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74|回复: 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30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官亲民 于 2018-10-17 14:01 编辑



                   上面张开几艳葩,
                   官人珍惜看梅花。
                   亲邻怎么都知了,
                   民舍徒然到大家。

注:
    梅,别称梅树、梅花等,蔷薇科杏属的落叶乔木或稀灌木,​株高约4-10米;树冠呈不正圆头形。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枝常具刺,枝干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5厘米,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每节1~2朵,直径1~3厘米,花瓣5枚,花萼通常红褐色、淡粉红或白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彩斑至淡黄等花色,香味浓,先于叶开放;核果近球形,有沟,直径2-3厘米,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果熟时多变为黄色或黄绿色亦有品种为红色和绿色等;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两侧微扁。花期冬春季,长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华中地区2至3月,华北地区3至4月开花。初花至盛花4~7日,至终花15~20日。果期5-6月。梅的发育较快,实生苗在3~4年生即可开花,7~8年后划过渐盛。嫁接苗如培养得法,1~2年即可开花。梅树的生长势在最初的40~50年内最旺,以后渐趋缓慢。梅花可在长花枝、中花枝、短花枝及花束状枝上着生花芽,每处1~3朵,至于在何种花枝上着生最多及其开花的繁茂程度则视品种习性及栽培管理条件而定。梅花属于长寿花卉,寿命可达数百年至千年。即使是在家盆栽,也经常可以养到十年以上。喜阳光,性喜温暖而略潮湿的气候,通风良好条件下能较好生长,有一定耐寒力。除杏梅系品种能耐-25℃低温外,一般耐-10℃低温。耐高温,在40℃条件下也能生长。在年平均气温16-23℃地区生长发育最好。对温度非常敏感,在早春平均气温达-5℃-7℃时开花,若遇低温,开花期延后,若开花时遇低温,则花期可延长。生长期应放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若处在庇荫环境,光照不足,则生长瘦弱,开花稀少。冬季不要入室过早,以11月下旬入室为宜,使花芽分化克分经过春化阶段。冬季应放在室内向阳处,温度保持5℃左右即可。栽培的梅花在黄河以南可安全露地越冬,经杂交育种的梅花,在北京露地越冬已获成功。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比较耐瘠薄土壤,怕积水,亦能在轻碱性土中正常生长。根据江南经验,栽植在砾质黏土及砾质壤土等下层土质紧密的土壤上,枝条充实,开花结实繁盛,而生长在疏松的沙壤或砂质土上的枝条常常不够充实。梅最怕积水之地,要求排水良好地点,因其最易烂根致死,又忌在风口处栽植。由于梅花含有苯甲醛,苯甲醛是有毒性的化学物质,故不要把梅花放在卧室里,最好放在有空气流动的地方,或者定期开窗户以流通室内空气。梅花最宜植于在园林、绿地、庭园、低山丘陵、风景区,可孤植、丛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际、路边自然配植。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岭、梅峰、梅园、梅溪、梅径、梅坞等。若用常绿乔木或深色建筑作背景,更可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如松、竹、梅相搭配,苍松是背景,修竹是客景,梅花是主景。