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857|回复: 2

标签:实验诗歌==《文学比较》(2017最后一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4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曼妙 于 2017-12-24 08:37 编辑

文学比较

汉高祖刘邦《大风歌》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在前,
汉武帝刘彻《秋风辞》的“秋风起兮白云飞”在后。

《诗经•郑风•子衿》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在前,
魏武帝曹操《短歌行(一)》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在后;
《诗经•小雅•鹿鸣》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在前,
魏武帝曹操《短歌行(一)》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在后。

战国宋玉《九辨》的“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在前,
魏武帝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的“秋风萧瑟”在后,
魏文帝曹丕《燕歌行(一)》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再后。

《诗经•卫风•伯兮》的“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在前,
三国阮籍《咏怀(二)》的“膏沐为谁施”在后。

《诗经•小雅•小弁》的“我辰安在”在前,
三国阮籍《咏怀(四十七)》的“生命辰安在”在后。

《老子•德经(七十)》的“被褐怀玉”在前,
三国阮籍《咏怀(十五)》的“被褐怀珠玉”在后。

《庄子•人间世》的“膏火自煎也”在前,
三国阮籍《咏怀(六)》的“膏火自煎熬”在后。

战国屈原《招魂》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枫”在前,
三国阮籍《咏怀(十一)》的“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在后。

《荀子•天论》的“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在前,
三国阮籍《咏怀(十六)》的“小人计其功,君子道其常”在后。

东汉班固《汉书•礼乐志•天马歌》的“天马来,从西极。经千里,循东道”在前,
三国阮籍《咏怀(四)》的“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在后。

战国屈原《远游》的“哀人生之长勤”在前,
东晋陶渊明《闲情赋并序》的“感人生之长勤”在后;
战国屈原《离骚》的“凤凰既受诏兮,恐高辛之先我”在前,
东晋陶渊明《闲情赋并序》的“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在后;
西汉庄忌《哀时命》的“夜炯炯而不寐兮”在前,
东晋陶渊明《闲情赋并序》的“炯炯不寐”在后。

《汉乐府•相和曲•鸡鸣》的“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在前,
西晋陆机《赴洛道中作(一)》的“鸡鸣高树巅”在后,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一)》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再后。

魏文帝曹丕《杂诗(一)》的“白露沾我裳”在前,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三)》的“夕露沾我衣”在后。

三国曹植《七哀》的“明月照高楼”在前,
南朝汤惠休《怨诗行》的“明月照高楼”在后。

战国屈原《九歌•山鬼》的“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在前,
南朝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的“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在后。

西晋左思《白发赋》的“星星白发,生于鬓垂”在前,
南朝谢灵运《游南亭》的“星星白发垂”在后。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的“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在前,
南朝鲍照《咏史》的“百金不市死”在后。

战国屈原《九歌•湘夫人》的“洞庭波兮木叶下”在前,
南朝谢庄《月赋》的“洞庭始波,木叶微脱”在后。

《诗经•邶风•北风》的“惠而好我”在前,
南朝谢朓《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诗》的“惠而能好我”在后。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论》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前,
三国阮籍《咏怀(三)》的“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在后,
南朝谢朓《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的“桃李成蹊径”再后。

《汉乐府•相和曲•江南》的“莲叶何田田”在前,
南朝谢朓《江上曲》的“莲叶何田田”在后。

战国屈原《离骚》的“春与秋其代序”在前,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的“春秋代序”在后。

东汉无名氏的“燕赵多佳人”在前,
梁元帝萧绎《燕歌行》的“燕赵佳人本自多”在后。

南朝盛弘之《荆州记》在前,
北朝郦道元《水经注•三峡》在后。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的“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在前,
北朝庾信《燕歌行》的“荡子空床难独守”在后。

战国屈原《九歌•湘夫人》的“袅袅兮秋风”在前,
唐朝陈子昂《感遇(三十八)》的“袅袅秋风生”在后。

南朝谢庄《月赋》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在前,
唐朝张九龄《望月怀远》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后。

