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58|回复: 5

[原创]《也谈“表演盛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7-27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手翻看着手中刚买来的散文精选,一篇题为《何时告别“表演盛世”》的文章映入眼睑,心中为之一动,作者莫不是道出了那个绕在自己心头由来已久的问题?现在无可争议的是个表演的时代,而时代单靠表演就能进步吗?写的不如唱的,那么写的还能奉献多久?
耐心看下去才明白文中所提到的表演盛世的概念和自己有所不同,作者在文中主要是提醒人们作演员的,不要将戏里的演到戏外;作官的不要仅要表演得像,而更要踏踏实实地为民办事;经营企业者不要每天装扮成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形象,那样的表演于企业的发展没有实质的作用;而为文者,更不能为了显示自己作家、诗人的形象而侃侃而谈,却写不出任何有意义的作品来,或者写了也是在为了表现自己等等。作者在针对现实中的一些歪曲的充满表演欲望的态度提出了疑问。尤其在提到文人的那个方面,足够我们重视的了,一句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下面我还是想把自己的想法记下了,你可别说我也在表演哦?
一、文学和催熟剂
难道不是吗?在大家的眼里,歌星无疑是最有钱或者说来钱最快的职业。这边技术发布会冷冷清清、少人问津,那里演唱会风风光光,红红火火。在曲苑杂谈的系列节目《放驴小子》第二集里那段就很精彩,当红歌星的形象在兰成的口下概括中为:吊儿郎当上场、带领观众鼓掌、玩命使劲折腾、废话不停乱讲。除了表面的讽刺味道以外无不也在向观众暗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东西——在金钱面前,文艺界正在潜移默化的变了味道,而这些变化就是因为金钱在里面作怪。
就如同现在大量充斥市面的水果,个大水灵,煞是好看,但却难以入口,后来才听说那是因为被上了催熟剂,为了早几天上市卖个好价钱!而现在的文艺界不也一样吗?各种艺术培训速成班,仿佛一夜之间村妇就可以变成靓女、丑小鸭就可变天鹅了。而近两年街面上由商家搭个简易的台子,在请几个脸皮厚点的在上面搔首弄姿的来几段,一则商家为了招揽顾客在变着法的刷新花样却不在产品质量上下工夫,再则那样拙劣的表演的受众程度也值得怀疑,无形中也贬低了艺术的价值。但是有个现实却不容质疑,那就是无论人家到底有无唱出了词、曲作者要表达的东西,反正是你写的不如我唱的赚钱多。这在一方面打击着词、曲作者的积极性,一方面也玷污了文学的艺术价值!这和花大价钱买回个酸涩的苹果有什么两样呢?
脆甜的果实永远接在果树上,而果树也永远扎根在脚下的泥土之中,吸取着泥土中的养分来充实着枝头的果实。泥土在果实的成熟这个工程中的作用,催熟剂也永远无法代替。而艺术的泥土是什么呢?又在那里呢?我想艺术的果实也不是靠什么速成班等所能催熟的吧?即使熟得煞是好看,那么它也一定是酸涩的,味同嚼蜡的!就如街头上的靡靡之音。
二、历史与现实
翻开历史的书页可以看到,过去演艺圈的人地位很是卑微。就说咱们的国粹戏剧吧,悠远流传,是一门集说、唱、音乐、美术(脸谱)、舞台、灯光等于一体的艺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说法也正是从古时候的戏台上留下来的。可以说每个戏子的人生就是一部厚厚的苦难史、血泪是史。即便拼死累活的,那时也只能糊口而已,即便当红,在为富不仁的富人们的眼中不过是戏子一个,想让你红你就红,明天不高兴了手指一动就会把你整死。也就那些时候,写剧本的文人还算有点地位吧,虽然没有肥料,艺术的果实虽然也不起眼,但它却被广大的人民大众所爱戴着。我想,那时后,少数富人们的举动可以决定从艺人员的生死,但却无法改变艺术的发展,因为决定其生长方向的是占多数人民大众所构成的土壤。而众多富有价值的剧本也正是在这样的土壤汲取营养而成的。当然了艺术的地位在解放后终于得以翻身,也迎来了焕发青春的季节,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诞生了一代对文艺界影响深远的艺术家。
可是,反观现在,作为国粹的京剧其受众市场还没有一个当红歌星的听众市场大;相声这种被大众喜欢并广为接受的艺术形式也遭到了冷遇的尴尬;就连小品这样新生的艺术形式在红火了几年后,现在舞台上依然是那几个老面孔,看着的依然开怀,但有多少人为剧本买单呢?又有多少演员愿意花大力气去从事这种这样付出量大,成名周期长的艺术呢?我想真正的艺术不仅仅在于表演,而更多的应该放在自身素质的培养上,而现实情况却总是让人费解,现在当红的艺术大多却仅仅停留在表演上。这里除了经济浪潮冲击的影响外难道就没有其他原因了吗?
