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441|回复: 4

[诗评]丁燕的组诗《葡萄、创伤与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7 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周雅怡在 2004/03/06 09:25pm 第 3 次编辑]



《葡萄、创伤与光》(组诗7首)
1. 《葡萄、创伤与光》
谁能比我更热爱它
小巧、多样
并且歇斯底里,毫无限制
它退化在自我的保护中
用黄色紫色透明色的皮肤
包裹着一个宇宙的微观世界
俯视着另一个慌乱的群体
高高在上
光的手指点亮了它的眼睛
葡萄
自足的艺术里出现了无能
谁在控制着风雨的色彩
谁在制造瞬间变化的绮丽
在葡萄与我和光之间
我看见了共同的创伤
点点晶莹的葡萄是盲人之眼
而我正在穿越一座悬空的桥梁
光绝望地牵着那道直线的两端
我们在各自的道路中
寻找自己的脚
那共同的无言
被各自的内心默默收藏
作者从现实的事物联想到生活的本质,从葡萄到宇宙、到创伤、到桥梁、再到光芒,从微观到宏观、从表象到本质、从解读到了悟,使其意境自然上升一定的高度。行文如此流畅,像是面对面的低诉和呢喃,发于肺腑、来自灵魂。而她低诉的又是谁?是自然、是社会、是自己、是生活?也许,都有吧。那是某种积蓄了很久的情感,在目光与葡萄“小巧多样”的身躯交融时,瞬间倾泻却无形的大知大觉。正因为如此,葡萄被作者巧妙的赋予了生命,让人不得不产生一种怜爱和淡淡的惆怅。上文后两节是本诗的精华,是作者陷于创伤中的自我解脱,预示着必定会朝着自己的方向继续坚定的走下去,无论如何。而葡萄,已经成为了她执着的见证,也是一种勉慰。所以,我并不尽然是惆怅的,在这样两种生命面前,我看到了光芒,如此阴柔和坚强,沿着笔直的桥梁通向远方……
2.《看葡萄》
看一生。葡萄和我
充满离弃,分别。从诞生
到死亡
我想承认
有一种脚步一直走在我的头顶
它们成群结队地出现
我始终被它们的开头笼罩着
在风声和雨声中等待着围攻
那些最开始的葡萄
膨胀得宛如一个大海的脉络
而最后的葡萄则做梦般
干枯着
我看见了那个少女的希望尽头
我不能回头,而在我的身后
开始的葡萄
难道没有品尝过死亡的滋味
葡萄。我的亲人
悬挂在树和人头的更高处
乐声从黑暗的空中四下散开
仿佛一道命令,仿佛早已确定
我那些未曾确认的爱恋和梦想
在葡萄看来,永远是开头
作者借葡萄的成熟和衰败,感慨人生的机缘起落、聚散无常。事物的发展总是不能尽如人意。美好的事物,有开始,也必然有结束。永恒是人类赋予的,是人类思想感情的产物。所以,人在谈论“永恒”这个词时,大多伴随“在我心里”“在历史的长河中”等等定语。而作者恰恰是把握住“永恒”与“短暂”间的距离,那种纠缠着牵拌着愁苦离绪的东西,思想的麻草交织着,拉动哪一根都隐约着疼痛,却无从诉说……也许,在葡萄看来,哪里都是开头,哪里都是结局,人生没所谓什么开头、结局,有的只是过程。我们以有限的生命受用这过程,生、死、聚、散、喜、怒、哀、乐,原本平凡……
3.《静物葡萄》
谁想简单地
把它置于一个标签中
古典、现代或者后现代
都会令我不快
我是说,当我的葡萄
脱离了编年体的时代风格后
它也就轻松地超越了
同时代的很多冒险家
浅尝辄止后留下的界桩
它成全了田野的风后
也成全了自己
我更愿意这样来看“葡萄”
它们在眼睛里
被组合成了
一个特殊的生存环境
它们的存在营造出
一种极度安详的视觉效果
它们构成了一种平易的美
忍耐但燃烧
整个场景与色块
和线条之间的自然天成
却蕴涵着艰难的探索
这种探索
因具极强的延伸性
而显得生机无限
我的葡萄
从经验的世界里抽身而出
从光和色的幻影中
抽身而去
建立起了一个
稳定而清晰的世界
它们有着异常坚定的秩序