古代强调“梅花绕屋”、“登楼观梅”等,均是为了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梅果及树皮可制作染料;树干材质优良,纹理细腻,是用于手工艺雕刻的重要材料。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梅花主含挥发油,苯甲醛、异丁香油酚、苯甲酸。乌梅主含柠檬酸、谷甾醇,成熟后含氢氰酸。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梅子生食,可生津止渴,也可制成话梅、梅干等各式蜜饯和梅酱、梅膏、酸梅汤、梅酒等物。其味甘甜,有顺气的功能,是优良的果酒。梅花酒在日本和韩国广受欢迎。话梅在中国是很受欢迎的食品。话梅是将梅子与糖、盐、甘草在一起腌制后晒干而成的。话梅还可以用来做成话梅糖等食品。果子入药,具有解热镇咳、驱虫止痢的功效;花、根入药,能活血解毒,利肺化痰。《神农本草经》首先指出梅的药用价值:“梅实味酸平,主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蚀恶肉。”梅果因加工方法不同,成品有白梅、乌梅之分。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即记载了这种加工方法。作白梅法:“梅子酸,核初成时摘取,夜以盐汁渍之,昼则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矣。”作乌梅法:“亦以梅子核初成时摘取,笼盛,于突上熏之,令干即成矣。”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认为:乌梅能“敛肺涩肠,止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白梅则“治中风惊痫,喉痹痰厥僵仆,牙关紧闭者,取梅肉揩擦牙龈,涎出即开。又治泻痢烦渴,霍乱吐下,下血血崩。”由此可见梅的药用范围很广。近代医学界研究表明,梅的花蕾能开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末可治黄疸。果子入药,具有解热镇咳、驱虫止痢的功效;花、根入药,能活血解毒,利肺化痰。乌梅肉具敛肺涩肠,杀虫生津功能,并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梅花品种及变种很多,大品种有30多个,下属小品种有300多个,其品种按枝条及生长姿态可分为叶梅、直角梅、照水梅和龙游梅等类;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宫粉梅、红梅、照水梅、绿萼梅、大红梅、玉蝶梅、洒金梅等型。其中宫粉梅最为普遍,花瓣粉红,着花密而浓;玉蝶梅花瓣紫白;绿萼梅花瓣白色,香味极浓,尤以“金钱绿萼”为好。梅花按种型分为三个种系,分别为真梅种系、杏梅种系、李梅种系。其下,主要又按枝姿分为五个大类,分别为直枝梅类、垂枝梅类、龙游梅类、杏梅类、樱李梅类、山桃梅类。第一类叫直枝梅类。枝直上或斜生。这是梅家族中历史最悠久,成员最繁茂的一类:1、品字梅型:典型的一花三果品种,现仅1种。即品字梅。2、小细梅型:花小至特小,白、黄或红色,径7-22mm,单瓣,偶无瓣,果小,叶亦小。小细梅型的梅花品种有北京小梅、磨山小梅、梅州小梅、黄金梅等。3、江梅型:花单瓣,呈红、粉、白等色,萼绛紫色或在绿底上洒晕。主要品种有江梅、雪梅、六瓣、六瓣红、星湖小花、长蕊单粉、单粉、淡寒红、日寒红、粉寒红、福寿梅、雪月花、芳流阁等。4、宫粉型:花复瓣至重瓣,呈深红或浅之粉红。主要品种有大羽、扣瓣大红、老人美大红、小欧宫粉、复瓣小宫粉、粉皮宫粉、粉朱、粉羽、粉晕宫粉、蔡山宫粉、曹溪宫粉、川西小粉、重瓣粉口、台阁宫粉、傅粉、黄岩粉、虎丘晚粉、玉露宫粉、金殿粉、晚碗宫粉、清明晚粉、淡桃粉、龙潭粉、潮塘宫粉、重瓣粉朱、红艳宫粉、华南宫粉、华农宫粉、华农晚粉、徽州台粉、江砂宫粉、莲湖粉、莲湖淡粉、绿枝宫粉、泉州宫粉、雪海宫粉等。5、绿萼型:花单瓣、复瓣或重瓣,白色或初开时为淡绿色,萼绿色,小枝青绿而无紫晕。主要品种有变绿萼、台阁绿萼、长蕊变绿萼、二绿萼、复瓣绿萼、六绿萼、小绿萼、金钱绿萼、米单绿、长蕊单绿、单瓣绿萼等。6、玉蝶型:花复瓣或重瓣,纯白色。主要品种有北京玉蝶、扣子玉蝶、华农玉蝶、徽州檀香、紫蒂白、素白台阁、青芝玉蝶、小玉蝶、三轮玉蝶、荷花玉蝶、徽州白玉蝶、吴阳玉蝶、玉台照水、紫蒂白照水等。7、朱砂型:花单瓣、复瓣或重瓣,花紫红色,萼酱紫色,木质部浅暗紫红色为其主要特征。