已经很久没有看戏了,有一天回家,母亲正在看电视里面的戏剧节目,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也看了进去,并且一直看到了结尾。整个节目所展现的历史故事情节吸引着我、唯美的装束和诙谐的脸谱冲击着我的视觉、而演员那圆润的嗓子唱出那如诗般的台词更是荡漾出绕梁般的余音来。可是这样充满文化气息的节目现在也如同满大街难以找到几个扎辫子的姑娘一样变得如此珍稀了。看得人少了,而即便想看,演的人也少了。这不能不说是文化的悲哀、是艺术的悲哀啊。
再鲜艳的花朵离开了土壤很快就会枯萎的,而再火红的表演也离开文化的土壤,其生命力可想而知了。最后又想,既然是经济的影响,也不妨利用一下经济的手段调节一下,减少或者禁止文艺界里催熟剂的泛滥,适当给艺术的土壤施施肥,增加对艺术基础的投入,提高表演背后众多不为为所知的艺术创作者的待遇。记得有个音乐原创类的电视节目做得挺不错,在颁发奖品的时除了歌手外也给歌词、曲作者留了一份,并且会把他们请到前台来。这样的形式使得作品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肯定,其方法完全可以借鉴和推广。
三、文学与网络
再看看今天网络文学的红火的情况吧。其实并不是说文学一定要和网络结缘才能焕发生机,网络只是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但仅仅一个平台的作用即可催发出文学的新芽来,而传统文学舞台却迟迟没能做到这点就值得人深思了。
网络的出现就如同一阵及时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今天文学发展的需要,可是文学的明天呢?在看到了文学论坛发展的艰苦旅程,我不竟又为文学将来感到了忧虑。今天凭了一腔热情,建立起了一个个文学网站,可是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缺乏办站的经验和资金,要不为了得到点击率而使网站充斥了灌水贴,而淹没了文学的实质,要不为了维护文学的纯洁而冷清了论坛的人气,最后弄得门可罗雀的结果。人员、资金、经验,那样都会成为阻碍这场文学变革发展的绊脚石。那么如何使网络这场及时雨持续下去呢?谁来为未来的希望买单呢?我在期待着,所有爱好文学的朋友们在期待着,文学也在期待着!
但是,网络真的那么纯洁吗?这个问题也很值得疑问。网络的方便性也注定了文学的随意性。感情的流露于文学没错,但泛滥了就不好。同时网络作为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也注定了成为许多有表演欲望的人施展的第二个舞台。正如《何时告别“表演盛世”》文章中所列举的,许多文字仅仅是在表演:不是常说破旧立新吗?你可以否定过去所有的东西,可是否定之后呢?拿出了自己的东西了吗?破为立而为,不立为何去破?仅仅是表演而已!戏剧之所以能久经流传得意光大,其主要原因不是在于破,而是在于立。古有秦始皇试图通过焚书坑儒这样的破来树立自己惟我独尊的文化没能得逞,何况今天呢?即使文学名家、即使演艺界大腕,有哪个不是踏着前人的肩膀、踩着前人走过的路走下来的?
其实,告别表演盛世也正如《何时告别“表演盛世”》中作者说提到的,不要把戏里的演到戏外。踏踏实实地去完成自己所承担职务之内的事情就可以了。为文,也希望能多听到些建设性的呼声,而无益的争吵不要也罢,毕竟我们不是演员!
发表于 2003-7-28 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也谈“表演盛世”》

加重欣赏
最近好帖多多哦
 楼主| 发表于 2003-7-31 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也谈“表演盛世”》

只是稍长点的东东或许不受欢迎哦:)
发表于 2003-7-31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也谈“表演盛世”》

还未细看。不过单看前两段,倒是要我想起来那句话了“君子不器”,楼主看得那本书是不是说这个的?
 楼主| 发表于 2003-8-1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也谈“表演盛世”》

呵呵,第二段基本说明了那文的意思:)
家乡境内有珏山,看到珏朋友倍感亲切,热烈欢迎新斑竹上任!
发表于 2003-8-1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也谈“表演盛世”》

惭愧。作这个版主完全是小青推荐。我是作斑竹为虚。学习为实。
打算从这里找个师父霸占了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24 03: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