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543|回复: 14

关于严力诗论《诗歌的可能性》,欢迎发表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29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小鱼儿在 2004/06/29 03:14pm 第 1 次编辑]


     《诗歌的可能性》(上)
            □严力

  如果说写诗没有竞争,那是不真实的。我说的竞争是让你更加勤奋,是让你必须找到你所熟悉表现之题材的更好的表达技巧。为什么别人能找到他们熟悉的题材与角度所需要的最好的技巧,而你还没有,这种竞争是自己去发现的。道理很简单,宏观一点来讲,因为我们只能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负责,记录所处时代的文明信息,而且即便是同时代的人,命运也把每个人放在不同的位置与角度上,从绝对的意义上讲,没有一个人的位置是重复的。除非要处理过去的不是你所身处的时代,那么每个人都会面对同样的一堆在图书馆里面所能找到的书籍,那是学院式的研究项目,是使用纸张上过去的信息来分析。不过也有特殊的情况,就是那段过去的时代因为政治的原因,许多东西不被纪录或被销毁了,后代有责任去挖掘并分析的。这样的情况与原创有一些不同的性质。但它也是必须的。谁能来表达?怎么表达?是有比较和竞争的,是有挖掘技巧和方向分析的。
  我们与同时代的诗人看到所身处的这个时代一些值得关注的很多大情况,选哪些大情况来表达?怎么表达?也是有比较和竞争的。然后发现在同一个大情况里,别人在表达上比你强,比你更深刻更艺术。你就会感到羡慕或嫉妒,你就必须努力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或者就选择另一个还有表达空间的去努力。
  另一方面,诗歌需要天赋,像其他领域一样,在这方面则难以竞争,因为这是特殊情况,也就不必谈论了。但是我告诉你一个可能性,那就是在题材上和角度上下功夫,选择合适的题材会让你发现自己的天赋。许多题材和角度还没有被人用过,尤其在语言上,就有更多的形象比喻还没有人使用过,而且新的物件一直在发明,譬如电脑、多功能手机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用来比喻的新道具。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天才也需要自己去发现。
  诗歌的可能性很多,只是每个人的可能性很少。每一首诗都是一个人的努力结果,也就是用一个人来面对整个诗歌的可能性。这就揭示了一个人撑死了能做多少了。另外,诗歌是在研究人体全部功能共同引起的感受,是研究人体这架复杂之极的机器,而科学所研究的东西,常常是微观的,是每一个单件的物质,它们都没有“整个人”这件物质复杂,当然科学也研究人,但常常把五脏六肺分开来研究,说到这儿,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诗歌太累人了。所以有些人在写自己作为一个诗人或作为一个日常生活的人的物质贫困状态,并研究这种状态的如何描写,我觉得那是既自爱又自卑了,自爱和自卑是太简单的主题!如果还把这种写作称为与世无争、高姿态的孤傲,就更可笑了。但这也是诗歌的一种不值得重复的可能性,可以避免的可能性。
  前面提到了与科学相比,结论是诗歌具有更多精神文明的可能性,而提倡人类的精神文明才是科学能被用在刀刃上的保证,否则对物质研究的走火入魔将导致精神的缺席。科学中,针对人体的医学是治理人体的物理需要和疾病,最终的目的是为研究精神文明而筹备健康的人体。既然诗歌是人类精神文明中极其重要的东西,所以那类专门歌颂健康的诗歌,还有那类专门推翻旧观念但还没有建立新观念的诗歌,都是诗歌的可能性。诗歌还有一个巨大的可能性:诗歌的读者更多的是诗人自己,所以诗歌是诗人研究自己的科学工具与过程。在人类史上,语言这门科学具有最长的历史,人类在对话中(包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一种宗教对另一种宗教、一个社团对另一个社团、或者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一直在竞争怎样表达得比对方更好更简捷更漂亮,所以写诗的竞争也具有体育中竞争第一的性质。譬如设立一个主题来让众多的诗人表达,这是诗歌娱乐的可能性,轻松的一面。
  我曾面对自己许多次表达上的不成功,某些感觉的表达就是不如别人。其中一个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一个人不可能同时体验许多种处境,你可能对失恋有很好的体验,但是对失业就不如他人。如果我们说只在形而上进行表达的竞争,但是形而上的东西都有形而下的支撑点,你缺少某些支撑点的时候,形而上的表达也是乏力的。
  结论应该是这样的:诗歌是全体同时代诗人在记录的时代整体,每年的诗歌选版本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在那里,每首诗有各自的位置,它们绝不会想到互相代替。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诗人之间互相贬低的现象出现呢?因为诗人作为人的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虚荣所引起的堕落。所以,堕落的不是诗歌,而是写完诗之后的“人”。
  幸好虚荣是中性的能量,它能引起堕落,也能引起自救。我曾堕落我也曾自救。有人说已经堕落了就没有再堕落的空间了,反而是自救者把自己拉了上来,就有了再堕落的空间和可能。所以说,活在可能性当中又是一种煎熬,这种煎熬更需要准确的表达,因为它能为人去接近人所写出来的理想(诗歌)提供可以反省的数据。
  在我们既定的生活环境中,譬如一个两平方米、一个两百平方米、一个两平方公里的笼子,它们所能产生的生命可能性绝对是不一样的。人类最大的笼子就是地球,当然有对更多更大“可能性”的局限,这时候想象力出来解决问题了,人类首先想象到神,然后是归类各种神之功能的宗教,奇怪的是我们从来没有把地球当作创造人类的神,其实道理也很简单,人类不以物质为其存在的答案和目的。当诗歌在几千前的人类史上杀出来时,就是作为答案和目的出现的,这个答案是人类共同、共通的精神和想象力,归根结底是我们具有与一般动物不同的智商,所以我更认为智商是我们最终的神,它活在我们人类的身上,它最早是谁给的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没有谁能把它拿走。多么公平的智商,每个人都有,并不值得骄傲。有些人经常使用它,有些人则不,经常使用者反而会干更多创新的好、坏两种事情,许多犯罪的例子证明高学历、高使用者在钻研更坏的事情,那么法律就是重要的,而律师也因此有干更坏之事的机会,同时,这也是诗歌性质的可能性,它既能提高精神的质量,也能降低它。
2003—2004