三国曹植《七哀》的“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在前,
唐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在后。

《诗经•豳风•七月》的“九月授衣”在前,
唐朝孟浩然《题长安主人壁》的“授衣当九月”在后。

南朝范云《赠张徐州谡》的“恨不具鸡黍,得与故人挥”在前,
唐朝孟浩然《过故人庄》的“故人具鸡黍”在后。

北朝薛道衡《敬醉杨仆射山斋独坐》的“遥原树若荠”在前,
唐朝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的“天边树若荠”在后。

《诗经•豳风•七月》的“取彼斧戕,以伐远扬”在前,
唐朝王维《春中田园作》的“持斧伐远扬”在后。

战国屈原《九歌•湘夫人》的“观流水兮潺湲”在前,
唐朝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的“秋水日潺湲”在后。

西汉司马相如《长门赋》的“文杏以为梁”在前,
唐朝王维《文杏馆》的“文杏裁为梁”在后。

南朝何逊《见征人分别》的“候骑出萧关”在前,
唐朝王维《使至塞上》的“萧关逢候骑”在后。

《玉台新咏•东飞伯劳歌》的“谁家女儿对门居”在前,
唐朝王维《洛阳女儿行》的“洛阳女儿对门居”在后。

《庄子•说剑》的“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在前,
唐朝李白《侠客行》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在后。

唐朝崔颢《黄鹤楼》在前,
唐朝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在后;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的“浮云蔽白日”在前,
唐朝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总为浮云能蔽日”在后。

《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秋歌》的“仰头看明月”在前,
唐朝李白《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在后。

南朝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的“共登青云梯”在前,
唐朝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身登青云梯”在后。

南朝谢朓《和沈祭酒行园诗》的“荒径隐高蓬”在前,
唐朝李白《白马篇》的“荒径隐高蓬”在后;
南朝王僧孺《古意》的“落日映珠袍”在前,
唐朝李白《白马篇》的“落日明珠袍”在后。

唐朝李延寿《南史•陶潜传》的“我欲醉眠卿可去”在前,
唐朝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的“我欲醉眠卿且去”在后。

唐朝王翰《凉州词二首(一)》的“古来征战几人回”在前,
唐朝高适《蓟门行五首(三)》的“征战几时归”在后。

南朝谢朓《游东田》的“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在前,
北朝庾信《咏画屏风(二十二)》的“竹动蝉争散,莲摇鱼暂飞”在后,
唐朝储光羲《杂咏五首•钓鱼湾》的“荷动知鱼散”再后。

南朝沈约《早发定山》的“山樱发欲然”在前,
唐朝杜甫《绝句》的“山青花欲然”在后。

南朝何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的“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上浮”在前,
唐朝杜甫《宿江边阁》的“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在后。

唐朝沈佺期《钓竿篇》的“人疑天上坐”在前,
唐朝杜甫《小寒食舟中作》的“春水船如天上坐”在后。

唐朝王昌龄《从军行(四)》的“不破楼兰终不还”在前,
唐朝杜甫《秦州杂诗(七)》的“楼兰斩未还”在后。

唐朝李白《渡荆门送别》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在前,
唐朝杜甫《旅夜书怀》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在后。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的“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在前,
魏文帝曹丕《杂诗(二)》的“西北有浮云”在后,
唐朝刘长卿《登余干古县城》的“孤城上与白云齐”再后。

梁武帝萧衍《子夜冬歌》的“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在前,
唐朝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的“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在后。

西晋张载《七哀(二)》的“泪下沾衣襟”在前,
唐朝顾况《游子吟》的“泪下沾衣襟”在后。

《孟子•尽心章句上》的“观于海者难为水”在前,
唐朝元稹《离思(四)》的“曾经沧海难为水”在后。

西汉准南小山《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在前,
唐朝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在后。

唐朝杜甫《曲江(二)》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前,
唐朝白居易《感秋咏意》的“世间七十老人稀”在后。

