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57|回复: 7

随笔四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笔四题
《 蒙特威尔第的哀诉》
   
         
                                                     
         齐凤池

    1607年,意大利音乐家蒙特威尔第,在妻子克洛迪娅临终前,完成了他第一部歌剧《奥菲欧》,他亲身体验了与妻子生离死别的悲痛之痛。
    歌剧《奥菲欧》取材希腊神话,诗人奥菲欧入地狱营救死去的妻子的故事。因此,蒙特威尔第把对妻子的怀念融入了剧情。
   1608年,也就是克洛迪娅去世的第二年,蒙特威尔第奉命接受曼图亚王朝为新继位的王子婚礼谱写歌剧《阿丽娅娜》。当《阿丽娅娜》上演到第一部“哀诉”时,全场六千名观众哭成一片。这次蒙特威尔第又把对妻子的怀念融入到剧情里。与其说六千名观众为“哀诉”而哭,不如说是六千名观众在为克洛迪娅而流泪。
  一个人能被很多人理解,你的不幸是万幸。
  一个人的泪水击中很多人的要害,你的情感不脆弱。
  你一个人哀诉,让六千人痛哭,你的伤感是条河。
  蒙特威尔第,有六千名观众为克洛迪娅痛哭流泪,她死一回值得。
  你含泪为王子的婚礼谱写欢歌,这是多么残酷的蹂躏快乐。你让断枝的花朵,在泪水的滋润下复活;你让黑色的弥撒曲,被金色的小号吹出欢乐。蒙特威尔第,其实,你的哀诉,是对上帝的诉说。
  你操纵的七个音符,哗变潮水般的哭声,默默地哀诉席卷人们的脆弱,六千名观众的痛哭大合唱,将所有的悲伤全部湮灭。
                                   
                                   《勃拉姆斯的爱情》
                                                     
                                                     

  德国音乐大师舒曼的晚年走进了精神病院,这完全符合一个大师绝妙的人生谢幕。一般大师到了极限,只要一不留神,就可能跌入精神的悬崖之下。
  舒曼的晚年,应该说是幸运的。他有贤惠的妻子克拉拉,和水灵灵象音符一样的孩子。还有学生勃拉姆斯为他送终。
  勃拉姆斯一生犯了一个不该犯的美丽错误,他不该偷偷爱上比他大十四岁的老师的妻子克拉拉。
  也许,这是勃氏家庭的遗传。老勃拉姆斯就娶了比他大十七岁的女人。
  也许,大女人是缔造音乐家的女神。
  勃拉姆斯把一生的情感,都谱写成献给克拉拉的爱情。每一串水质的音符,都是浓与血的情,滴滴灌溉着克拉拉皲裂的心。
  爱上一个比自己大的女人,等于爱上一个仁慈的大姐,或是医治心灵创伤最好的医生。
  当勃拉姆斯的心病已无法医治,克拉拉却提前被神父读进了圣经。
  在去法兰克福的火车上,勃拉姆斯把酝酿了四十年的情感,谱写成生命的绝唱。
  那首《献给克拉拉.舒曼》的小提琴曲,只有克拉拉一人能听到。
  一串串淌血的音符,滋润着新翻的泥土,十字架下的克拉拉,沿着草根吸吮着音乐之光和小提琴悠扬的琴声。
  一年后,勃拉姆斯静卧在一张盖地的五线谱上,他在五线谱的小路指引下,展开灵魂,去追赶那个叫人牵肠挂肚的女人。
   
      
                                 

                                 《让我们也站着聆听亨德尔》
                                                   
  
  艺术是痛苦的结晶。
  艺术在心灵中磨砺后,升华到神圣或高贵和高尚。
  
  人们都爱把艺术说成高尚,把身份说成高贵。诗人北岛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德国音乐家亨德尔说:“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们愉快,那我很遗憾;我的音乐的目的是使人们高尚起来。”
  