 楼主| 发表于 2004-6-29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严力诗论《诗歌的可能性》,欢迎发表看法!

     严力:诗歌的可能性(下)
            □严力
  诗歌流派中有一个派别叫自白派,首先要说明的是自白就是自我坦白,坦白什么呢?就是坦白那些与基本道德标准冲突的内心想法和闪念,自白被冠以派别的名称,就是特指把这类内心的想法表现出来,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出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动物以及自私的损人利己的潜在想法;二是在表达的过程中对自我进行讽刺批判,同时对长久以来人类文化造成的某些虚伪的写作现象进行纠正。把好的想法坦白出来的写作是大家都在进行的,而且形成了这样的竞争规则:谁能把理想甚至高尚的道德口号写得回肠荡气、韵律起伏并朗朗上口,他就会得到更多的掌声与奖励。所以,自白派相反地特指把内心深处的自私肮脏以及其他一些被掩饰了多年的东西暴露出来。
  除了大家都把自己内心好的想法表现出来之外,不少人也会讽刺自己一两句,但那不叫自白。自白形成一个诗歌流派是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后来有一种说法说这个流派的五个代表人物全自杀了,其中四个成功了,一个未遂。我曾与美国一些诗人讨论过这个事情,几次谈话之后,我把自己的认识在后来的日子里记录了下来:“人类文明就是以战胜人类自身的动物性来实现的,这个过程是搏斗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每个人的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一遍的,它是不能遗传的。所以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人类的动物性和文明性将永远搏斗下去,虽然人类创立的法律、教育和宗教在尽量保证文明性的优势,但如果没有每个人从懂事开始到成熟的那段时间里培养起来的自我反省和克制,如果在占有知识之后仅仅满足于学位与头衔而不使用知识的话,如果仅仅是对别人而不对自己使用知识,或者仅仅向外而不向内使用知识的话,文明性就经常会输给我们身上的动物性,所以文明的历史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里,都有经常倒退的鲜明的例子。我认为现代诗歌更应该是内外一起使用知识的典范。”而美国自白派诗人们的结果是令人悲哀的,我相信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消灭自身动物性的最好方式就是消灭自身,然后让高尚纯粹的理想作为纸上的事实存在下来。我在前一篇谈论诗歌可能性的文章中提到过:我更认为智商是我们人类最终的神,它活在我们人类的身上,它最早是谁给的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没有谁能把它拿走。另外,与动物都有的肉身相比(譬如“小小麻雀,五脏齐全”),我们的智商就太珍贵了。其实中国人早就悟出了肉身的道理,我们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甚至还说“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自古无良人。”。这样看来美国自白派的诗人就太不灵活了,但我认为他们的这种不灵活,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意志,那就是希望人类的理想有不需要消灭自身来实现的那一天。
  而我们看到,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宗教的文化传统逻辑是:活着就是天理,因为上帝是这样把人造出来的。所以他们不把精力放在探讨改造人性上,而是钻研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中中国方面的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是很好的证明。
但是,文化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不是有很多封建的东西吗,中国不是沿袭了几千年的帝王制吗?既然每个人造出来的时候都一样,帝王的无限权力又是怎么一回事情呢?所以权力是可以分配的,凡是可以分配的东西,就有着相对公平的分配方法,权力更应该是这样,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应该早已明白了这个道理。
  回来谈谈诗歌自白派在中国的现象,其实中国古代也有一些例子,但我更想讲讲当代,讲讲当代比较醒目的例子。首先,口语化是进入自白的一种极好的语言表达模式,中国的自白比美国的自白还需要多一个政治禁忌的自白,然后是肉身和自我的自白。诗人伊沙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这一点可以从他十几年的创作中读出来。接着又有诗人沈浩波。后者对肉身的自白更明显。我认为这是很值得庆幸的诗歌的表达现象。而且他们至今还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这就是说还在与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文化惯性进行搏斗,但是他们的文本已经存在,已经给予了我们进入这个主题的台阶。哪怕他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偏离了这个方向,最起码更年轻的诗人们有了参照与台阶。另外,从自白的两个层次来讲,都是中国人欠缺了很久很久的东西,现在终于在选择的认知上能和做一个真正的诗人接轨了。
  彻底的自白并不会必须导致对人类存在的失望,人性和原罪是可以失望的,但是智商的运用是具有希望的,人类对自己的管理是有希望的(法律、教育、积极的宗教、反省等等),北欧一个领导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最终不是消灭痛苦,而是管理痛苦。”听上去有点悲壮,但事实是:在管理的过程中是有乐趣的。人性的原罪与理想性的冲突之痛苦总是存在的,这就像经常泛滥的洪水和森林野火,把它们管理好是有乐趣的,但是管理好它并不能说明它的能量不存在了,它总是潜伏在那里,并随时会冲出来考验你的管理。这就是我们的处境。
  所以,导致自杀的那种对人性的彻底失望虽然有它的极端理想性,其实诗人们留下的文本已经证明了他们积极的努力,如果说他们不想做两面派:一面慷慨激昂地谴责自身的原罪,一面还在像动物一样地活着。那么他们忽略了另外一点,那就是人类的高智商是依靠肉体承载的,你消灭了你的肉体也就同时消灭了带给你认识事物的智商,你维持肉体的存在是为了能够继续使用智商,使用智商来提高管理理性生存的质量。所以我们有着让肉体存在的理由,当我们认识到这个理由的时候,肉体就变成了服务者,而且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让它喧宾夺主。我们反对的不就是肉体成为驾临于理想之上的主人吗?你可以做到自杀,为什么做不到让肉体成为服务于智商的仆人?我还看到自杀是一时的勇气爆发,比起一直挣扎在克制人性原罪的努力中要痛快些。那么,这就是因人而异的选择了,但这是一个高层次的选择。为什么说是高层次呢,因为这样的选择不是低层次的“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无所事事,也不是“隐入佛门”用人为的环境来抑制自己的中层次的选择,这个高是要继续使用智商来面对和改善自身与社会其他人的生存环境,寻找更加合理公平的社会制度。
  更加合理公平的社会制度到底存在吗?几千年来人类所做的各种制度的实验证明,专制与失败的试验必须挂牌告示后人,如果不这样,就会发生重复。如果能避免反复,哪怕有新的失败,也将是痛苦和代价小得多的失败。我乐观地认为,只要建立一个积极良好的社会机制监督的国际性环境,并能避免重复任何已经尝试过的失败,在科学和理性的管理下,将来的每一次新的改善社会制度的失败所付出的代价将会越来越少。但是,每一代的自白永远不会减少,因为自我的反省不能遗传,能遗传给你的是外在的和通过学习的知识,使用知识来针对自身还要靠你自己,自白就是一种努力方式,所以走在表达自我批判前端的诗人们也永远不会减少。
2004.6
 楼主| 发表于 2004-6-29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严力诗论《诗歌的可能性》,欢迎发表看法!