唐朝李白《月下独酌(一)》的“花间一壶酒”在前,
唐朝刘禹锡《罢郡归洛阳闲居》的“花间数杯酒”在后。

北朝郦道元《水经注•洧水》的“俯视游鱼,类若乘空矣”在前,
唐朝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在后。

唐朝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一)》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在前,
唐朝杨巨源《酬崔博士》的“白玉壶中一片冰”在后。

《南朝乐府•苏小小歌》在前,
唐朝李贺《苏小小墓》在后。

南朝何逊《相送》的“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在前,
唐朝许浑《咸阳城东楼》的“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在后。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的“深则厉,浅则揭”在前,
唐朝杜牧《除官归京睦州雨霁》的“深浅须揭厉”在后。

《诗经•小雅•天保》的“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在前,
唐朝杜牧《雪中书怀》的“如日月恒升”在后。

唐朝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前,
唐朝杜牧《题敬爱寺楼》的“独登还独下,谁会我悠悠”在后。

唐朝张祜《感春申君》的“寂寞无人杀李园”在前,
唐朝杜牧《春申君》的“欲使何人杀李园”在后。

南朝萧纲《林下作伎》的“花与面相宜”在前,
唐朝崔护《题都城南庄》的“人面桃花相映红”在后,
唐朝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的“花面交相映”再后。

魏文帝曹丕《燕歌行(二)》的“别日何易会日难”在前,
唐朝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在后;
南朝吴均《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三)》的“绿鬓愁中改”在前,
唐朝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在后。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的“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在前,
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的“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于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在后,
唐朝李白《长干行》的“十四为君妇”、“十五始展眉”、“十六君远行”再后,
唐朝李商隐《无题•八岁偷照镜》的“十二学弹筝”、“十四藏六亲”、“十五泣春风”再后。

唐朝戴叔伦“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在前,
唐朝李商隐《锦瑟》的“蓝田日暖玉生烟”在后。

五代江为《残句》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在前,
北宋林逋《山园小梅(一)》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后。

魏武帝曹操《短歌行(一)》的“对酒当歌”在前,
北宋柳永《蝶恋花•独倚危楼风细细》的“对酒当歌”在后。

《老子•道经(九)》的“功成身退”在前,
北宋欧阳修《渔家傲•与赵康靖公》的“定册功成身退勇”在后。

《礼记•王制》的“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在前,
北宋欧阳修《答杨辟喜雨长句》的“三年必有一年食,九岁常备三岁凶”在后。

唐朝王维《汉江临泛》的“山色有无中”在前,
北宋欧阳修《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的“山色有无中”在后。

唐朝温庭筠《商山早行》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在前,
北宋欧阳修《被牒行县因书所见呈僚友》的“晚烟茅店月,初日枣林霜”在后,
北宋欧阳修《送张至秘校归庄》的“鸟声梅店雨,柳色野桥春”再后。

唐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床头屋漏无干处”在前,
北宋王安石《沈坦之将归溧阳,值雨留吾庐久之(一)》的“床床屋漏无干处”在后。

唐朝杜甫《贫交行》的“翻手为云覆手雨”在前,
北宋王安石《老人行》的“翻手作云覆手雨”在后。

唐朝崔护《题都城南庄》的“桃花依旧笑春风”在前,
北宋王安石《送张明甫》的“桃花依旧笑春风”在后。

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澄江静如练”在前,
北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千里澄江似练”在后;
唐朝杜牧《泊秦淮》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在前,
北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在后。

唐朝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晋代衣冠成古丘”在前,
北宋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的“晋代衣冠成古丘”在后;
唐朝王勃《滕王阁诗》的“槛外长江空自流”在前,
北宋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的“槛外长江空自流”在后。

唐朝宋之问《灵隐寺》的“看余度石桥”在前,
北宋王安石《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的“看予度石桥”在后;
唐朝韩愈《南溪始泛》的“梢梢新月偃”在前,
北宋王安石《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的“梢梢新月偃”在后。

北宋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的“把酒祝东风”在前,
北宋王安石《生查子•雨打江南树》的“把酒祝东风”在后。

