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们
甘肃静宁 李满强
虽然尚未跨过三十岁这道门槛,但我已基本上是一个与流行音乐毫不相干的人。我觉得其中的大多数东西过于功利和简单,因而就显得苍白和脆弱。只能是一阵风,刮过以后丝毫痕迹都不留,缺乏经典音乐那种对灵魂的穿透力。
忽然有一天,当我听到那个名叫臧天朔的光头丑男人歇斯底里地喊出:“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之时,我象是被一颗早有预谋的子弹击中了!我记不清自己是怎么回到宿舍的。回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动朋友们到处找这盒名叫《朋友》的带子。这些反常的举动,都是因为“朋友”两字的缘故。
1995年的秋天,我背着几本破书和一堆行李来到省城兰州求学。学校座落在兰州边缘一个名叫龚家湾的小村庄里。记得开学后的第一堂课上,年轻的班主任要我们进行自我介绍。四十六名来自全省各地的陌生面孔争先恐后地发言,浓重的地方口音此起彼伏,热烈的掌声不绝于耳。短短的四十五分钟之后,大家便熟悉得像多年的老朋友似的。校园是友情生长的温床,三年的时光是一部内容芜杂却又不乏激情的电视剧,而我们无疑成了主角。常常是在周末,男生女生几十个人唱着歌步行去机车厂一带看电影;或者是拉上自己的“流浪者”足球队,很牛B地跟外系外班叫阵;有年春天桃花正闹的时候,我们还在学校后边的馒头山上办了一次挑花舞会,大家又唱又跳,乐到午夜才回学校……那些写满快乐的年华呵!三年的时光倏忽而过,转眼就到了分别的时候。大家依依不舍而又强作欢颜,祝福的话语说了一遍又一遍,动情的泪水流了一回又一回,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这一走,对有些人来说可能就是永别了!
在离别的日子里,我曾写下这样的诗句:这个夏天朋友们要走了/从东来的走向西/想留城市的回了故地……丢不下足球丢不下啤酒/丢不下女生楼下的花园……在火车站,我们看着一个又一个熟悉的脸庞汇入陌生的人流中。每送走一个朋友,就像是割掉了身上的一块肉,有一股彻骨钻心的疼痛,生怕他们像水滴一样汇入人海里,再也寻找不见了。
有一位秦安籍的女孩,三年来一直对一个男孩的苦追置若罔闻。但在那个男孩即将踏上西去汽车的一瞬间,冲上去和那男孩紧紧相拥,哽咽着说出了她之所以沉默的缘由。是的,他们可能最终成不了恋人,但有什么能阻止他们以朋友这样的方式来守望一生呢?
随后的这些年里,虽然天各一方,谋面甚难。但发达的现代通讯能帮助你在几十秒的时间内缩短朋友们之间的距离。而通讯录是友谊的直接见证者。一些名字在上面消失了,被另一些所代替;一些却始终坚守在上面。消失了的,说不定哪天会从哪个角落里突然冒出来,给你一个惊喜。
同宿舍的老五胡君,来自靖远农村,是个极端自敛的人。宿舍里诸如提水、打扫卫生之类的杂事他总是默默地抢着干。以致本来常常不是他值日,而刚刚从足球场上归来的我们一摇水壶没水了,就理直气壮地问他是怎么搞的?老五也不辩解,很憨厚的一笑,提起水壶就走了。大学毕业后,我却始终得不到他的确切地址。2000年夏天,我由于一篇新闻报道而惹上了一桩名誉侵权的官司。案子胜诉后省上的一家媒体做了报道,上面提到我的地址。新闻见报后没几天,我就收到一封来自靖远的来信,在拆信的一刻我的心中有某种预感,果然是“失踪”达三年之久的他!胡在信中说,三年来他也一直在寻找着我的下落,然而总没有结果,前几日他翻报纸时突然间就看到了有关我的那条新闻!他说得感谢那个把我推上被告席的人,让他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我。看来,冥冥之中是有某种缘份在左右着我们。
青春对每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多年以后,当我读到诗人水尘的诗《兰州的记忆》的时候,禁不住潸然泪下:那时/到底发生了什么/那时,我以放逐者的身份离开兰州/只拥有几册诗书/一卷行李……记忆中永不褪色的面孔,非亲非故/却让我奉祭为一生最爱的人……这个落雨的夜里,当我偏居小城静宁的一隅,写下这些怀旧的文字的时候,那些曾经相亲相爱的兄弟,你们现在正在哪一条路途上奔波?你们过得还快乐吗?
而窗外,臧天朔正在动情的唱:如果你有了新的彼岸,就请你离开我……
写于20027/31
通联:甘肃省静宁县委宣传部 李满强 13993397633
邮编:743400
电话:0933——25215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