转:    《做真正的智者!》
      ——关于严力《关于诗歌的可能性》
          作者:武汉蒋品超
从人生存的角度来讲,人类总是在努力找寻更有营养更有利于自身身体健康的物质来作为滋养自己生命体的食物,品质与质量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曲不离口的日常话题,没有人会愿意自己毫无理由的从深海鱼油蕴铁含钙的健康食品时代返回到草根树皮茹毛饮血的远古时社会。人类的精神生活其追求自然也一样,兵刃相残,生死难料,受难于奴隶主残杀与蹂躏的奴隶生活绝不会是现代社会人们的渴求!严力《关于诗歌的可能性》一文,关于诗歌的题材有一个重要观点撇开了人类精神在质量上需要的追求:“宏观一点来讲,因为我们只能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负责,记录所处时代的文明信息。”此观点具有很深的隐蔽与误导性,的确没有人可以超越他的时代而抒写其超时代的作品,每一个作者其作品要么是对现时代的记录,要么是发掘,要么是探讨,要么是引导。这里就有一个关于诗歌题材角度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因为中国是一个混乱的社会,在西方可以用主流与非主流来划分角度的方法我感到在中国不能。譬如主流在西方通常只大多数人,其中涵盖着政府与民众,可能是政府的大多数和民众的大多数,可能是政府的少数和民众的大多数等等,因为他们的意志对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起着主导作用。在中国则不能,由于政府利益很少与民众利益一致,如果就人员的大多数而言,主流通常是民众而很少有政府,而民众意志甚少在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及深入的精神生活里产生影响,产生影响的总是政府,即少数利益集团。而按产生影响的大小即主导来分,政府即少数利益集团才是主流。那么我只好以过去中国流行的分法“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来区隔(在西方,统治者是服务者,服务者是统治者。不象在中国,统治者统治服务者,服务者服务统治者)。现今时代统治阶级所在中国社会造下的所谓文明太大程度伤害着被统治者的利益,严重折磨着被统治者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一场所谓的经济改革用“烧、杀、掠、抢”来述说并不为过!太多的人们朝不保夕,太多的人们生离死别!太多的人们背井离乡,太多的人们走投无路!
而严力行文回避了关于角度的至关重要的问题!笼统而言“所处时代的文明信息”!而“所处时代的文明信息”对于人类精神在质量上有着优与劣两类分别!优良的文明信息是作为“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负责”的人类精神的使者——诗人务必记录、发掘、探讨或引导的,而恶劣的文明信息则是作为诗人的我们务必唾弃的!摒弃“兵刃相残,生死难料,受难于奴隶主残杀与蹂躏的奴隶生活”是人类追求精神生活质量的目标!通读严力《关于诗歌的可能性》全文,不难发现严力 “宏观一点来讲,因为我们只能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负责,记录所处时代的文明信息。”所言“所处时代的文明信息”恰恰是“兵刃相残,生死难料,受难于奴隶主残杀与蹂躏的奴隶生活”的“恶劣的文明信息”!请看此论:“所以有些人在写自己作为一个诗人或作为一个日常生活的人的物质贫困状态,并研究这种状态的如何描写,我觉得那是既自爱又自卑了,自爱和自卑是太简单的主题!如果还把这种写作称为与世无争、高姿态的孤傲,就更可笑了。但这也是诗歌的一种不值得重复的可能性,可以避免的可能性。”作为一个视野开阔、胸怀良知的诗人,我们应该看到,不止是“物质贫困状态”是中国处于底层的大多数人们的生存现实,生命之于他们实在太难有安全保障更是他们的现状!
在紧随此文之后的姊妹篇《关于诗人的可能性》严力也开论即言:“最近在上海诗人默默家里的一次诗歌朗诵的聚会上,我遇到一个年青人,他可能是一个诗歌爱好者或刚踏入诗歌圈的诗人,朗诵会之后大家开始喝酒,几巡酒后,这位年青人突然哭泣起来,边哭边说:你们在这儿喝酒吟诗,可是有多少人处在贫困线上挣扎。他表现出很大的社会责任心,这点没有错。但是难道真像他这样讲的诗人那么麻木吗?显然他混淆了社会责任的分工,报纸和文字工作者们是社会舆论和生活现象的反映者,其中就包括诗人。社会体制有各种领域,政治、科学、文学、艺术、军队等等,所以社会的各个环节起着各自的作用来推动社会的运转与发展。也就是说诗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确实太多了,但是诗人能做的就是对不合理的社会观念与生命现象提出质疑,并且使用他们认为最好的诗歌形式,不然就不叫诗人了。所以说这位年轻人应该知道诗人的局限性和诗人手中的工具是什么。至于中国的改革开放的速度是否太慢了,他应该问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而不是诗人。我当时真想对他说只要在诗人的诗歌中找到了你想找的表达,就证明诗人们在努力。”(在这里严力将诗人与政治、科学、军队等显出职业特性而并列,显然是一种思考的差错,值得商榷,本文容量有限,不作讨论)我可以相信那一次诗歌朗诵会显然是一帮诗人在那里饮酒作乐偏安自慰,根本没曾有过只言片语如文中严力为掩人耳目似乎心存良知所开脱的“诗人能做的就是对不合理的社会观念与生命现象提出质疑,并且使用他们认为最好的诗歌形式,不然就不叫诗人了”。否则为何“这位年青人突然哭泣起来,边哭边说:你们在这儿喝酒吟诗,可是有多少人处在贫困线上挣扎。”
多么可悲!这就是中国诗坛的现实:一方面诗人们明知作为诗人自己该做什么,一方面却隐蔽的违背良知做着相反的写作,大言不惭为自己的写作寻找依据,并以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责任,为了让历史替自己树碑立传甚至拉帮结伙在诗坛形成强大势力协助文明恶劣的一方阻碍良知者的言说!伊砂高举严力《关于诗歌的可能性》,无非此论观点紧密配合了他淫秽萎靡的写作,为其堕落偏安的诗歌有铺路开道之效,由此可见,他的所谓略有精神质量的诗文也如严力一样,很难不让人怀疑是为自己恶劣的写作装潢门面!
我真希望我们的诗人能真正拿出诗歌所赋予的道德勇气,不被自己的私心所累,不被现实的阴暗所惧,为诗歌开路,不象严力此文给人感觉的想做智者却是一个假智者,而做真正的智者!
2004/6/27 洛杉矶