唐朝王维《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的“坐久落花多”在前,
北宋王安石《北山》的“细数落花因坐久”在后。

唐朝杜甫《羌村(一)》的“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在前,
北宋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的“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在后。

唐朝李商隐《无题•八岁偷照镜》的“背面秋千下”在前,
北宋晏几道《生查子•金鞭美少年》的“背面秋千下”在后。

五代翁宏《春残》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在前,
北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在后。

《尚书•益稷篇传》的“苍苍然生草木”在前,
北宋苏轼《端节遍游诸寺得禅字》的“草木自苍然”在后。

战国屈原《九歌•河伯》的“紫贝阙兮珠宫”在前,
北宋苏轼《登州海市》的“岂有贝阙藏珠宫”在后。

《三国志•锺会传》的“我欲持此安归乎”在前,
北宋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的“持此欲安归”在后。

唐朝李白《把酒问月》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在前,
北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后。

唐朝李白《月下独酌四首(一)》的“我舞影凌乱”在前,
北宋苏轼《和陶形赠影》的“我舞汝凌乱”在后。

唐朝杜甫《示从孙济》的“汲多井水浑”在前,
北宋苏轼《楼观》的“汲尽阶前井水浑”在后。

唐朝杜甫《曲江对雨》的“暂醉佳人锦瑟旁”在前,
北宋苏轼《初自径山归,述古召饮介亭,以病先起》的“倦醉佳人锦瑟旁”在后。

唐朝杜甫《赠蜀僧闾邱师兄》的“落月如金盆”在前,
北宋苏轼《次韵僧潜见赠》的“共看落月金盆倾”在后。

唐朝杜甫《水槛遣心(一)》的“细雨鱼儿出”在前,
北宋苏轼《道者院池上作》的“细雨出鱼儿”在后。

唐朝杜甫《哀江头》的“明眸皓齿今何在”在前,
北宋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的“明眸皓齿谁复见”在后;
唐朝杜牧《台城曲(一)》的“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在前,
北宋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的“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在后。

唐朝杜甫《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的“层巅馀落日,草蔓已多露”在前,
北宋苏轼《临江仙•风水洞作》的“层巅馀落日,草露已沾衣”在后。

唐朝白居易《忆江南三首(一)》的“春来江水绿如蓝”在前,
北宋苏轼《凤翔八观•东湖》的“江水绿如蓝”在后。

唐朝刘禹锡《浪淘沙九首(七)》的“卷起沙堆似雪堆”在前,
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卷起千堆雪”在后。

唐朝柳宗元《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的“翠帷双卷出倾城”在前,
北宋苏轼《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的“翠帷暮卷佳人出”在后。

唐朝李贺《将进酒》的“小槽酒滴真珠红”在前,
北宋苏轼《浣溪沙•醉梦昏昏晓未苏》的“小槽春酒滴真珠”在后。

唐朝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的“三碗搜枯肠”在前,
北宋苏轼《汲江煎茶》的“枯肠未易禁三碗”在后。

唐朝杜牧《杜秋娘诗》的“一舸逐鸱夷”在前,
北宋苏轼《次韵代留别》的“他年一舸鸱夷”在后。

北宋黄庭坚《郭明甫作西斋于颍尾请予赋诗二首(一)》的“女郎台下水如天”在前,
北宋苏轼《望湖楼醉书(一)》的“望湖楼下水如天”在后。

《论语•颜渊》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前,
北宋黄庭坚《竹枝词二首(二)》的“四海一家皆兄弟”在后。

《左传•僖公四年》的“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在前,
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的“我居北海君南海”在后。

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赞》的“一死一生,乃知交情”在前,
北宋黄庭坚《秋怀二首(二)》的“一死一生交道绝”在后。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的“夫市之无虎明矣,然三人言而成虎”在前,
北宋黄庭坚《流民叹》的“市上三言或成虎”在后。

三国曹植《洛神赋》的“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在前,
北宋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的“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在后。

