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放学回家走田埂,遇下雨稀泥滑腻,难以下脚。后来族人铺上青石板,厚实,细沙质地,一点不滑,即使在天上地下都是雨的时候回家,感觉家近且暖。 如今去爬山,仍然爱走青石板路。孤僻幽静,可独享风景。野花草叶摇曳在侧,花香怡人。青石采自山岩,又再次融入泥土山势,和谐,不似沥青路张扬突兀,更没重金属味道。 人类常自傲于科技发达。机械化作业,宽阔平整的沥青大道几天课铺就,通达四方。而修青石板路需先上山采石,再把凿子一根根打入山岩分石,然后装入背篓或箩筐,背或挑下山,用手抱石着地,撬正位置,夯实石基,凿平,一块青石板铺好。通往山外的长路,需要几百块青石板,往往需要几个月才能抵达。 前天从茶山山梁下山,遇见一条长满青苔的青石板路,缠绕于山之腰,又隐没山之坳,极像一条她腰间系的青绸丝带,让人着迷,于是走上去。愈往前荒草愈深,终于被淹没在过顶的草丛中,荆棘划破衣衫划破皮肤。我用竹杖拨开荒草,找青石板,还在,不慌不怕,顺着青石板的指引,终走出荒坡。 青石板路尽头(也许应该是起点)的土坯屋里,头发斑白、满脸沟壑沧桑的老婆婆正在青石上一下一下磨柴刀。也许这条荒废青石板路是她去世的爱人(请原谅我乱猜)所修。回首也被自己划破的潮水一般的青山草丛,回首走过的青石板路,看得见先人渴望与山外世界和他人交流,但又不舍家和故土的踟蹰的心情。 走过,路就在。走过,路不再孤单。走过,是对逝去的人最好的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