本贴由武汉蒋品超于2004年6月28日12:50:58在乐趣园〖空房子诗报〗发表.
网页地址:http://dl.netsh.com/bbs/503500/messages/7895.html
 楼主| 发表于 2004-6-29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严力诗论《诗歌的可能性》,欢迎发表看法!


以下为诗人严力授权本站发布的文章——
      《假智者(严力)的回答》
            □严力
  首先我只想纠正对我文章的误读与误解。我也希望他真的像他的评论文章最后所说的,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智者。当然我也会反省自己是不是没有把这篇东西写得很清楚,或者真的有些观点的形成有重大的角度问题。
但事实是:
  第一:既然承认每个人有不同的角度来考虑社会,那么就要允许别人有不同的角度,
  并提出你的更好的角度让别人来分享。你想用批判的口气来证明你的正确,
那是你的方式方法。
  第二: 我关于描写贫困状态的那段话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不要沉湎于自己的不幸,要自救,不要感性的哭泣,而要理性的分析。既然要写贫困这个主题,就要发现并描写贫困状态形成的根源,找到真正的被责问者。当然更不要动不动就开诉苦大会等解放军来救你,西方的民主也不是解放军。自救!我追求每个人的自救,从观念上开始。
  第三:按你的逻辑,做中国的现代诗人不能聚在一起喝酒,不然就是寻欢作乐。这种文革时期的逻辑还用我来反驳吗?另外,你根本不了解在中国民间开现代诗歌朗诵会的、艰难的、想发出声音的历史,甚至五年前,你试过跑到郊外去开吗?我们在一起互相鼓励坚持写作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呢?因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为什么你不了解这段历史呢?还要跳出来对处在里面的诗人的努力指手划脚呢?我告诉你,许多现代的中国诗人们就是这样努力的。多年来,诗人们就是在努力写、自费印刷、达到发表自己见解的目的与自由。也包括许多借酒浇愁的日子。
  在当今的中国,个人选择的范围有多大?我告诉你吧,只要像你这样的人想自救,就可以用一小笔钱参加旅行团,脱团离开你所称的地狱了。而且民主国家会不会接受你这个从地狱里面那么容易就逃出来的人,也是一个未知数。
  第四: 文明的信息包括了积极与消极的、优与劣的两个类别,所以统称现代文明社会的信息,或者你还是不满意,你非要分成文明与非文明两种信息,那么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提法不一样。要知道文明与非文明的东西哪怕在一个人身上也是纠缠在一起的,别说社会现象了。而且我也说过时代的信息、为时代负责的话,时代的信息包括优、劣甚至中间的所有信息。
  第四: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提倡通过体制改革与观念改革获得民主,提倡每一个领域的人做好他们的那一部分。我定位自己做观念改革的那部分。你如果提倡暴力,那是你的权利。
  第五: 拉帮结派的说法对我来说毫无根据,如果有一些我合得来的诗人,那就一定是有共同创作理念的。不过,你也说对了一部分,中国的一些有关部门倒是一直认为我在拉帮结派。谢谢你的再次提醒,我会注意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6-29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严力诗论《诗歌的可能性》,欢迎发表看法!


