路代表诗人。
42.远村的诗
记录一些“碎片”,生活本来就是由“碎片”组成的。远村的“碎片”是经历出来的。《晚上》是“碎片”之片,《办公室的碎片》是“碎片”之碎。这些“碎片”主要是由“目光”形成的,在客观、冷静时,意义往往丢失了。这种失是得?这种得是失?的确是个问题,尤其值得“知识分子”味浓的诗人严重关切与反思。
43.飞沙的诗
飞沙是不是教师,是不是教生物的,关系都不太大。关键是,飞沙写诗是用放大镜,看的是像苍蝇、蛇一类的生物。把人们的目光引向别处,是不容易的,吸引住人们的目光就更不容易了,飞沙差一点“阴谋”得逞,“用高倍镜放大了看 指尖的一层/有着八千里群山的危言耸听”。
43.远人的诗
两首诗,散文化的诗,或者说是种混合文体写作,应该鼓励这样的试验。新诗的不定型,诗体的试验尤其显得可贵。
诗体的试验往往怕损害了诗意的表达。本质言,形式与内容是一体的是不可分的,有如人的性格与长相。分开,人就不是人了,或者人就无法活了。这个理儿,还要像远人说的《慢慢就会认识》吗?
45.杨春光的诗
不看作者,看了诗后,能知道作者是谁,这样的诗很少,这样的诗人更少。杨春光就是这样为数不多的诗人之一,其独特性有二,一视觉独特,长诗,长句;二内容独特,大气 ,政气。不足之处是偏激与混浊。推荐《给大雁塔》为第三条道路代表作品。
46.子梵梅的诗
从直觉、感悟开挖下去,发现内心对世界的反映:“春风启动花朵的谎言/她用变脸推出新人/你拿玻璃对面的挑衅毫无办法”,而且知道这是《虚假的抒情》。遗憾的是理性重了,《可以》的语感显虚了。

47.梁山剑客的诗
一组海诗。有关《冷静》、《激动》、《哭泣》、《沉思》,都是有关海的“敏感”话题,“很难看到海的冷静/冷静是水的沉默/你用阳光的尺度/插入常见的蓝/不管有多深/都受到海的诱惑”,观察与感悟少有的独到、深刻。不过提炼欠了。
48.南昌杨瑾的诗
《我为什么不是一个守着果园的人》,“它是我这一辈子吃的最甜的苹果/当我把它吃到一半时/一只虫子从其中探出脑袋对我说/‘嗨 伙计 这只苹果是我先发现的’/天哪 为什么我就不是一个守着果园的人”。表面上是荒诞,实质上更深刻地反映了在日趋人化的自然面前,人的渴望与现实相悖的无奈与尴尬。
在本文最后,读这样的诗句,更意味深长。诗园要不要守护人,谁是守护人呢,会有人说“我为什么不是一个守着诗园的人”吗?
结语
历史不会忘记这一切,2004年5月《第三条道路》(第一卷)问世,标志着汉诗21世纪再生式的道路终于出现了。
从此我们也发现,2004年5月前结集出现的有关第三条道路的作品,都成了准备或演练或序幕,因为第一卷只有一次呀。也许,这正是策划者的良苦用心。
所以,有关《第三条道路2003年·诗歌卷》的整体评价也就不再说了,其实也已经说了。
也许,对于汉诗,对于诗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准备或演练而已;也许,不管什么流派、主义、道路,都只是冲锋前的冲锋号或挥臂一呼而已。
结果,我们期待已久,这也是我们行动的动力和原因。但是,结果我们却无法决定,能决定的只有上帝,只有时间,只有历史,只有后人。我们能决定的只是我们现在的行动。
那就行动吧!
用我们的热情,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血汗,用我们的爱和恨。
为了我们的第三条道路,为了我们的诗歌,为了我们的一次笑,为了我们的哪怕一次心跳,为了我们的哪怕一滴泪……
                           
                             2004/05/21于郑

通联 郑州市纬一路一号河南工人日报
邮编 450003 邮箱lixia_boss@sina.com

发表于 2004-5-23 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条道路2003年诗歌卷文本点读(之二)

多数都比较客观,不是胡夸之作。向李霞致敬!
 楼主| 发表于 2004-5-23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条道路2003年诗歌卷文本点读(之二)

全伯光好,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3 22: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