主要品种有乌羽玉、常熟墨、骨里红、舞朱砂、台阁朱砂、徽州骨红、铁骨红、多萼朱砂、千瓣朱砂、南京红须、粉红朱砂、细枝朱砂、水朱砂、白须朱砂、江南朱砂、早种朱砂、单瓣朱砂、淡晕朱砂、骨红照水、红千鸟、几夜寝觉、千台朱砂、桃红朱砂、银边飞朱砂、银边台阁朱砂等。8、黄香型:花复瓣或重瓣,淡黄色或近白色,花心微黄,萼绛紫色。主要品种有黄山黄香、曹王黄香、单瓣黄香、南京复黄香等。9、洒金型:花单瓣、复瓣或重瓣,一树上有红、白两色或水红色条纹斑点的花朵。主要品种有昆明小跳枝、晚跳枝、复瓣跳枝、单瓣跳枝、米单跳枝等。第二类名为垂枝梅类。枝自然下垂或斜垂,分粉花垂枝型、五宝垂枝型、残雪垂枝型、白碧垂枝型、骨红垂枝型等5型。第三类名为龙游梅类。枝天然扭曲如龙游,仅1类(龙游梅类)1型(玉蝶龙游型)。第四类名为杏梅。乃梅与杏(山杏)之种间杂交,宋代的范成大在《梅谱》中首次对它进行了记载,花、叶、枝居于梅杏之间,‘杏梅类’不香或微香(非梅香),花托肿大。下有单瓣杏梅型及春后型。第五类是樱李梅类,乃紫叶李与宫粉梅之人工杂交种,紫叶红花,重瓣大朵,抗寒。梅的品种分果梅和花梅两大类。果梅的栽培品种,据曾勉教授在浙江的调查研究,大致分为三类,简述如下。白梅品种群:果实黄白色,质粗,味苦,核大肉少,供制梅干用。例如大白头、太公种等。成熟期在4月上、中旬。青梅品种群:果实青色或青黄色,味酸或稍带苦涩,品质中等,多数供制蜜饯用。例如四月梅、五月梅、白水梅等。成熟期为4月中、下旬。花梅品种群:果实红色或紫红色,质细脆而味稍酸,品质优良,供制陈皮梅、劈梅等用。例如软条梅、紫蒂梅、大叶猪肝、胭脂梅等。成熟期在5月上、中旬至6月。花梅的品种,由于长期栽培,变异较大,品种甚多,据陈俊愉教授近期研究,分为四类。适宜观赏的梅花种类包括大红梅、台阁梅、照水梅、绿萼梅、龙游梅等品种。观赏类梅花多为白色、粉色、红色、紫色、浅绿色。梅花与蜡梅是两种完全没有关系的植物。梅花属蔷薇科,腊梅属蜡梅科。蜡梅高最高仅三米,且花多为黄色。果为瘦纺锤型,这与梅花都是不同的。蜡梅为黄颜色,而梅花为白色、粉红色、红色。蜡梅在初冬开放,而梅花是开在初春,两者相差一个季度。蜡梅香味浓烈,而梅花香味清甜。此外,蜡梅的“蜡”质感很强,梅花的“纸”质感很强,简单说就是蜡梅的花瓣比较硬,梅花的花瓣比较软。中国有关梅的文献历史悠久。但对生产梅的记载要比栽培品种记述晚得多。梅是中国的特产,原产于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东一带的山地。大约6000年前分布到了长江以南地区,3000年前即引种栽培。据科学考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脯梅”、“元梅”已有2150年的历史。1975年,中国考古人员在安阳殷墟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梅核,这说明早在3200年前,梅已用作食品。公元6世纪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记载:“梅实生汉中川谷”。《花镜》中有野梅产地之记载,称梅本出于罗漂、含稽、四明等处。《台湾岛植物名录》中论述在台湾二柜、合欢山川及新竹等地采得野梅标本,上原敬二在《树木大图说》中记载台湾大甲溪上游、大安溪上游雪花坑等地有野生梅树。19世纪初,英国人Clack在中国广东省一带采到梅树标本,20世纪初,英国人E.H.Wilson在湖北西部采到野梅标本。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中国植物学工作者先后在贵州、福建、江苏、浙江、湖北、广东等省才得野梅标本。在云南、四川省很多地方也采集到大量野梅标本。近年来,中国园艺工作者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在云南洱源、嵩明、德钦、泸水、剑川、祥云、云龙、宁蒗、宾川等县市也有野梅集中分布。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0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官亲民 于 2018-10-17 14:01 编辑

    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25 03: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