三国曹植《箜篌引》的“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在前,
北宋黄庭坚《追和东坡壶中九华》的“试问安排华屋处,何如零落乱云中”在后。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俯仰之间,已成陈迹”在前,
北宋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的“俯仰之间已陈迹”在后。

南朝徐陵《鸳鸯赋》的“山鸡映水哪相得,孤鸾照镜哪成双”在前,
北宋黄庭坚《睡鸭》的“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舞镜不作双”在后。

唐朝杜甫《丹青引》的“文采风流今尚存”在前,
北宋黄庭坚《听宋宗儒摘阮歌》的“文采风流今尚尔”在后。

北宋欧阳修《别滁》的“我亦只如常日醉”在前,
北宋黄庭坚《夜发分宁寄杜涧叟》的“我自只如常日醉”在后。

南朝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的“天际识归舟”在前,
北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在后,
北宋秦观《望海潮•越州怀古》的“天际识归舟”再后。

隋朝杨广《失题诗》的“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在前,
北宋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在后;
唐朝杜牧《遣怀》的“赢得青楼薄幸名”在前,
北宋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的“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在后。

三国嵇康《赠秀才入军十八首(十四)》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在前,
北宋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的“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在后。

唐朝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三)》的“画图省识春风面”在前,
北宋周邦彦《拜星月慢•秋思》的“画图中、旧识春风面”在后。

唐朝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的“红绽雨肥梅”在前,
北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的“雨肥梅子”在后;
唐朝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四)》的“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尊前有限杯”在前,
北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的“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在后。

唐朝刘禹锡《石头城》的“夜深还过女墙来”在前,
北宋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的“夜深还过女墙来”在后;
唐朝刘禹锡《乌衣巷》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前,
北宋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的“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在后。

唐朝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的“前度刘郎今又来”在前,
北宋周邦彦《瑞龙吟•章台路》的“前度刘郎重到”在后。

唐朝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的“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在前,
北宋周邦彦《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的“渭水西风,长安乱叶”在后。

唐朝杨巨源《崔娘诗》的“萧娘一纸书”在前,
北宋周邦彦《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的“为萧娘,书一纸”在后;
唐朝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东关酸风射眸子”在前,
北宋周邦彦《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的“桥上酸风射眸子”在后。

北宋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的“燕子楼空”在前,
北宋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的“燕子楼空”在后。

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羽扇纶巾”在前,
北宋周邦彦《隔浦莲近拍》的“纶巾羽扇”在后。

唐朝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的“还如何逊在扬州”在前,
北宋(南宋)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的“何逊在扬州”在后。

《诗经•小雅•庭燎》的“夜如何其”在前,
北宋周邦彦《夜飞鹊•别情》的“凉夜何其”在后,
北宋(南宋)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的“聊问夜何其”再后。

北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庭院深深深几许”在前,
北宋(南宋)李清照《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庭院深深深几许”在后。

北宋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的“约开萍叶上兰舟”在前,
北宋(南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独上兰舟”在后;
北宋晏几道《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的“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的“采罢江边月满楼”在前,
北宋(南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后;
北宋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的“花不语,水空流”在前,
北宋(南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花自飘零水自流”在后;
北宋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的“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在前,
北宋(南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后。

唐朝李白《秋浦歌(十五)》的“白发三千丈”在前,
北宋(南宋)陈与义《伤春》的“霜发三千丈”在后;
唐朝杜甫《伤春五首(一)》的“烟花一万重”在前,
北宋(南宋)陈与义《伤春》的“烟花一万重”在后。

南宋强彦文《残句》的“远山初见疑无路,曲折徐行渐有村”在前,
南宋陆游《游山西村》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后。

北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的“我欲乘风归去”在前,
南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的“我欲乘风去”在后。

《论语•述而》的“甚矣吾衰也”在前,
南宋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的“甚矣吾衰矣”在后;
唐朝李白《秋浦歌(十五)》的“白发三千丈”在前,
南宋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的“白发空垂三千丈”在后;
唐朝李延寿《南史•张融传》的“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不见我。”在前,
南宋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的“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在后。