  欢迎各位兄弟姐妹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将整理一部分刊登在即将出版的《诗歌报》季刊(纸刊)上。
发表于 2004-6-30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严力诗论《诗歌的可能性》,欢迎发表看法!

晚上来细看。
发表于 2004-6-30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严力诗论《诗歌的可能性》,欢迎发表看法!

边学习边讨论,好办法!
发表于 2004-6-30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严力诗论《诗歌的可能性》,欢迎发表看法!

值得细读之后才能发言。
发表于 2004-6-30 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严力诗论《诗歌的可能性》,欢迎发表看法!

还是用作品说话好,任何理论都存在主观和客观上偏见。。
能写出能传世的作品,比什么理论都好。

发表于 2004-6-30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严力诗论《诗歌的可能性》,欢迎发表看法!

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04-6-30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严力诗论《诗歌的可能性》,欢迎发表看法!

严力又有新文授权本站发布——
        《诗人的可能性》
               严力
  最近我写过两篇关于诗歌可能性的文章,其实也连带讲了几句诗人的可能性。我觉得诗人的可能性还是值得再讲几句的。最近在上海诗人默默家里的一次诗歌朗诵的聚会上,我遇到一个年青人,他可能是一个诗歌爱好者或刚踏入诗歌圈的诗人,朗诵会之后大家开始喝酒,几巡酒后,这位年青人突然哭泣起来,边哭边说:你们在这儿喝酒吟诗,可是有多少人处在贫困线上挣扎。他表现出很大的社会责任心,这点没有错。但是难道真像他这样讲的诗人那么麻木吗?显然他混淆了社会责任的分工,报纸和文字工作者们是社会舆论和生活现象的反映者,其中就包括诗人。社会体制有各种领域,政治、科学、文学、艺术、军队等等,所以社会的各个环节起着各自的作用来推动社会的运转与发展。也就是说诗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确实太多了,但是诗人能做的就是对不合理的社会观念与生命现象提出质疑,并且使用他们认为最好的诗歌形式,不然就不叫诗人了。所以说这位年轻人应该知道诗人的局限性和诗人手中的工具是什么。至于中国的改革开放的速度是否太慢了,他应该问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而不是诗人。我当时真想对他说只要在诗人的诗歌中找到了你想找的表达,就证明诗人们在努力。当然有些诗人在生活上并不像诗歌中那么崇高,这一点除开那些诗歌圈的投机分子外,应该了解的是:诗人自己仍然在利用诗歌的理想和诗歌的创作来提高自己的做人质量。诗人也在通过诗歌的写作让自己在思考社会与生命的问题上有所新的收获。另外,这位年轻人显然对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近三十年的情况不够了解,因为当一个民间的现代诗人并不是能得到各种利益的角色,历史证明了,他们甚至有过巨大风险的。
  
