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854|回复: 7

[原创]迟暮美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17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迟  暮  美  人  
  
                                     鼓  燊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话早有公论。
  只是不知,音乐是否就是流动的建筑,于我们飘忽的心灵之内,大兴土木砌砖筑墙,将一个个情感的宅邸渐次安扎?
  当我一次次游足于城市街头,目光与一栋栋洗练或精致的建筑物相遇,耳膜被起起伏伏的时尚音乐冲击,它们两者间的比拟虚化了。现代这东西,端的无处不在,都市沦为它栖身的良巢。
  现在许多中国的地方长官,越来越看到,建筑之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了,不遗余力要修建几栋标志性的玩意儿。标志性建筑仿如名片上的学位职称一样,同样吸引眼球,把面子赚足,博取到经久的关注――或许,还有那么一些些的回头率?
  说到注视度或回头率,喜欢扮酷并时不时闹闹绯闻的明星们,他们更深谙如何制造和利用这两个名词的奥妙之道。但我们今天要谈的还是关于建筑的话题,把回头率交给娱记的大手笔,或明星们粉白的嘴脸好了。我提及这些,无非想暗示一下:吵吵闹闹的流行的玩意儿,(譬如流行音乐)似乎总能压古典而传统的事物一头(譬如古典和民族音乐)。
  现代新式建筑的理念,随无数新技术的诞生而深刻变化着。楼宇越爬越高,让你非仰望不能见其颅;外表越琢越精,直至令人眩目。高而庞且精,竖于众多楼宇之上,当然会频受眼球的关照,引来阵阵雀呼了。卖弄财富(也许还是紧衣缩食的卖弄)和追逐名利的居心显露无遗。
  我想问的是,谁能确定,每个城市确乎都需要一栋或几栋标志性的庞然大物来显摆显摆吗?反之则是:那些所谓的标志性玩意儿,真就能代表一个城市的内涵?这里还有几个例子,我想端出来说说。说到南京,人们首先会联想到夫子庙;琉璃厂是北京的代名词;老城隍庙呢,无疑浓缩了上海的沧桑变故……为什么这些旧建筑反而装载着各个城市的文化底蕴?
  其实,我又何尝不清楚建筑师们的烦恼与无奈,是投资人或长官们的意愿让他们哑口。我也无意诋毁时代隆隆向前的步伐,只是,如何规划城市,怎样挖掘传统,并时时考虑到民生民计的现实,计算好每一笔帐目,是否应该仔细掂量掂量?
  好建筑不在于高大,城市的形象一旦偏离了城市的传统,又会成何体统?
  那些千篇一律,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高楼大厦,以深圳式的速度拔地而起了,城市的轮廓线迅疾长高,却不协调(上面倒是一身皮尔.卡丹名装,偏偏脚上套着布鞋),使阳光却步,使和风迷路,使明朗的月光可遇而不可求。不过他们说,没有关系,科学将为我们解决一切。不是么?空调能把四季拢成一季;电摇风也挺管用;现在有先进的灯光了,阳光月光尽可摹仿得惟妙惟肖,卧室也成月下柳梢之地……
  尼采说的不假:科学使我们笨重。
  一旦停了电,大家伙儿可怎么活呢?
  
  接着说建筑。
  江南民居和北方的四合院,为啥总让我们流连忘返,顾盼生情呢?还有那些街头巷尾的老房子们,仿如长在我们心头的草木,不经意的一瞥间,把我们的记忆和情绪砰然摇曳。每当我穿梭于低檐斑墙的陈街旧巷,我的思绪无法同那些简陋的门窗一起凝固。推门而入,将遭遇哪个年代斑斓的回音?1917年的,还是1957年的?
  在此我要向大伙儿坦白,每当此时,总有某些古远的音律嘶哑起飞,潮水般涌往我不争气的耳膜,羁绊住我的脚步,感觉体内诸多陌生和熟悉的声响正在制造新一轮摩擦。想起已故画坛宗师林凤眠旧居留言簿上的话了:“世界上有些东西注定要经历磨难的,而有些东西注定会死而复生。”
  如果这位参观者说的就是老房子,我也不敢苟同之。但我知道,他说的是另外一些东西。是那些深陷老房子内部的人和事,是承载了文化与传统的人和事。
  美国建筑师亚历山大说:“建筑和城市顶要紧的不只是外在形式,物理几何形状,更是发生在里面的事件。”
  老房子是城市的记忆,是历史的见证,是隔在现实外衣下的文化的痒。
  撰写了《世界建筑艺术史》的英国人帕瑞克.纽金斯,开篇即说:“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建筑艺术的确是每个人生命史中不可分的一部分,我们可能在某幢建筑物里诞生,生活着并终此一生……”
  草草把老房子推倒了事,在原有的土地上竖一个新的高度,此类做法是值得细细商榷的。我再问一句:我们除了给子孙留置物质的玩意,是否该更多地把文化和传统的接力棒交到他们手中?
  有目的有规划地保护一些好的老房子建筑群,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意大利和西欧某些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在一些有代表性的旧民居和古建筑的使用上,采取外观外墙和主体结构不变,而在内部进行现代化的装修,既延续了它们的人文景观,又扩张了其使用功能。说到威尼斯,谁又会想到那城市的所谓现代标志建筑?威尼斯千年百年如斯的古建筑,和代代相传的旧民居,就是它最大的名片。我无法估计那些老房子们每年为威尼斯带来多少旅游收入,想来不在少数。
  给予建筑生命力的全在于人,人类赋予它们人文价值,历史的,艺术的,传统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些个人文价值,恐怕亦非一朝一夕便可生产出来,文化难道不需要积累和爱护么?
  暴发户式的名片,与世家君式的名片相比,哪个更具力度呢?
  昆德拉说:传统的就是世界的。这话亦可反过来理解,丢弃了传统,便是丢弃了世界的目光,凭你的楼宇造得再高再大,又有何用?
  如果一座城市不能如历史博物馆一样耸立于生生不息的土地上,如果一座城市只有现代,而缺少了传统的老房子,那么被拦腰截断的何止是那些砖砖瓦瓦?
  看到老房子,我总是想到迟暮美人这个词。岁月虽老,丰韵仍在。于那不经意的一瞥间,我们如何去追忆她的如花韶华……
  
  2005年12月14日
发表于 2006-2-17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迟暮美人

好些时候不来了,再来看看。
发表于 2006-2-17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迟暮美人

从古典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入手,深刻地辨证了传统建筑保留的重要性,并提出建设性的措施.文笔流畅不失厚重。红了,问好。
发表于 2006-2-17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迟暮美人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写得不错,建议精华!
发表于 2006-2-18 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迟暮美人

好文~~`
应该精华的说。。。
发表于 2006-2-18 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迟暮美人

欣赏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迟暮美人

感谢诸位的阅读!
一并问好了。
多批。
 楼主| 发表于 2006-2-24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迟暮美人

下面引用由依米花2006/02/17 07:59pm 发表的内容:
欣赏
问好依米花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5 20: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