  亨德尔的一生,不仅追求高尚,他的作品也体现了高尚。尽管他一生历经苦难,生活一贫如洗,晚年病倒双目失明。但他一生创作了四十六部歌剧,三十二部清唱剧,一百多部康塔塔和声乐器乐曲。
  
   亨德尔一生未婚,他把全部的激情都倾注到了《弥赛亚》这部清歌剧的创作上。
  《弥赛亚》1742年在柏林首演。
  “弥赛亚”是希伯来语,原意为“受膏者”。指上帝的派遣者。后被基督教用为对救世主耶稣的称呼。
  《弥赛亚》分三部分,分别叙述了耶稣诞生、受难和复活的故事。其中第一部分的《田园交响曲》与咏叹调《他必象牧人喂养其羊群》;第二部分是《哈利路亚合唱》;第三部分是咏叹调《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和《阿们颂》。
  
  《弥赛亚》在伦敦上演时,当演到第二部《哈利路亚合唱》时,把在场的乔治二世深深打动了,他禁不住肃然起身,躬身倾听。他的举动,带动了全场观众站立恭听。
   
  后来,聆听《哈利路亚合唱》形成了规矩,不论在哪国演出,只要演唱《哈利路亚合唱》,必须站立恭听。我不知这个规矩在中国是否也成规矩。
  聆听《哈利路亚合唱》站立与不站立这无关紧要,但聆听亨德尔,我们必须站立恭听。
  
  在中国,知道并了解亨德尔的人并不动,因为亨德尔的音乐和时代离我们太遥远了。
  
  让我们从音乐的都来米开始,步入音乐深邃的五线谱小路,也许,我们在哪条线上,或哪个音节、或一个细小的休止符上与双目失明的亨德尔撞个满怀。
      
                                  《格里格的礼物》
                                                     
  
    挪威著名音乐大师格里格,真是个守信誉的老头。十年前许下的诺言却如期兑现。当那首《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尼.当她十八岁的时候》被报幕员宣布后,坐在大厅里的达格尼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她叫报幕员再报了一次。奥斯陆金色的音乐大厅,顿时一片沸腾。
  这么昂贵盛大的礼物,叫十八岁的达格尼无法接受。她激动,亢奋不已,泪水抒情 两行涓涓细流。
  这个拄拐杖的金发格里格老头,花了整整十年心血,为达格尼编织了这份人生礼物。
  十前年,老人到卑尔根森林寻找音乐的翅膀,正巧遇见8岁的达格尼在林间飞翔。老人抚摸着达格尼的金发说:“快快长吧,等你到了十八岁,我要送你一份礼物。”
  一晃十年过去了,达格尼早已忘记了老人许下的诺言。
  十年一曲,格里格为达格尼设计好了十年的人生。
  八岁,在卑尔根森林雀跃童年的天真前奏;
  十二岁,拨节海顿的激情快板;
  十六岁,扬花门德尔松的柔情小夜曲;
  十八岁吐蕊舒曼的C大调青春浪漫。
  十年,一部人生最美好的乐章,达格尼的青春岁月被老人精心勾画反复和弦。
  十八岁刚刚走完人生第一乐章, 阿娜的达格尼亮丽在奥斯陆金色的音乐大厅。人们羡慕达格尼的漂亮和福份,静静得聆听从天堂传来的神韵,人们更加钦佩拄拐杖的格里格老人。
  兑现诺言,格里格兑现的是人格和尊严。
063026河北唐山开滦荆各庄矿业公司

发表于 2005-12-1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笔四题

深厚的文章!老齐笔力了得!学习!问好老齐!
发表于 2005-12-1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笔四题

  艺术人生中珍贵的笔记...问好老齐
发表于 2005-12-1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笔四题

红了,老齐,行啊,真有你的,神通广大啊.
发表于 2005-12-2 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笔四题

好文章
提一下
发表于 2005-12-2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笔四题

很好,顶一下
发表于 2005-12-2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笔四题

此文甚好,可以学到好些东东,谢谢老齐带来好文!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 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笔四题

谢谢重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3 22: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