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姑娘的汗珠
早上起的早,炊事员在做饭,伙计们有的还在做着春秋大梦。我信步到房子后面的山上小村子消遣.这是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子.被一条河隔开了.河的一边是村子,说是村子,实际上是由零散的分布在山凹里的住户组成。和对岸的住户差不多少,只是村长家和村委会在这边罢了。村子很小,有二三十户人家的样子。在农户的墙角外边一些尺许宽的土地上,都会看到一些大葱、豆角、辣椒等蔬菜茁壮地生长着。另一边是农田,也有零星的房子隐在
山的树丛里。农田,是老乡用山上的石块顺着山势垒起一道墙,再用挑子从山下的河道里挖一些泥沙和山坡脚下的泥土填进去,和牛粪、大粪混合,再加入点化肥等肥料。就形成了具有北方山区特色的梯田。靠着梯田,他们生活了一辈又一辈。通了火车以后,走出大山则成了他们的向往。
由于河的两岸都有住户。两岸的人们要串亲戚、种地、结婚、吵架,天旱的时候,大多
走趟河过,即便是这样,有的地方还有米把深,雨天的时候,就没有了办法。但是,任何困难也难不倒大山里的人们的,他们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在河上建造了一架悬索桥。桥是由钢丝绳、木棍、绳子等组成,宽度大概有一米多一点,薄薄的桥面下面是三根钢丝绳,上面铺上木板或者手腕粗细的木头,两头用绳子或者铁丝捆扎。在桥面上部1米高左右的地方,各拉了一道钢丝绳,人走在桥上可以扶着绳子过。于是,联系两岸村民的一切事务几乎全靠这架窄窄的悬索桥来维系了。我走在桥上感觉一荡一荡的.头晕晕乎乎的.但是在山里人看来 可是一种享受.就象荡秋千一样.再者,如果扛着重物的话,可以借助悬索桥的一荡一荡来减轻负重.虽然桥有将近10米高,但是在山里人看来就象走平地一样的安全,而且还有走平地没有的舒服.
我就坐在桥头的一块石头上,看对面山里冒出的炊烟,把房子、树木、大山缠绕起来,再悠哉悠哉的散成薄雾,隐没到山的深处去了。这时候,一团红红的影子从山的云雾里走出来,上了桥,朝我这边走来了,清了,原来是一个约莫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她一下子把我的视线从大山深处的薄雾拉了回来。小女孩很瘦弱,个子也不算太高,令我吃惊的是她肩上居然还扛了一袋重物.走在桥上摇摇晃晃的.整个桥面随着她的身子有节奏的上下起伏、左右摇摆着,她没有扶两边的钢丝绳呀,走着,还不时的用袖子擦脸上的汗。我不由的站了起来,而她已经走了过来,身后的桥,在空荡荡的河上空、山半腰摇晃着。近了,我看清了,原来是她肩上背的是一袋煤碳呀.足有50多斤重.这和她身体是极不相称的.我不知道她走了已经有多远,还要继续走多远?只是知道,煤炭在这样的小山村来说是比小麦还要珍贵的东西了.我知道,平时山村里的百姓做饭都是用柴禾,只有到了过节或者是重大事情的日子里才用煤.我不知道公路在哪里,也不知道附近的煤矿在里.更不知道她是从哪里来的。
小姑娘从我身边过时,仰起头,朝我笑了笑,我忙报以钦佩的笑:“歇歇吧”“不了,赶中午到家呢。”小姑娘笑着说,转眼已经走出去十余米远。我只看清她在涨红的小脸上流下的汗洙和一身大红的衣裳.直到她走远了,绕过一道山梁,走进大山里了,我还怔怔的站在那里.小姑娘的汗珠已经沾湿了我的前襟,淌进我的心海。文字文字
文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