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549|回复: 3

浅说诗的语言/作者:听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30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说诗的语言/作者:听月


诗的语言是诗人们借以传达思想情感的工具。但什么是诗的语言呢?写诗也有十多年了,可每一想到这个问题,脑子里便混沌一片。各中意识中的观念纷至沓来,如水中月,掬之而空,望之犹在。今不揣浅陋,试将一些想法略加梳理出来,以求教于各位诗友。
一,诗是优美的语言。
美的语言不一定是诗,但诗的语言一定是美的。因涉及到美学的范畴,这里只举二点:
1、语言的含蓄意蕴美。如朱庆如的《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是作者在临考前示呈主考官张籍的一首诗。其意在探询他是否欣赏自己的作品。当然这种意愿是不便直说的,便转换一个角度,写闺中意趣。以新娘梳妆打扮后,含羞征询丈夫画眉深浅无”来作比。此诗含而不露,别具意味。
可见含蓄的语言,由于不作铺陈直述,而是通过曲折比兴之词和谈墨勾勒之笔,追求兴外之意趣,这种意象又常常带有某种朦胧性和多义性。
2、语言的波澜层次美。前人谓“文似看山不喜平”我看诗尤其如此。试看今人王巨农的七律《无题》:
柳色年年绿涨深,东君一别邈难寻。
红颜早付潺潺雨,白首犹存耿耿心。
老去镜圆今夕梦,归来人剩旧时音。
行舟欲系千斤石,又怕寒生隔岸衾。
听我老师林从龙先生讲,此诗是作者代一位思妇写的。该女子于1948年结婚。不久,其丈夫就被抓兵去了台湾,她一直痴等了四十多年,尽管被视为反革命的家属承受着各种凌辱和痛苦,但她依然不改旧衷。直到1989年,丈夫终于回来了。当见她还在孤身独守时,十分感动,决心定居大陆。但是当他告诉妻子已在台湾结婚了时,深明大义的妻子却依然劝他回台。临行时虽然依依不舍,但为了成全丈夫与在台湾的妻子团聚,而自身孤度晚年。此诗虽是作者代人而作,但真人真事,又亲见亲闻,故诗写得特别亲切感人。诗的语言运用更是表现得展转回环,波澜起伏。
二、诗是形式的语言。
诗有其特定的形式,不仅表现在种类,格律,句式之上,更是通过这一固有的形式同骚赋,言歌,文词等从基本形式上区分开来。尽管它们也有诗的意境,诗的表现手法,也有押韵等诗的成份在内。但由于它们不具备诗的完全形式与特征,所以我认为形式是界定文体的关键。
形式是情感和思想借以流露的语言组织,无论何内容的语言都是借助形式这一载体来表现的。即使我们在写诗时,也会考虑到是用五言,七言,还是用排律,古风哪一种形式来表现更合适一些,可见形式与内容是互为表里的关系。但要注意的是,有些只是借助诗的形式从其表达内容来看并不是诗。如歌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意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三、诗是情感的语言。
“诗缘情”,我认为诗的本质是抒情的。尽管后来有以议论入诗者,也有以理趣入诗者,但都或多或少无不含有抒情的成份在内。诗歌是表现情感的,把这个见解发挥得透辟的是《诗·大序》: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人与生俱来就有情感,而表现情感最适当的方式是诗歌。因为语言节奏与内在的情感相契合,是一种自然的流露表达。试看刘禹锡的诗《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此诗前二句写玄都观经过繁盛后呈现一征荒凉的景象,“桃花净尽代替它们的仍是满目的青苔与菜花。后二句由花事的盛衰引发出人事沉浮进退的感概。而今游人罕至,就连种桃道士也不知所终了。诗中显然把桃花隐喻为新贵,经过十多年的世事变迁,从前被当权者贬谪的人又重新回来了。作者既是对政敌们的嘲笑,也显示了自己的乐观和不屈的处世精神。在这短短二十八个字里,诗人随着情感起伏抒发出多少人与事的感慨啊!
可见诗的本质在于抒情。只有抒真情,才能感人心魄,引人入胜。
四、诗是形象的语言。
借用形象的比喻来反映生活,使人读起来感到具体生动。如闻其声,如在目前,如历其境,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如李颀的诗“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语言的描写,“愁”便有了深度。
又如当代有一首《竹枝词·情歌》也是如此:
手挽长藤扎木排,巧逢情妹洗衣来。
笑容掉进江河里,一朵芙蓉水底开。
诗美如画,芙蓉水底开,情妹绰约多姿的形象便和盘托出,宛在目前。
五、诗是公众的语言。
诗是写给人看的,当力求语言质朴,通俗易懂,于浅中求其深味。虽说好诗不厌千回读,我看再好的诗,若诗的语言晦涩艰深,且典故生僻难解,如入云里雾里自然就味同嚼蜡了。一些自持学富五车和穷于考据的学究们所作之诗最令人费解,“做”的功夫太多,便运离了诗的性灵。
我觉得流传久远的《古诗十九首》比当今一些诗人的作品好读易懂得多。如: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诗出于乐府歌谣,写得感情真挚,语言自然流畅,反复低徊,抑扬不尽。读来朗朗上口,如家信中语。又如《古怨歌》“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旧”等莫不如此。