战国宋玉《大言赋》的“长剑耿耿倚天外”在前,
三国阮籍《咏怀(三十八)》的“长剑倚天外”在后,
唐朝李白《临江王节士歌》的“安得倚天剑”再后,
南宋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的“倚天万里须长剑”再后。

《汉乐府•相逢行》的“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在前,
南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的“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在后。

东晋陶渊明《责子》的“且进杯中物”在前,
南宋辛弃疾《卜算子•饮酒不写书》的“且进杯中物”在后。

五代李煜《望江南(二)》的“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在前,
南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楚天千里清秋”在后。

北宋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的“春风旌旗拥万夫”在前,
南宋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的“壮岁旌旗拥万夫”在后。

唐朝欧阳詹《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的“高城已不见”在前,
南宋姜夔《长亭怨慢》的“望高城不见”在后。

三国阮籍《咏怀(十一)》的“上有枫树林”在前,
南宋徐照《三峡吟》的“上有青枫林”在后。

唐朝王维《鹿柴》的“空山不见人”在前,
南宋徐照《题翁卷山居二首(二)》的“空山无一人”在后。

唐朝张籍《促促词》的“促促复促促”在前,
南宋徐照《促促词》的“促促得促促”在后。

唐朝白居易《早秋晚望兼呈韦侍御》的“野水多于地”在前,
南宋赵师秀《薛氏瓜庐》的“野水多于地”在后。

南宋陆游《追感往事》的“新亭对泣亦无人”在前,
南宋曾极《新亭》的“新亭垂泪亦无人”在后。

南宋陆游《马上作》的“一枝红杏出墙头”在前,
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的“一枝红杏出墙来”在后。

唐朝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的“肝胆还轮囷”在前,
南宋胡仲弓《过驼巘岭》的“肝胆常轮囷”在后。

北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的“寒蝉凄切”在前,
南宋周密《玉京秋•烟水阔》的“晚蜩凄切”在后。

《诗经•周南•卷耳》的“我马玄黄”在前,
南宋文天祥《山中感兴(一)》的“我马何玄黄”在后。

《诗经•大雅•桑柔》的“我生不辰”在前,
南宋文天祥《乱离歌(六)》的“我生我生何不辰”在后。

《论语•述尔》的“求仁而得仁”在前,
南宋文天祥《高沙道中并序》的“求仁而得仁”在后。

《孟子•离娄下》的“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在前,
南宋文天祥《哭母大祥》的“人间送死一大事”在后。

西汉扬雄《法言•问明》的“辰乎辰乎!何来之迟”在前,
南宋文天祥《题钟圣举积学斋》的“辰乎曷来迟”在后。

南朝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的“时危见臣节”在前,
南宋文天祥《正气歌》的“时穷节乃见”在后。

唐朝杜牧《阿房宫赋》的“人亦念其家”在前,
南宋文天祥《吊战场》的“人亦念其家”在后。

唐朝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的“事与孤鸿去”在前,
北宋周邦彦《瑞龙吟•章台路》的“事与孤鸿去”在后,
南宋李彭老《壶中天•水西云北》的“事与孤鸿去”再后。

北朝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并序》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在前,
唐朝王勃《滕王阁序》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后,
元朝卢挚《沉醉东风•秋景》的“落残霞孤鹜齐飞”再后。

唐朝杜甫《阁夜》的“三峡星河影动摇”在前,
元朝刘因《山中月夕》的“酒泛星河影动摇”在后。

北宋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的“斜阳外,寒鸦万点”在前,
元朝张可久《折桂令•九日》的“一抹斜阳,数点寒鸦”在后。

南宋范成大《次韵温伯雨凉感怀》的“净洗千斛愁”在前,
元朝杨载《韵虞彦高游阳明洞》的“吹散万斛江南愁”在后。

唐朝刘禹锡《石头城》的“潮打空城寂寞回”在前,
北宋苏轼《虔州八境图》的“涛头寂寞打城还”在后,
元朝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的“寂寞打孤城,春潮急”再后。