它们自己挣扎在舞蹈中
仿佛魔术师的袖子
你看不见它的底牌
而它,却一直在微笑
作者从静物葡萄挖掘出了生命中最深沉美好的东西,它隐藏于平凡之中,只在愿意理解它的人觉悟它的人面前显现。它是“平易”的、“安详”的、“自然”的、“隐忍”的、“燃烧”的、“探索”的、“微笑”的,好象贝多芬指间流淌着的小夜曲、班德瑞营造的空灵飘渺的轻音乐、梵高笔下的默默生长的向日葵,当我们抛弃喧杂和欲念去静心品调它时,才能真正被它的美所震撼,然后,我们必将永世怀有一颗平静坦然的感恩之心,面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也许,这正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她体会到了葡萄的美,一如我们体会到了她诗歌的美。现在,阳光正从窗户射进来,我闭了眼睛,正视着它,好明亮——好灿烂——
4.《谁和葡萄藤比》
搭起的一座宇宙纵横交错
在半空,更易于风的接近
结构漂亮的风景
如何依靠环境而存在
我手中是一支血色炭笔
在黄昏描绘着那垂落而下的葡萄
那残忍的爱果
一只手和它的手指
一位艺术家充满着热情
却同时受着自己热情的诅咒
我看见葡萄藤
在深赫色的舞动中汪洋
一个调子控制了颜色的流动
而从叶片上截取下来的比例
是植物对岁月的礼貌
葡萄藤远眺所形成的抽象
是大胆的装饰和视觉的愉悦
叶子是它的翅膀
在阳光的旋涡中
它疯狂奔跑迅速变换闪烁不定
那放荡的野性节拍
是新世界的一部分活力
那柔软而漂浮的特性意味着
原本不相关的成分
被融合成了一个整体
坚韧的藤蔓构筑起支撑葡萄生命的框架,饱受风雨的蹂躏、不停息的孕育着新生,然后又默默的承受重量,在不受人瞩目的境域里步入死亡……由此,我想到了很多人,身边的、遥远的、存在的、离去的,曾几何时,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此?突然,对葡萄藤心生崇敬,而有些厌恶晶莹脆弱的葡萄了。难道作者要告诉我的就是这个吗?思索……不,对于自然来说,生命的地位没有主次,它们各司其职,所有的憧憬和希望就是维护一种体系,因而和谐、因而延续、因而发展、因而美好、因而生机蓬勃……那么,对于人来说呢?
5.《墨葡萄》
一根枝桠
从宣纸的两侧窜出
一头猛兽
摇晃着它不甘心的尾巴  
一些发狂的白水
承载着一些涌动的墨黑
久久不愿妥协
不愿被另一种力量
收编,供养
这时候它的外衣已破
白骨头里
弹跳出点点光晕的手指
那些不安静的黑
不安静的针
从里面挣扎着出来  
它在生长
它占据了我的位置
它的形状就是肉体的形状
它把我扔出巢穴
用自己的力量完成着生长
它在即将成熟的时候死去
它不愿成熟
不愿被回忆和颂扬
它黑着自己的脸
与外部的一切
格格不入  
它生得太好了
终于在未来找到了秉烛人
墨,深得见了底
看那些落入草丛的珍珠
玻璃般安然无恙  
生命从诞生到存活到死亡,都在不断的挣扎、抗拒,个体之所以被称论为独立,大概也是源于此吧。抗挣的多种不同形式,有时像一头“猛兽”、激烈而顽强。“不愿妥协,不愿被另一种力量,收编,供养”,“不安静”的,甚至“不愿成熟,不愿被回忆和颂扬” “与外部的一切 ,格格不入”。但是无论怎样,它都会“凭借自己的力量”生长起来,并且像“落入草丛的珍珠,玻璃般安然无恙”,自然的神奇,莫过于此,人类的进化是否也与抗挣有着很大的关系呢?我相信是的。  
6.《新疆好葡萄》
这个新疆好葡萄
为我们做了好示范
卓著的声明并不来自
制造者本身
却源自于
对事物的绝对关注
外省的葡萄可以在道路上
急速前进
而它在后退
后退到潮流的另一个顶端
新疆好葡萄
它知道现在的路
是由过去的落叶覆盖而成
它知道自己的过去和将来
它是定居在架子上的子弹
一排排秘密的信使
遥远的高空中
那些红色的望远镜
纠正着椭圆的燃烧
         