再说有唐一代,群星璀璨。何故“诗鬼”李贺的诗不及李白,杜甫等之诗传颂者众?且放下他们的艺术成就不谈,窃以为李贺的诗虽意涉瑰奇,然其选语险绝,难免有古奥生硬之嫌,未若李杜繁华落尽,直见真谆故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的语言运用的重要性。
六、诗是经济的语言。
经济的语言首先应该是精粹的。因为精粹便比散文需要更多思索;更多的吟味。可以说精粹是诗的语言内涵。同样在用字上也要经济得恰多好处。正所谓增一分则多,减一份则少。试把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诗前各增二字变成“山中明月松间照,寺外清泉石上流”不但冗繁且意境差矣。再将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 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前各去二字, 则语浅味寡矣!
写诗的人大抵都有这样的体会,常常考虑用什么样的形式和体裁 来表现其内容。对此,袁枚在《随园诗话》卷十四中说到:“某画折兰小照,求题七古。余晓之说,兰为 幽静之花,七古乃沉雄之作,考钟鼓以享幽人,与题不称。若必以多为贵,则须知米豆千詹[dan音] 不若明珠一颗也”可见语言的多寡各尽其妙,贵在相题而作。唐人句“药灵丸不大,棋好子无多”即是这个道理。更何况动人春色不在多呢?
七、诗是意象组合的语言。
所谓“意象”也称“意境”。是诗人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把生活反映在作品中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但又比实际生活更美,更集中。由此它自然成了诗歌的基本审美范畴。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曰 圆。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上举二联中“大漠”,“孤烟”与“落日”,“长河”何其壮美!“池塘”、“春草”与“园柳”、“鸣禽”又何其优美!这二组平常的意象一经诗人巧妙的组合,便美不胜收。真乃“情与景会,意与象通”也!
我们通常评介一首诗的优劣,不正是看它有无意境以及意境的深浅吗?试比较“云外一声鸡”与“蛙声一片忙”便知。
八、诗是有韵的语言。
有韵的语言也即是有声的语言。声和韵是密不可分的,都是为了增强诗的真的节奏感。韵有二种:一种是句子 内押韵,一种是句尾押韵。我们又习惯把相邻两字成韵叫做“叠韵”,句尾押韵称为“平水韵”。以前韵的概念,除了韵脚还兼指句中之声韵。即古人所言之宫羽,今人所说的平仄。随着时代语言的发展,我们现在用韵放宽了许多,更有“今声今韵”的试行。在古代文学中,诗皆可歌,歌皆伴乐。故以伴乐为主,用韵为辅。事实上,以前的文,赋,歌,辞为了便于吟诵,也常常用韵增强艺术效果。就连我们现在流行的歌词也都用韵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文(散文)可以用韵,也可以不用,但诗必须用韵。至于新诗我认为更接近于散文,用韵于否自然就不拘一律了。
九、诗是生活的语言。
“观则同于外,感则异于内。”诗人的观和感无不来自于对生活的
体验。早在《诗经》中便出现了许多描写农民劳作的生活场面。如“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同样,在大量的诗词作品中,特别是短小精焊的五言,七言绝句多是诗人截取生活某一蕴含丰富的片断。
可以说,没有生活语言的诗是空泛浮浅的。前人也非常强调功夫在诗外,即为说明了这点。
从以上种种我们可以看出,诗的情感是波澜起伏的,诗的形式是特定因有的,诗的意境是宏约深远的,诗的形象是生动传神的,诗的节奏是顿挫分明的等等,这一切又如此密切相关的构成了诗独特面丰富优美的语义。

2002年5月15日 三稿于栖儒堂

注:引用参考书目章节:
01,朱自清《说诗》中“诗是精粹的语言”。
02,朱光潜《诗论》中“诗的节奏与声韵”。
03,林从龙《诗苑寻芳》“意境浅谈”。
发表于 2003-9-30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说诗的语言/作者:听月

教人如何在诗歌报混饭吃的基本艺术
 楼主| 发表于 2003-9-30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说诗的语言/作者:听月

[这个贴子最后由清风冀在 2003/09/30 08:14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千里共婵娟2003/09/30 01:25am 发表的内容:
教人如何在诗歌报混饭吃的基本艺术
回千里共婵娟:此文作者为东楚的朋友,从未来过诗歌报,本文是我是从彼处转来的。
好说“混饭吃”,此处的贴子基本上都是为此:)争取人人都有一口稍好一些的饭菜:))
发表于 2003-10-27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说诗的语言/作者:听月

哈哈!我要现实的多,本人无成名的愿望,也不期望将来靠他养老婆.到是常来看看前辈们的佳作,比吃龙虾要舒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7 08: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