  我们在阅读前人的诗歌时,就认为他们诗歌里面的东西就是他们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们把以前的诗人与他们的诗歌划上了等号。他们于是显得很崇高。事实上绝不是这样的,每个时代的诗人都有其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譬如说中国那些几百年前歌颂爱情的诗人,虽然爱情诗写的不错,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他们中的很多都有二房或三房姨太太的,那是历史时期的局限性,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讲,他们又绝对是驾临于女性之上的,那时候的男尊女卑是绝对的,这么大的观念上的不平等与他们对待爱情的观念应该是有很大关系的,我不怀疑几百年前也有好的爱情诗,不过它们应该更多的是反叛对爱情的压制。至于好的性诗和对少男少女之骚动期绝妙描绘的诗则每个时代都会有的,在这一点上,人类不可能进化到什么地方去。还有,以前的年代在对事物记录的技术上比现在落后多了,我们能够读到他们的诗就已经很幸运了,另一点,中国的历代皇帝不知道阻碍并毁掉了多少非官方的纪录呢!总之我们不了解以前诗人的日常生活品德,但是我们了解李白爱喝酒,那是因为被写在了诗里面而得以与诗一起流传下来。所以一般来说我们无法把以前诗人的诗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行为结合起来,只有同时代的阅读者可以把同时代诗人的社会生活行为及品德与他们的诗歌放在一起阅读,同时代人更能监督那些人格分裂同时代的写作者,也希望同时代爱好诗歌的阅读者对同时代的诗人进行应有的评判。因为以后的人就难以评判了,以后的人对以前的人更多的只好依照诗歌文本了。不过我要说的是:诗人在诗歌里面传达的文明值永远高于诗人的社会生活行为和品德,因为诗人也是在提出高度来让自己去接近它。至于那些提出高度之后自己不去接近的人,你愿意怎么称呼他我都不管,因为这样的人永远存在,这样的人有提出高度的语言技术,但是没有心灵的跟进,或者压根儿就没有觉得诗歌应该结合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诗歌作为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既可以成为吹捧他人、献媚权威的工具,还可以成为攻击朋友与政敌的武器,当然也就更可以为公德和自由挥旗呼吁。
  诗歌的非商业化程度源于它的精神性,它甚至接近或超过宗教,所以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的诗歌组织像宗教组织一样接受社会与个人的捐款。我认为诗歌的抽象性比宗教要少一些,而灵活性又比宗教多一些。诗歌确实在对崇尚美好的人类灵魂进行呼吁,是提醒人类经常去思索所身处的社会和终极生命的价值,并在语言的表达技术上寻找更多的可能性(这里要插上一句:人类所发明的文字是否足以表达我们内心的各种感受了?回答是否定的,所以还有很多空间可以使用奇妙的造句或词组与词组的相撞而产生出更准确的表达,而这种表达在已经发明的文字里面是找不到的。这也是诗人的一种努力吧。)有人说诗歌不能成为商业是商人的失败。这是一种幽默。虽然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更倾向于:太严肃的思想在任何相对和平一些的年代里都是一件累人的事情,为什么不把生活弄得轻松一些、物质一些?或者就用诗歌仅仅来歌颂已经得到的美好也就行了。而在战争或艰难时期,诗歌对精神进行支撑的特点就明显很多。所以诗歌对艰难的时代来讲是黑暗中的光,但在平和一些的光明时期,则显不出来了。