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13|回复: 13

最后一批中国制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6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怀斯 于 2017-11-10 12:47 编辑

1
忽然石门开
母亲走来,往那儿一站橘子就红了
石榴树开出了花
她用交际三段(微笑,中国人,嗨)广结人缘
兰州的响马,厦门的船,青岛啤酒花儿陕北破老汉
母亲那口南方国语啊,硅谷第一

2
母亲80,从不言归
她用仅存的视力描述蓝色的球,著名不实报道如
硅谷工程师营地全是黑人,其实她说的印度人
她认识的第一个老外是日本人,我的同事驹井利江
最后一个是老房东克里斯廷,比她年轻
我的俄国闺蜜,熟知她女儿的小子,外孙的妈妈,和
母亲的老情人
在拉斯维加斯,她随口哼唱我的太阳

3
过去二十年,母亲住在家旁,我做饭
顺便带给她,我们聊天
妈妈啊,咱打牌不要总赢,为什么不
完了我给大家买点心
我从手机上看她
从活动室回来,躺一会儿
摇摇晃晃进厨房
倒杯水

4
母亲,绍兴人氏
早年北漂谋生,老年移居美国
某天醒来,Long Time No See
不会讲了,一辈子的卫嘴子
忘了,说一串我们全不懂的方言
回家吧,回家,母亲叨叨地念
桂花湾,有人在缝补她的青布衣裳

** 看看母亲的精神气儿: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0e33d6a0102wqr7.html

发表于 2017-11-7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讲了,一辈子的卫嘴子
忘了,说一串我们全不懂的方言
回家吧,回家,母亲不住地念
桂花湾,有人在缝补她的青布衣裳
首复。问好。鸡年快乐幸福,吉祥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7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姐姐,这个题目怎么讲?我犯迷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怀斯 于 2017-11-9 00:34 编辑

一代海外华人的父母,经历了艰难年代,看了世界,度过了充实的晚年。尽管最后那位母亲的三个孩子都在美国,她还是决定落叶归根。归去的时候快到了,他们是最后一批,而我们这代人是精神的流亡者,任何一座青山都可埋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快. 发表于 2017-11-7 20:57
姐姐,这个题目怎么讲?我犯迷糊了。

回到下面去了。

点评

看了姐姐的回复,这一代正在扩大自己的行走路线,成为地球村的一员,这是时代在推进,催化意识和人文、语言、心灵的交流,但是姐姐,“最后一批中国制造”,这题目太果决。  发表于 2017-11-9 15: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母亲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如今,儿女在哪里,哪里就有母亲。我的母亲,正缓缓归去,去我们离开的,不愿回去的围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9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实而诗意, 欣赏,学习,顶上  问好朋友. 鸡年快乐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怀斯 发表于 2017-11-8 09:09
回到下面去了。

亲爱的块块,诗歌是最大胆,最无禁忌,最感性的文学形式,任何果决的断决都是可能的。在《纽约时报》中读到一段书评,写华人作家李翊云放逐中文,用英语写作的决定:
这本文集中最令人难忘的并不是最具私人色彩的文章,而是描述李翊云与她称之为“私人语言”的英语之间关系的文字。“多年来,我的大脑已经放逐了中文,”她写道。“选择做失去母语庇护的孤儿,在当时是一个重大的决定,现在仍然是。”读者能感觉到这一决定的分量——感觉到它寻求埋葬的记忆的乱麻。当李翊云把她抛弃中文的决定比作“一种自杀”的时候,这种说法相当令人震撼,感觉就像无声的心碎,几近无法承受。
这些文字背后隐藏着不可估量的痛失,但通过牺牲其母语,李翊云以微妙的方式从她后来习得的语言中塑造了某种可读形式的“自我”。英语是李翊云写作时的第一语言,也是她唯一可以用来讲述这个故事的语言,李翊云在故事中说,她终于有了“被忽略但却未被疏远”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1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家吧,回家,母亲叨叨地念
桂花湾,有人在缝补她的青布衣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润民 发表于 2017-11-11 11:31
回家吧,回家,母亲叨叨地念
桂花湾,有人在缝补她的青布衣裳

谢谢润民兄一读再读!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3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家,动人的力量和感召,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14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怀斯 发表于 2017-11-10 06:48
亲爱的块块,诗歌是最大胆,最无禁忌,最感性的文学形式,任何果决的断决都是可能的。在《纽约时报》中读 ...

李翊云的写作是在当时很大的争论的,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媒体的宣传使争议变大。在当时外文在国际交流上更讨人喜欢,不像现在就连特朗普的外甥女就在学习中文。一个时代的政治背景取决于作家的争议。放弃中文写作她是痛苦的,成就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9 09: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