这个新疆好葡萄
从内部倒影出它的细节
斑斓、绚丽
而易逝
它懂得珍惜生命的一瞬
就像它懂得内心的自由
是与红色的火相连
是不断表达的全心全意
是至死不渝
粉身碎骨的爱
“珍惜”、“自由”与“爱”,这一段,作者的手法不再停滞于自身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上,而真正进入了人生的大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剖析、烘托、赞美,情绪曲线波动幅度比较大,语言热烈,很具感染力,把葡萄单纯的形象升华到及至,客观、鲜明!通篇1.2.3重在渲染,4.5.6高潮迭起,7步入尾声,回复平静。
7.《我还是葡萄》
从那一滴夏雨开始
我们一直都是湿的
而现在漂浮在空中的
是春天里最后一朵雪花
那最小的打击和它张开的拳头
让我看见了四季的灰烬
和轮回的火焰
而你,多么美
在远方一直存在着
你是被剧烈的弯腰打击过的树
一直没有走出我的黄金沼泽
仿佛一场热病之后
一个孩子从月亮上升起的眼神
仿佛我会找到你的手
却永远不会将哭泣放在那里  
直到你不存在
直到你在我之前发生了变化
直到你的风
在四季之外的笼子里腐朽
直到你颤抖的呼吸
不再让灌木叶子的血管发酥
直到你,不再是你
不再承担那些
为爱而设置的牢笼
我还是葡萄
是四季的声音
是属于你一个人的隐私
顽强地守着诺言
不论它是雪是水,是雨是冰
我在你的头顶之上
优越而满怀伤痛
全诗以葡萄为线索贯通,作者试图巧妙的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与葡萄这一线索有机糅合,以达到非凡的效果。典型的托物言志手法,赋予文章以哲理,自然而深刻,清新而独特,是难得的佳作。朦胧诗的框架,后几段适当的掺入直白,使得主题鲜明、高潮迭起。语言流畅,用词朴实而韵律和谐,读起来很有张力,适宜朗诵。总的感受是——受益非浅!
   “我认为“好诗主义”必须具备一种独立品格,以及建立在“好诗主义”观念基础上的兼容性。其表现是注重完整的生存体验,而不要陷入某种预先设定的观念下,始终立足于一个完全的人的感知和言说方式,去品味自己的生存现实,以及与此相关的人、身体、情感、外物、知识、文化和自然等。
  在我的“好诗主义”的诗歌观念中并不存在人为的障碍。我没有因为朦胧诗中的意象经营遭到否定而简单地将意象看作一种被淘汰的东西,也没有因为坚持意象诗歌的写作而抵制口语写作,更没有将意象与口语简单对立起来,而是试图探索一种用口语写作的意象诗歌。这或许是一个有效的突破口,也或许是诗人在解除了某些人为的障碍因素之后,在正常观念状态下,对诗歌写作实行新的整合的一条可行路径。  
  我认为:诗歌应该是一种“在场”的反应,而不是文字游戏。好的诗歌应该与潮流保持一定的距离,既要与世界文化背景相通,又要保持汉语的纯洁性。”
                                            ————丁燕
[sound=450,50]http://www.veryboys.com/midi/tv/lvstry2.mid[/sound]
 楼主| 发表于 2004-3-7 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评]丁燕的组诗《葡萄、创伤与光》

[这个贴子最后由周雅怡在 2004/03/06 09:42pm 第 1 次编辑]

欢迎热爱诗歌的朋友们到<<秋雁南回现代诗评馆>>访问、指导工作!地址:
http://www.backbird.com/dispbbs.asp?boardID=3&ID=137630
发表于 2004-3-12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评]丁燕的组诗《葡萄、创伤与光》

提一把,支持。
发表于 2005-12-14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评]丁燕的组诗《葡萄、创伤与光》

提一把,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05-12-14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评]丁燕的组诗《葡萄、创伤与光》

喜欢周雅怡 的诗歌和评论。可是没有看到最擅长的插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6 09: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