另外,每一个个人的生命也有黑暗与光明时期,相对来讲黑暗期写的诗歌会写得有力量有感性也有更多的针对性,光明时期的诗歌,技术与理性思维的色彩就会强一些,或者会有一些无病呻吟的做作。但是诗人是敏感的,对他们来说,光明时期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不仅要为自己这条生命还要为社会进行描述和表达,人性中存在着喜欢听赞美而不喜欢批评的原罪,克服原罪应该是诗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努力方向,所以诗人在诗中展现出来的批判和抱怨要多一些,所以说诗人又是最挑剔的一类人。
  诗人的自尊心首先是人的自尊心,当你克服被批评时的第一反应----为自己辩白,而使用第二甚至第三反应时,你已经升华了,升华意味着你能得到一些用第一反应从来得不到的东西。因为第一反应是带有动物性的,就好像一件东西迎面扔过来,你不是躲避就是以拳头挡之,可是事实上扔过来的常常是礼物或礼物的原材料,为什么说是原材料,因为它需要你把它再加工成礼物的。当然也有恶意攻击的,抱着一种阴暗心理提出来的,那么这样的人你只能尽量避免把打过来的球再打过去,因为这显然会浪费你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其实人类的自尊心早就被人类自己消耗干净了,不说其他的,就说战争吧,什么时候地球上停止过哪怕一天的战争呢?所以人类是竞争处境中的人类,是需要严格游戏规则的人类,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就是说人类的游戏规则一直不够严格。那么就降低动物性的自尊,提升理性的自尊,你的自尊就是任何一个他人的自尊,这时候的你就越来越敢于批评自己,因为这也是在批评任何一个他人,这样的话,提升人类整体的水平就有了可能性,互相的关怀变成了一种积极的竞争,这是多么美好。但是,不相信会有这样日子的还是诗人,因为悲观是诗人的基石,
诗人一边理想一边悲观。我认为这并不妨碍和平的可能,悲观是诗人的牙齿,幸福也要用这组牙齿来咀嚼。这就像参加了一场长久的战争之后,回到和平环境里面的军人,他们在用拇指与食指拿着茶杯柄的时候,仿佛还在开枪。因为人类的灾难确实太久了,从原始时代到封建皇朝到中世纪到国际列强瓜分世界到冷战到恐怖主义到经济制裁到贪污到种族斩首,这还没有算上每年的天灾、爱滋、SARS到各种疾病……宏观者握着许多具体的微观的悲观证据,所以诗人说:希望但悲观着,悲观但希望着。 一滴污水中见到的大海,可以比真实的大海还要清澈。
  另外要强调的一点是:人类的发展在改变文化需求的现象。在二十一世纪,当人类在理论上已经基本统一了国际性的道德标准和游戏规则时,诗人在社会中的自然人数比例和喜欢阅读诗歌之人数的自然比例,绝对是那种少数。而其他的许多文化、体育、经济、科学门类也都在划分一定的比例时,我们就更懂得诗歌的这种处境了。不过,就是仅仅因为少数也会使不少诗人悲观并愤怒,因为他们既敏感又认为自己所选择的诗歌在人类的生命中比其他许多事情更重要。不过,其他各种门类的人也这样想。谁能说服谁呢?天知道!!但我知道,打开报纸的招聘广告版,有时候虽然会看见招聘广告的文案设计,但是从来没有看见过招聘诗人的,所以难怪有一些诗人会把日常生活的失败和贫穷转化为诗歌的骄傲。所以我也就知道,除非你想变成御用文人,那么诗人永远是业余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诗人有更多的机会去从事其他的各种行业来养活自己,并从中得到更多的生活体验。
发表于 2004-7-1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严力诗论《诗歌的可能性》,欢迎发表看法!