南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在前,
元朝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的“杏花春雨江南”在后。

北宋黄庭坚《寄黄几复》的“桃李春风一杯酒”在前,
元朝倪瓒《怀归》的“三杯桃李春风酒”在后。

东汉宋子侯《董娇饶》的“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在前,
明朝李梦阳《艳歌行(三)》的“叶叶自相当,枝枝自相纠”在后。

北宋(南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独上兰舟”在前,
明朝杨慎《临江仙•戍云南江陵别内》的“独自上孤舟”在后。

《诗经•小雅•何人斯》的“彼何人斯”在前,
明朝徐渭《海上曲(二)》的“彼亦何人斯”在后。

南宋陆游《长歌行》的“匣中宝剑夜有声”在前,
明朝陈子龙《渡易水》的“并刀昨夜匣中鸣”在后。

南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揾英雄泪”在前,
清朝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的“拭尽英雄泪”在后。

北宋(南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前,
清朝曹雪芹《红楼梦•桃花行》的“帘中人比桃花瘦”在后。

《汉乐府•古歌(二)》的“秋风萧萧愁杀人”在前,
清朝陶澹人《秋暮遣怀》的“秋风秋雨愁煞人”在后。

唐朝李贺《梦天》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在前,
近代黄遵宪《哀旅顺》的“海水一泓烟九点”在后。

《周易•坤卦》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在前,
近代苏曼殊《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二)》的“海天龙战血玄黄”在后;
唐朝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的“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在前,
近代苏曼殊《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二)》的“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在后;
战国荆轲《易水歌》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前,
近代苏曼殊《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二)》的“易水萧萧人去也”在后。

三国曹植《七哀》的“悲叹有余哀”在前,
毛主席《五古•挽易昌陶》的“悲叹有余哀”在后。

南朝范晔《后汉书•冯衍传》的“常有凌云志”在前,
毛主席《水凋歌头•重上井冈山》的“久有凌云志”在后。

唐朝王维《寄荆州张丞相》的“目尽南飞雁”在前,
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的“望断南飞雁”在后;
南宋刘克庄《贺新郎•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的“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在前,
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的“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在后。

唐朝李白《送友人》的“挥手自兹去”在前,
南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的“挥手从此去”在后,
毛主席《贺新郎•别友》的“挥手从兹去”再后。

唐朝杜甫《秋兴八首(四)》的“故国平居有所思”在前,
毛主席《七律•有所思》的“故国人民有所思”在后。

唐朝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丞》的“洞庭秋水远连天”在前,
毛主席《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的“洞庭秋水涨连天”在后。

唐朝李贺《致酒行》的“雄鸡一唱天下白”在前,
毛主席《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的“一唱雄鸡天下白”在后。

唐朝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的“尘世难逢开口笑”在前,
毛主席《贺新郎•读史》的“人世难逢开口笑”在后。

唐朝李商隐《贾生》的“贾生才调更无伦”在前,
毛主席《七绝•贾谊》的“贾生才调世无伦”在后。

唐朝李商隐《瑶池》的“八骏日行三万里”在前,
毛主席《七律二首•送瘟神》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在后。

唐朝黄巢《自题像》的“记得当年草上飞”在前,
毛主席《七律•吊罗荣桓同志》的“记得当年草上飞”在后。

北宋幼卿《浪淘沙•极目楚天空》的“极目楚天空”在前,
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的“极目楚天舒”在后。

南宋陆游《示儿》的“但悲不见九州同”在前,
毛主席《七绝•有感》的“但悲不见五洲同”在后。

南宋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的“待到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在前,
毛主席《卜算子•咏梅》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在后。

清朝洪升《黄式序出其祖母顾太君诗集见示》的“斑竹一枝千点泪”在前,
毛主席《七律•答友人》的“斑竹一枝千滴泪”在后。




发表于 2017-12-24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真的很想揍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7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音 发表于 2017-12-24 11:07
我真的很想揍你

老“司”机在听“音”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12: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