矛盾的严力……
发表于 2004-7-1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严力诗论《诗歌的可能性》,欢迎发表看法!

呵呵,学习学习,研究研究,讨论讨论
发表于 2004-7-2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严力诗论《诗歌的可能性》,欢迎发表看法!

我宁可原始一点,自私一点,关注他人之前,我或许会先选择看清自己和这个世界,
我们头上的光环在流失
我们甚至有时候不知道我们该做什么
但我们能看到什么
什么能刺痛我们
诗人本身没有人规定他必须去关注哪个方面
我们发自心灵对某些人或事物的感受
成了笔下的东西,这或许就是一个诗人该做的
楼上的两位我的观点中庸
晚辈妄言:)
发表于 2004-7-5 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严力诗论《诗歌的可能性》,欢迎发表看法!

可以说,诗歌是凌驾于其它文学形式的主宰,又是最简洁的文字表达形式,它甚至是文学的鼻祖。它的表现形式随历史发展与其它文学形式一样不断的演进和发展,表达形式可谓丰富多彩,如果你学习了就会发现,任何一种情感和内容都可以找到相适应的体裁形式。这真是我们这个数千年文化大国承传和发展下来的珍珠宝库。
诗歌宜雅宜俗,精补兼收,从儿歌、顺口溜、民谣到各种古诗词体,甚至今天更加广泛的现代诗,真是表现无所其及,含盖无所不周。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喜好采用适合自己的表现手法。可以讲,诗歌是最简单的文学形式,也是最高深的文学形式,它可以最质朴直接地表现一切,也可以含蓄优雅地描绘一切意境和思想。
诗歌是灵魂的闪光,是激情的流淌,是思想的凝聚,是时代的呐喊。它惜墨如金,却内容博大,它给人们无限的想象和梦幻空间,它既是油画也是丹青,既可工笔也可印象,既可现实也可浪漫,更可现实兼浪漫。广义而言,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诗人,狭义而言,诗人是天才和综合文化素养的凝合,他(她)的诗歌必须能够深刻反映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必须能够成为广大人们所喜闻乐见的精神寄托。伟大的诗歌作品是不朽的。
诗歌和诗人存在于任何未知的可能性之中,但只有一种没有可能性,不符合时代发展,不被广大人民所接受的诗歌是没有生命力的,是必然被时光的流失所淘汰,有的诗歌象流星划空而过,有的诗歌象永恒的群星璀璨于夜空,激扬着强大的生命力。
诗歌与其它文学形式一样,需要人们不断地探索,丰富和发展,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些默默耕耘的人们,才能够使诗歌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中的反复演进中阔步前进。感谢严力先生以及为诗歌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3 19: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